成语“书不”「书不释手」

2023年06月22日成语大全120

成语“书不释手”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shū bù shì shǒu
成语简拼:SBSS
成语注音:ㄕㄨ ㄅㄨˋ ㄕˋ ㄕㄡ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手不释卷、手不释书
成语出处:《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成语用法:书不释手作宾语、定语;用于学习等。
英文翻译:not to part from one's book

成语“书不释手”的扩展资料

1. 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的意思
虽然要处理的事情又多又乱,但一直没放弃读书
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奇书手不释,旧友心相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看到立意新颖、阐述深刻、富有情怀的好书,不舍得放下,一直看下去;相处了很长时间的朋友,了解的多,了解的深,心心相印。
公益成语:gyjslw.com
3. 手不释卷,( )。
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解 释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 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凡嗜好的读书,能够~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反义词 不学无术
灯 谜 卷
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义 “卷”指书。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 书入了迷。
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 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 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主孙对吕蒙说:“你现在掌管军事大,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担当重任。”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 又复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停了停,孙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吕蒙听了孙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公益成语:gyjslw.com
4. ‘苦’不释手是什么意思?
因为苦加引号比喻的不是真正的苦
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手不释卷,出自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手不释书的成语典故
【出处】: 《北史·序传·李义雄》:“义雄有识悟,勤学,手不释书。”【举例造句】: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
公益成语:gyjslw.com
7. “苦”不释手的苦是什么意思
此文叙述确实感人。能够切实地感悟到父辈的艰辛,领略到其中甜酸苦辣,不枉父母含辛茹苦。吾愿足矣。愿天下赤子皆如斯!
公益成语:gyjslw.com
8. 顾炎武手不释书文言文翻译
原文:亭林先生①自少至老手不释②书,出门则以一羸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③,呼老兵诣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⑤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⑥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后,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旨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译文: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上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牵着一匹瘦弱的马,带着几捆书籍随身。有时候走到了边塞岗亭,就招呼亭边的老兵一道去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坐着,开怀痛饮。询问他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如果和自己知道的有所不同,就打开纸张详细记录、更正,一定要到没有任何疑惑时才停下。坐在马背上空闲的时候,他就跨着马鞍默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 )。即使有时候遇到亲朋好友也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会因此(太心的辄据鞍默)跌落到谷之中,他却也不觉得后悔。读书认真仔细到这个地步,他的学问自然就博大精深到没有人能与他相比的程度了。词语解释:亭林先生:顾炎武,号亭林;释:放下;边塞亭障:边塞岗亭、堡垒;诣:去;咨:询问;乃:才。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卒于曲沃。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公益成语:gyjslw.com
9. 笃志于学 虽职务繁杂 书不释手译文
对学习心致志,虽然工作既多又忙,但仍然书不离手
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的泽文
从此发奋读书,甚至到了不知道饥渴不知道冷暖的地步。
呵呵
如果联系原文,则
从那以后,对于《左氏春秋》喜欢的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翻译:
司马光 字君实(字和如今的小名差不多)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岁)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对于《左氏春秋》喜欢的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刚满二十岁时,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参加)闻喜宴(时),只有(我)不戴花,身旁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不戴)。”(我)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呵呵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楼主进步哈 每天开心O(∩_∩)O~公益成语:gyjslw.com
11. 手不释卷的主要内容
当初,孙对吕蒙、蒋钦说:“你俩现在一起执政的指挥官,应当多学习,对自己有好处。”吕蒙说:“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说:“我难道是想让你当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你只不过应该广泛浏阅,懂得过去的经验教训罢了。你说军务繁忙,谁像我,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
我小时侯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易》。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像你们两人,脑筋好用,学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应该赶快把《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学习了。”
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候还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是老而好学,更何况是你们。” 吕蒙就开始学习,终日不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
后来鲁肃正式提升,代替周瑜。会见吕蒙,鲁肃和他讨伐天下大事,常常还会辩论不过他。鲁肃摸着吕蒙的背说:“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如此渊博,已经不是以前吴的阿蒙啦。”吕蒙说:“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这么说,可是不称职啊。
兄长您现在代替公瑾(周瑜的字),已经很艰难了,又和关羽接壤,这个人年长而好学,读《左传》朗朗上口,而且非常有霸气!只是他太自负了,总是气势凌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是他最大的弱点。现在如果和他对垒,应该用单复阵,用卿来对付他。”秘密地对鲁肃说了三条计策,鲁肃郑重地接受了,并且保密。
孙经常叹道:“人一边长大,一边这么学习的,像吕蒙、蒋钦这样的,没人比的上。已经是荣华富贵了,还能这么学习,轻视财富,好意气,德行兼备的人,来做国家的栋梁,那不是太好了么?”
扩展资料:
一、手不释卷的近义词:孜孜不倦
孜孜不倦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于是更加潜心在重要文献中,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示例】: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近义词】废寝忘公益成语:gyjslw.com
12. 手不释卷是什么意思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的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释:放开;卷:书本。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译文:光武帝在带兵打仗的忙碌的时候,都手不离书。
用法:
1、哥哥正准备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
2、安徒生童话真吸引人,谁读都会手不释卷。
扩展资料:
近义词:学而不厌、爱不释手、书不离手、爱书如命
1、爱不释手,亦作“爱不忍释”。谓喜欢得舍不得放手。 
出处: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2、学而不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ué ér bú yàn。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出自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反义词:不学无术、胸无点墨
不学无术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ù xué wú shù,意思是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公益成语:gyjslw.com
13.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甚至不知道饥饿口渴,寒冷炎热。
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0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