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无前」的成语故事
“所向无前”的成语故事:
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王莽末年,岑彭为南阳棘阳县令,因为汉兵攻破城池,他逃奔到前队大夫甄阜那儿。甄阜令岑彭戴罪立功,坚守城池。后因汉兵攻打数月,城中粮尽,岑彭不得已开城投降。汉将想杀岑彭,大司徒伯升劝解说:岑彭是一郡之长官,坚心为其主守城,那是忠节。现在他归附我们,是相信正义,应当鼓励。这样,更始帝便封岑彭为归德侯。后来,他们又归顺了刘秀。待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岑做了廷尉,行使大将军的职权。从建武元年至11年,岑彭多次率部队南征北战,为东汉王朝屡立战功。 光武帝建武11年,岑彭和大司马吴汉,辅佐臧宫出征蜀地。因为吴汉善用步兵、不晓水战,因而光武帝任命岑彭全权主持荆门之战。岑彭得令后,便在军中征求敢攻浮桥的人;并讲明头功有大赏,激励士兵奋战。偏将鲁奇应募而前,用火烧浮桥。风怒火盛,岑彭当即率军顺风而进,所向无前,使蜀兵淹死数千人,大获全胜。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1、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地方部队的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历时66天,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发起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为“徐蚌会战”)。
战役首歼黄伯韬兵团,继歼黄维兵团,再歼杜聿明集团,解放军以伤亡13.4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共计55.5万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
2、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3、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4、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5、巨鹿之战: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公元前207年,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遂率20余万秦军北上攻赵,并急调上郡的王离部20万秦军南下,围困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没有人敢前去迎战。
项羽为报秦军杀叔父项梁之仇主动请缨,于是楚怀王便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六万余北上以解巨鹿之困。
扩展资料:
淮海战役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进行的。战役规模空前,作战时间长,战区面积大,军用物资的供应量和伤员的运送量都很大。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一再指示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好战役的后勤准备工作。
地方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一针一线、一块铜板、一粒粮食节省下来,集中起来,送往前线,人民群众提出了“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倾家荡产,支援前方”的豪迈口号。各地涌现出许多父子争着上前线、妻子送郎去前方的动人场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淮海战役期间,先后有12个纵队在徐州东南作战,每天需要粮食300万斤,后来随着战事的演进,每天需要500万斤之多。前线和后方的解放区人民,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为子弟兵筹集粮食、碾米磨面、运送粮草。
妇女们为了不让子弟兵受冻,不分昼夜地缝制棉衣、棉被、军鞋,甚至不顾寒冬把自己的棉衣棉被拆了给子弟兵做军衣军鞋。整个战役期间,空旷的皖北平原上,一条条送粮长龙在风雪中行进,构成了一幅气吞山河、蔚为壮观的历史画卷。
以少胜多 读音:yǐ shǎo shèng ō
释义:以少量的精兵强将,战胜强大的敌人。
出处: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
参考资料:人民网-淮海战役——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百度百科-以少胜多公益成语:gyjslw.com
三国时期的问题
大多数是诸葛亮自己退的兵,刘禅才不管呢公益成语:gyjslw.com
求形容人思想觉悟高的成语或古语
豁达大度、中庸之道、宠辱不惊、 善气迎人、被褐怀玉等。
1、豁达大度
【解释】: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出自】: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译文】:观察汉高祖兴盛的原因,不只是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啊。
2、中庸之道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译文】:中庸是作为一种道德的,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3、宠辱不惊
【解释】: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出自】: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译文】: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本心不变。
4、 善气迎人
【解释】:善气:和蔼可亲的态度。形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人。
【出自】:《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译文】:善气迎人,亲近得像兄弟;恶气迎人,在武器伤害。
5、被褐怀玉
【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自】:《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译文】:懂我的人少,那么我的贵人,就像圣人被褐怀玉。公益成语:gyjslw.com
曹操常称赞他手下某一猛将“虎步关右,所向无前”,到底指得是谁
你好,指的是夏侯渊曹操前后用不到四年的时间,消灭了关西地区的割据势力,使统一北方的大业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渭南大捷是这场战争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此后,镇守关西的夏侯渊则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曹操在平定陇右后特地下了一道嘉奖令: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公益成语:gyjslw.com
曹操常称赞他手下某一猛将“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夏侯渊是也!曹操前后用不到四年的时间,消灭了关西地区的割据势力,使统一北方的大业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渭南大捷是这场战争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此后,镇守关西的夏侯渊则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曹操在平定陇右后特地下了一道嘉奖令: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
公益成语:gyjslw.com
“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出自哪里?
孙曰: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 原因: 公元241年4月,吴大帝孙分兵四路攻魏。6月,司马懿统军增援,吴军退。公元243年9月,司马懿再次率军征吴,吴将诸葛恪焚烧积聚,弃城而走。 因此,孙评价道: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公益成语:gyjslw.com
什么怎么样什么怎么样成语
一模一样 [ yī mú yī yàng ]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ī mú yī yàng ]样子完全相同。出 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所向无前”扩展:
成语读音:suǒ xiàng wú qián反义词:屡战屡败
成语注音:ㄙㄨㄛˇ ㄒ一ㄤˋ ㄨˊ ㄑ一ㄢˊ
造句:恃勇锐冲锋出战,指征途所向无前。清·洪昇《长生殿·贿权》
英文翻译:sweep all before one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用法:所向无前作谓语、定语;指谁也抵挡不住。
近义词:所向无敌
成语简拼:SXWQ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鲜卑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年十四五,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骑追击,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 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所指向的地方,谁也阻挡不住。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