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腕()物”「铁腕人物」
成语“铁腕人物”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tiě wàn rén wù成语简拼:TWRW
成语注音:ㄊ一ㄝˇ ㄨㄢˋ ㄖㄣˊ ㄨ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铁杆人物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6章:“大都觉得工人们被陆明挑逗起来的不满情绪随着铁腕人物甩出的那个清脆见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烟消云散了。” gyjslw.com
成语解释: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
成语用法:铁腕人物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实力派。
成语造句: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七回:“高拱不愧为铁腕人物,就在内阁入值的这二十多天里,他就办妥了增补高仪入阁的一应事宜。”
英文翻译:ironhanded person <strong man; despotic person; tyrannical person>
俄文翻译:твёрдая рукá <железная рукá>
日文翻译:鉄腕(てつわん)人物(じんぶつ)
其他翻译:<德>Mann mit einer eisernen Faust <eiserne Persǒnlichkeit>
成语谜语:装假肢的人
成语“铁腕人物”的扩展资料
1. 《史记》中的人物1、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
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
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2、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制与中央集。
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
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但他崇信方术、自奉奢侈,兼以穷兵黩武,引发统治危机,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后因对外扩张受挫而颁《轮台诏》。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
汉武帝的历史影响深远而复杂,评价亦存争议。死后谥号孝武皇帝,宣帝时上庙号世宗。其事迹见《史记》、《汉书》,其轶事多见《汉武故事》。
3、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gyjslw.com
2.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秦始皇,李斯,吕不韦,赵高,尉缭、蒙恬,扶苏,项羽(秦)、刘邦,刘彻,王莽,周亚夫,苏武,张骞,卫青,霍去病(西汉)、王昭君(东汉)、刘备,曹操,孙,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刘裕,恒温(三国两晋南北朝)、
杨广,宇文化及,韩擒虎,李密(隋)、李渊,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梅,李靖,尉迟恭,武则天,黄巢(唐)、石敬瑭,朱温(五代十国)、
赵匡胤,岳飞,韩世忠,兀术,狄青,包拯,海瑞,完颜阿骨打,元昊,陈友谅(辽宋夏金元)、朱元璋,徐达,刘温,魏忠贤,戚继光,郑成功(明)、林则徐,鳌拜,纳兰容若(清)、
列举介绍:
一、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二、李斯(秦朝丞相)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 ,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 。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不久官为廷尉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 。
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gyjslw.com
3. 人物性格形象的词语大全
描写人物性格的成语:
【习与性成】:古代成语,中性词。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蕙心兰质】:古代成语,含褒义。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
【南鹞北鹰】:古代成语,中性词。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扭捏作态】:现代成语,中性词。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意气相倾】:古代成语,中性词。意气: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意气相许】:古代成语,中性词。意气: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默化潜移】:古代成语,中性词。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同“潜移默化”。
【女大十八变】:古代成语,中性词。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性情中人】:近代成语,中性词。性情:性格。有性格和真情实感的人
【铁腕人物】:现代成语,中性词。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
【阳煦山立】:古代成语,含褒义。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柔情侠骨】:近代成语,中性词。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
【陶镕鼓铸】:近代成语,含褒义。陶镕:烧制陶器;鼓铸:冶炼金。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义气相投】:古代成语,中性词。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意气相合】:古代成语,中性词。意气: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刚中柔外】:古代成语,中性词。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
【潜移暗化】:古代成语,中性词。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同“潜移默化”。
【潜濡默化】:近代成语,中性词。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陶熔鼓铸】: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不劣方头】gyjslw.com
4. 利奥三世的人物成就
拜占庭帝国皇帝。伊苏利亚王朝建立者,717—741年在位。君士坦丁五世的父亲。
自从阿拉伯帝国横空出世之后,在这个具有无限扩张意识的政治宗教军事一体 的政攻击之下,曾经辉煌的拜占庭帝国就进入了噩梦的时代,亚洲领土几乎丧失殆尽,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一点残余。716年,伊斯兰领袖摩斯拉玛率领水陆两路八万大军再次进逼君士坦丁堡。皇帝迪奥多西束手无策,于是,小亚细亚督军利奥三世乘机夺,登上了最高宝座。
利奥三世原是有着叙利亚血统的军人,家乡为马拉什,通阿拉伯语和希腊语。同诸多罗马东罗马的皇帝一样,他也是崛起于行伍之中,凭着军功晋升到高位,官至安纳托里卡军区司令,成为小亚细亚军事贵族的新兴阶层。这一次阿拉伯人的大举进攻似乎是为利奥三世的锦绣前程而准备的,717—718年君士坦丁堡被围困了一年,但凭着君士坦丁堡独特优越的防务条件,加上利奥三世的沉着应战,再加上一种秘密武器——希腊火的应用,终于抵住了阿拉伯人的攻势,而凛冽的冬天、阿拉伯舰队部分水兵的叛变和保加利亚人出其不意的进攻更使形势转向有利于基督徒一方。最后摩斯拉玛全线溃败,阿拉伯人据说损失了15万人(这个数字有夸张的成分)和几乎全部船舰。这一仗对东西方世界意义重大,它使利奥三世赢得了“拜占庭的救星”的殊荣,从而确立了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同时使阿拉伯倭马亚王朝陷入恶性循环中。利奥三世后来还乘胜反攻,逐渐把阿拉伯人赶出小亚细亚西部,到他得意的继承人君士坦丁五世时代(741—775年),更是配合阿拔斯王朝灭掉了倭马亚王朝,并夺回了整个小亚细亚和叙利亚部分地区。 基层出身的利奥三世对帝国体制的弊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而对于四面受敌 的拜占庭帝国,加强军事力量显然是重中之重。利奥三世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便开始将他多年苦苦思索的改革付为实践。他竭力整顿税收的征收,改善帝国的参政状况,加强和完善军区制,给予新兴军事贵族以土地和财产,给予士兵以安定的生活。但这一切都同当时拜占庭帝国的教会发生了抵触,变得寸步难行。
在基督教获得正统地位之后4个世纪,教会的势力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至到了畸形发展的地步,到了7世纪,随着亚洲地区被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区的主教涌入帝国内地,使畸形发展的状况更加严重。有一本gyjslw.com
5. 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这个人,就是南楚开国君主马殷(852年-930年),字霸图。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马殷在位期间,采取“上奉天子,下奉士民”策略,不兴兵戈,保境安民,很少主动对外交战。对内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赋税,使得湖南经济得以繁荣。自907年被朱温册封“楚王”,至927年被唐明宗册封为“楚国王”(923年唐庄宗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马殷在75岁高龄,正式成为一国之君,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旷古绝今的大器晚成。楚王马殷纪功碑帖,马殷建立楚国后,还是有一番作为的。升潭州为长沙府,任命姚彦章为左相,许德勋为右相,李铎为司徒,崔颖为司空,拓拔常为仆射,马珙为尚书;又任命弟弟马賨为静江军节度使,长子马希振为武顺军节度使,次子马希声为判内外诸军事。改翰林学士为文苑学士,知制诰为知辞制,枢密院为左右机要司。奖励农桑、发展茶叶、倡导纺织、重视贸易,使楚国经济得以发展。
gyjslw.com
6. 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有哪些?
南北朝时期有高长恭、隋朝有杨坚、唐朝有李世民、五代十国有柴荣、宋朝有赵匡胤、元朝有忽必烈、明朝有朱元璋、清朝有李鸿章、春秋有孔子、战国有白起、秦朝有嬴政、汉朝有刘彻、三国有关羽、晋朝有司马炎。
1、高长恭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原名高孝瓘,又名高肃,字长恭,以字行,北齐都城(今河南安阳)人,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一说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高长恭性格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初封乐陵县开国公,从弟高殷即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
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
次年,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武平四年(573年),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被后主高纬赐死,时年仅三十三岁。死后北齐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谥号忠武。
2、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后恢复杨氏。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
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
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
gyjslw.com
7. 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
1、赢政
正是从他开始我们有了皇帝这样的一个概念,也正是由他开始我们有了统一这样的概念。
2、孔子(前551-前479)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中国的“千古圣人”。孔子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式人物,是中国人两千年来行为规范的制定者。他的思想和学说是古代社会长期的意识形态和官方哲学。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3、老子(约前571-前471)
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哲学家,世界着名的文化名人,其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奉行“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政治理念。道教在其学说的影响下产生。老子所着的《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着。
4、秦始皇(前259-前210)
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秦朝开国皇帝,实质也是中国的开国皇帝。“百代都行秦政法”,他创立皇帝制度,并完成了中国一系列的统一,“废分封,设郡县,修驿道”,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帝制的时代,这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誉为“千古一帝”。
5、汉武帝(前156年-前87)
他是使中国汉民族和汉人王朝确立及壮大的划时代巨人!他构建文明体系,为中国独尊儒术两千年奠下基础,影响力可谓至深之极。汉武帝实质是汉人的第一大民族英雄,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并确定以正月为岁首。
6、孙中山
他是我们的国父,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创人,正是他为我们推翻了背负在我们民族身上漫无边际的封建历程,从此我们有了共和和民主。
7、毛泽东(1893-1976)
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巨大影响包括统一中国、独立自主、破除迷信、灭绝匪患、打倒孔家店、建立平等观念和共产主义信念!新中国的影响,就是毛的影响。毛的革命、政治、经济、国防、外交、工业、民族和人口等方针政策和措施,以及毛的思想、军事和文学才能,都影响至今!
8、邓小平(1904-1997)
现代“改革开放”的总设gyjslw.com
8. 列出你喜欢十位的古代英雄人物(名人)
廉颇晋文公信陵君秦穆公赵云曹操谢安刘伯温
gyjslw.com
9. 国籍朝鲜技能铁腕的英雄人物是谁
应该是“明成皇后”。
gyjslw.com
10. 铁腕人物的介绍
【成语解释】: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
gyjslw.com
11.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著名的人物
每一个朝代都有很多,如春秋时期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勾践 夫差 阖闾 伍子胥 范蠡 屈原,荆柯等,.
gyjslw.com
12. 《史记》里的主要人物简介,全一点,急用!!!
挑重点介绍几个了: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商贾出身。因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父,任秦国相国,一时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为了给自己留名,他让府中食客编著了一本《吕氏春秋》,这本书形式统一但内容多样,从而开创了杂家体例。后因寥霭一案他被兔去相职,遣散封地。怕其造反,始皇写了一封信严厉斥责吕不韦,受到威胁的吕不韦自杀,吕不韦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商人的特点——精明,他做每一件事都是为利益所驱使;也正因如此,一旦他的利益受到损害,便奋起反击,结果,他与寥霭的争斗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 高祖为人奸诈,流氓,无耻,卑鄙。但善用人,终统一天下。项羽虽然勇猛,善战。但太仁慈,而且不可谏,不信别人,太多杀戮,终自刎乌江。 夏本纪太略,无人可分析。 淮阴侯韩信跨下之辱,忍一时。不遇明主,但最后辅助刘邦统一天下,列土封 王。 项羽多虑,喜欢怀疑别人。所以败给高祖。 太史公笔下生花,不被世俗所污染。 高祖虽残忍,但任人唯贤。 淮阴侯韩信跨下之辱,忍一时。不遇明主,但最后辅助刘邦统一天下,列土封王。 信陵君的传是由亲迎侯生、窃符救赵、从博徒卖浆者流游等故事构成的;廉颇和蔺相如的传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故事构成的;孙武的传主体是吴宫教战的故事;孙膑的传包含教田忌赌马、马陵道破杀庞涓等 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 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如: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伍子胥都是军 事家,所以,他们的传记前后相次。苏秦、张仪是战国策士,他们的传记也紧紧 相连。再看西汉人物传记:韩长孺、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是抗击匈奴的将领, 故韩长孺、李广传记后面插入《匈奴列传》,然后是卫青、霍去病的传记。公孙 弘、主父偃都以伐匈奴,通西南夷为非,曾上书谏止,他们二人传记列在卫青、 霍去病之后,接着是《西南夷列传》。司马相如曾奉命出使西南,所以,他的传 记在《西南夷列传》之后,通过叙述西汉中央王朝与周边各民族的交往,使几位 相关人物的传记以类相从,前后相次,发展轮廓非常清晰,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 序的巧妙编排,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合传。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是把几个人的 传记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合传都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 起gyjslw.com
13. 矣圾的著名人物有什么?
最后一个大法老 ——拉美西斯三世 克丽奥佩特拉 古埃及的拿破仑——图特摩斯三世 战神的宠儿——莫艾颇泰赫 近代埃及 19世纪中叶,埃及人民开展的反英斗争,在文学领域有广泛的反映。这一时期的作品既表达了作家个人的感受,也反映了时代和民族的感情。诗人迈哈穆德•萨米•巴鲁迪(1838~1904)参加了阿拉比领导的反英斗争,后长期被放逐锡兰岛(今斯里兰卡)。他的诗歌充满深厚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在阿拉伯诗歌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散文方面,著名作家有阿卜杜拉•奈迪姆(1843~1896)、哲马伦丁(1838~1897)和穆罕默德•阿卜杜(1845~1905)以及穆斯塔法•卡米勒(1874~1908)、赛阿德•宰额鲁勒(1860~1927)等。他们的文章和演说洋溢着爱国主义感情。作家卡西姆•艾敏(1865~1908)、著有《妇女的解放》(1899)、《新女性》(1906),他提倡妇女解放,主张进行社会改革。艾哈迈德•卢特菲•赛义德(1872~1963)、瓦里尤丁•耶昆(1873~1921)的散文都比较闻名。穆斯塔法•卢特菲•曼法鲁蒂(1876~1924)的小说和散文集《泪珠集》(1915)、《观点集》 (3卷,1925~1926),文笔典雅流畅,感情真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独立运动的风暴席卷全国。这一时期埃及作家的创作继续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作家穆罕默德•穆韦利希(1858~1930)的小说《伊萨•本•希沙姆对话录》(1906),假托穆罕默德•阿里时代死去的艾哈迈德帕夏于19世纪末复活,与说书人伊萨•本•希沙姆两人在埃及各地旅行,以古论今,对警察制度、法庭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批评。这部作品虽然模仿西方的长篇小说,实际上还是一部韵文故事。侯赛因•海凯勒(1888~1956)的中篇小说《宰奈卜》(1914),用规范的阿拉伯语夹杂一些方言写成。它描写埃及农村青年的封建婚姻的悲剧。 穆罕默德•台木尔(1892~1921)和迈哈穆德•台木尔(1894~1973)兄弟也以写小说闻名,后者是埃及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者。易卜拉欣•马齐尼(1889~1949)的长篇小说《作家易卜拉欣》(1931)和阿拔斯•迈哈穆德•阿卡德(1889~1964)的长篇小说《萨拉》(1937),都反映社会道德问题的作品。陶菲格•哈基姆gyjslw.com
14. 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一位人物介绍
孔乙己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苦读半生,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在“四书”、“五经”中耗掉了年华,落到即将求乞的境地。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在人们面前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疮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才立刻颓唐不安。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他和一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士大夫一样,养成懒惰的恶习,不会营生。为生计,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即使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他还要用手慢慢地走到酒店去喝酒。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孔乙己却能在瞒和骗中偷生,自欺欺人,以别人难懂的之乎者也为自己遮丑,显示自己的学问,并以腿是“跌断”的谎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然而他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始终不明白自己穷困落魄终生的原因。这正是他性格中最可悲的东西。作者用无情嘲讽的笔触,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制a度。然而,作者在批判他的封建意识时,也表现了一定的同情心,特别是写到他教“我”识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从不拖欠等情节,一再表现了他心地善良,从而更激起读者对迫害他的封建制度的愤恨。
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