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摧枯拉朽」的成语故事
“摧枯拉朽”的成语故事:
公元318年,琅琅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堂兄弟的支持和拥护下,建立东晋政权。王敦也因此而升任大将军、荆州牧。后来,由于晋元帝司马睿抑制王氏势力,王敦打算起兵反对朝廷。 王敦在武昌起兵出发前,劝说安南将军、梁州刺史甘卓一起举兵东下,甘卓答应了。但到出发那天,王敦已登上战船,甘卓却没有到,只是派了一名参军来到武昌,劝说王敦不要反叛朝廷。王敦听了非常吃惊,说:甘将军没有明白我上次和他谈的意思。我只是去消除皇上周围的坏人,没有它意。如果事情成功,我一定高封甘将军,请你转告甘将军。参军回禀甘卓后,甘卓仍然拿不定主摧枯拉朽的语境是什么
简介:摧枯拉朽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uī kū lā xiǔ,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出自《后汉书·耿弇传》。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三个基本相同义的成语:拉朽摧枯,摧枯拉朽,拉枯摧朽
摧枯拉朽 枯、朽:枯草朽木。 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拼音]cuī kū lā xiǔ[出处]《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例句]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近义]拉枯折朽 秋风扫落叶 摧枯折腐 不堪一击 ...[反义]坚不可摧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类似摧枯拉朽的成语
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褒义出 处《晋书·杜预传》:“今军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例 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横扫残敌,~,迅速解放了中国大陆。近反义词近义词百战百胜 所向无敌 节节胜利 长驱直入 势不可当 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反义词节节败退 望风披靡 一败涂地 坚不可摧 牢不可破 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摧枯拉朽是啥意思?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汉语成语。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摧枯拉朽的简单意思
摧枯拉朽、摧枯拉朽,释义: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摧枯拉朽”常误写为“摧古拉朽”,应注意。】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摧枯拉朽”一词怎么用?
用在这里是合适的。这里比喻国民党反动派好像枯朽的木头一样极易被摧毁,承受不住轻微的打击。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摧枯拉朽”扩展: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用法:摧枯拉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毫不费力地摧毁。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简拼:CKLX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日文翻译:枯 (か)れ枝 (えだ)をへし折 (お)り,朽木 (くちき)を拉 (ひし)ぐようにたやすくぶちこわす
错字纠正:摧,不能写作“吹”或“催”。
成语辨析:摧枯拉朽和“势如破竹”;都能形容不可抵挡的气势和很顺利地摧毁敌人的势力。但摧枯拉朽强调毫不费气力;用于比喻打垮腐朽、腐败势力;“势如破竹”强调节节胜利;不可阻挡;适用范围广;除泛指气势迅猛;可用于军事、比赛外;还可用于工作。
成语读音:cuī kū lā xiǔ
英文翻译:easily overcome
成语出处:《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注音:ㄘㄨㄟ ㄎㄨ ㄌㄚ ㄒ一ㄡˇ
成语谜语:锯子锯掉烂木头
近义词:势如破竹、不堪一击
造句:拣着个精壮的村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摧枯拉朽了。(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读音纠正:枯,不能读作“ɡū”;朽,不能读作“qiǔ”。
成语解释: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反义词:坚不可摧
其他翻译:<德>(eine wackelnde Macht) ohne Mühe zerstǒren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