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大”字的成语「大雅君子」

2023年06月29日成语大全119

成语“大雅君子”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dà yǎ jūn zǐ
成语简拼:DYJZ
成语注音:ㄉㄚˋ 一ㄚˇ ㄐㄨㄣ ㄗ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大雅宏达
成语出处:《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之矣。”《论语·八佾》:“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摘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成语用法:大雅君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贤人。
成语造句:是以大雅君子,于安思危,以远咎悔;小人临祸怀佚,以待死亡。二者之量,不亦殊乎。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成语“大雅君子”的扩展资料

1. 介绍归有光和唐宋派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昆山(今江苏)人。 9岁能文,后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故。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嘉靖二十一年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因采用古教化法治民,听讼时引妇女儿童围观,用吴语断案。以抗拒上司命令,被迫离职,转为顺德府通判,管理马政。后为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瘁致疾,卒于南京。
  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时王世贞为文坛宗师,声势煊赫,归有光贬斥说:’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抵排前人’,’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项思尧文集序》)。在诗论上,他也批判复古倾向说:’今世乃惟追章琢句,模拟剽窃,淫哇浮艳之为工,而不知其所为。’反之,他认为那种’率口而言,多民俗歌谣,悯时忧世之语,盖大雅君子之所不废者’(《沈次谷先生诗序》)。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名文未尝不佳,前、后七子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实则泥古成风,走入歧途。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然观美矜炫于世而已’(《答俞质甫书》)。当时,王世贞听到他批评自己’妄庸’后说:’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但到了晚年,王世贞也感到自己雕饰过甚,不及归有光恬适自然。在《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辞……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还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直到清代。方苞、姚鼐等人,也对归有光交口称赞。
  归有光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十之八九为经解、题跋、议论、赠序、寿序、墓志、碑铭、祭文、行状以及制义之作,其中有些作品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有些作品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但也有不少作品内容空洞,思想陈腐。在若干记叙、抒情散文中,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其艺术特色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如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并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所回忆者人各一事,均家庭琐事,但极富有人情味。②注重细节,刻绘生动。如《项脊轩志》写景,发扬了唐宋文的优良传统,确非前后七子所及。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他的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等,均未超过千字。《寒花葬志》为悼念夭殇小婢而作,全文共112字,但以两个细节勾勒婢女形象,写出庭闱人情,极为凝炼。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如《宝界山居记》由太湖风景写到宝界山居,又对比唐代王维之辋川别墅,并对王维发了议论。《菊窗记》,从洪氏之居的地势、风景写到古人仲长统与陶渊明,夹叙夹议,跌宕多姿。
  归氏散文多写身边琐事,未能充分反映明代社会矛盾。但他在《备倭事略》、《昆山县倭寇始末书》、《蠲贷呈子》等文中,刻画了倭寇人侵后昆山一带’屋庐皆已焚毁,□聚皆已罄竭,父母妻子半被屠刳,村落之间哭声相闻’的惨状。在《书张贞女死事》、《张贞女狱事》文中,揭露了恶霸横行、吏治腐败的现实。在《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贴》、《九县告示》、《乞休申文》等文中,表达了自己为民请命的心怀。在《可茶小传》、《鹿野翁传》等传记文里,勾勒了一些普通人物的形象。在《己未会试杂记》、《壬戌纪行》等纪行文中,记载了当时一些民情世态,这些作品,也还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归有光死后,其子子宁曾辑其部分遗文,刻于昆山,词句多有改窜,其孙昌世与钱谦益遍搜遗文,细加校勘,编为文集40卷,未能全刻。清康熙年间,曾孙归庄又增益部分遗文,经董正位等人襄助刻成《震川先生全集》,正集30卷、别集10卷,共40卷。内收各种体裁之散文 774篇、诗歌113首。今通行本为四部丛刊本《震川先生集》共40卷,系据明常熟刊本影印。
  唐宋派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自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等倡言复古之后,散文以摹拟古人为事,不但缺乏思想,而且文字诘屈聱牙,流弊甚烈。嘉靖初,王慎中、唐顺之以及与他们同时的李开先、陈束、赵时春、任翰、熊过、吕高号称“八才子”,力矫李、何之弊,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之文。他们的文学活动正值李梦阳、何景明去世而后七子尚未继起的复古主义的间歇期,一时影响颇大,李、何文集几乎受遏不行。比王慎中、唐顺之稍晚的茅坤、归有光却正当后七子主持文坛的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继前七子衣钵。再次发起复古运动,剽□古人,求附坛坫,天下无不靡然成风。茅坤、归有光与王、唐趣尚略同,归有光以一“穷乡老儒”毅然与后七子抗衡,排□而不余遗力,其精神尤为难得。前后七子崇拜秦汉是摹拟古人,唐宋派则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王慎中说:“学六经史汉最得旨趣根源者,莫如韩欧曾苏诸名家。”(《寄道原弟书几》)唐顺之的《文编》,选入《左传》、《国语》、《史记》等古文和韩柳欧苏曾王等大量作品。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进一步肯定提倡唐宋文,影响深远,其书盛行海内。唐宋派变学秦汉为学欧曾,易诘屈聱牙为文从字顺,是一个进步。唐宋派还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复古派一味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王慎中提出文章要能“道其中之所欲言”(《曾南丰文粹序》),就是要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唐顺之认为“文字工拙在心源”,说作者只要“心地超然”,就是“千古只眼人”,“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据胸臆,信手写来,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一样绝好文字”;否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答茅鹿门知县书二》)。茅坤更进一步,强调文章家不只是要求之于“心源”,还要体察物情,莫逆于心。
  唐宋派对复古派的批评是尖锐的。唐顺之在《答蔡可泉书》中说复古派的作品“本无精光,遂尔销歇”,指出其要害在于缺乏自己的思想灵魂。归有光对当时负有盛名的王世贞的批评亦十分激烈,他指王世贞等为“一、二妄庸人”,而众人将王拥立为“巨子”,“争附和以诋排前人”,他说:“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无乃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以倡道之欤?”(《项思尧文集序》)复古主义者“以琢句为工,自谓欲追秦汉,然不过剽窃齐梁之余,而海内宗之,翕然成风,可谓悼叹耳”(《与沈敬甫书》)。这是针对王世贞等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论调所发,深恶痛绝之情溢于言表。
  唐宋派中散文成就最高的当推归有光。归有光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不事雕琢而风味超然。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记》、《见树楼记》、《女二二圹志》等等。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称他的这类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黄宗羲则尤其赞赏他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一些散文。“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
  唐宋派散文成就超过前后七子,但也并非俱是佳品,他们的集子中有不少表彰孝子烈妇的道学文章和应酬捧场的文字。他们主张的“胸臆”、“心源”,指的是道学家的内心世界。茅坤说:“世之文章家当于六籍中求其重心者之至而深于其道,然后从而发之为文。”(《复陈五岳方伯书》)可见他们把道看成是文的源泉,道盛则文盛。这种观点束缚了创作。同时也削弱着他们文学主张的影响力,站在道学立场是不能动摇复古派的根基的。前后七子跨越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取代台阁体主持文坛风气凡百年之久,唐宋派基于自身弱点,虽也指出了复古派的毛病,却始终未能根本改变文坛局面。唯其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如清代“桐城派”即继承了它的传统。摘自gyjslw.com
2.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原文
这是春秋时期的《诗经》当中的一首诗《小雅·小旻》,作者不详。
原文: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翻译:
苍天苍天太暴虐,灾难降临我国界。朝廷策谋真邪僻,不知何时能止歇。善谋良策难听从,歪门邪道反不绝。我看朝廷的谋划,确是弊病太多些。
小人叽喳攻异己,是非不分我悲凄。若有什么好谋略,他们全都不肯依。若有什么坏计策,他们全都会同意。我看朝廷的谋划,不知弄到何境地。
占卜灵龟已厌倦,谋划再不向我谈。谋臣策士实在多,就是没有好意见。议论纷纷满庭中,指出弊病有谁敢!就像谋划要远行,真到路上没效验。
如此谋划我悲痛,古圣先贤不效法,常规大道不遵从。近僻之言王爱听,肤浅之见纷聚讼。就像宫室建路上,当然不会获成功。
国家虽然没法度,人有聪明有糊涂。人民虽然不富足,还有明哲有善谋,有能治国有严肃。就像长流那泉水,不让衰败与陈腐!
不敢空手打虎去,不敢徒步过河行。人们只知这危险,不知其他灾祸临。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为讽刺周代昏庸的统治者而作。综观全诗,作者应该是西周王朝末期的一位官吏,至于是讽刺周幽王还是周厉王,诗无明证,只好用“最高统治者”统而言之。不论是幽王还是厉王,他们都骄奢腐朽,昏愦无道,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听信邪僻之言,重用奸佞之臣,不知覆灭之祸,已积薪待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雅·小旻摘自gyjslw.com
3. 请教“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什么意思啊
《群书治要》第二则: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这句的意思是:大凡事物成长的快则衰亡也快,缓慢适时地成就才会有好的结果。早晨开花的植物,到了傍晚就会凋落;茂盛的松柏,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所以,道德很高尚的君子不求很快得到成效。摘自gyjslw.com
4. 杨雅婷这名字怎么样,有没有深层的解释?
文化印象95 分。(主要参考成语、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格数理98 分。(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用字的意义:
雅:文雅、不俗气、美好、标准。象征文雅、正直。(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71,940次)
《说文解字》释云:楚乌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谓之雅。从隹牙声。
婷:婷字主要指人的美丽漂亮或美女,也用于形容优美、雅致,如婷婷袅袅、婷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286,380次)
总评:
雅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婷此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雅搭配。
字义雅表示美好、高尚、雅静;婷表示优美、雅致、婷婷,意义优美。
音律杨、雅、婷的读音是yáng、yǎ、tíng,声调为阳平、上声、阳平,音律较好。
字型杨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3画;雅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婷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3-12-12,五格大吉。
意蕴成语崇雅黜浮 袅袅婷婷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文化印象:成语释名、趣味解释、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语释名:
崇雅黜浮 袅袅婷婷   大雅君子 娉婷袅娜(解释)
举止娴雅 袅娜娉婷   典则俊雅 娉婷婀娜(解释)
趣味解释:
高尚 · 雅致
雅量 · 婷娉
美好 · 优美
雅兴 · 婷婷
名言名句: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柳永《雪梅香》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苏轼《江神子/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她身材修长,婷婷然,袅袅然,飘飘然。
-未知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柳永《长相思(京妓)》
名言名句
名人用字:
施雅风:地理学、冰川学家。江苏海门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曾雍雅: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省于都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
舒婷:著名作家,文学家。
传统解析:五行八字、相、五格数理
五行、相分析:
温馨提示:由于您没有指定详细的出生日期和时间,故此信息无法获取。因为五行八字需要提供详细的生日信息才能进行推算!
五行相
>>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五格数理解析:
结构解析外格 13
(阳火)  1杨 13雅 12婷 12天格 14
(阴火)人格 25
(阳土)地格 24
(阴火)总格 37 (阳金)天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地格数又称前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前的活动力。
人格数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的一生命运。
外格又称变格,影响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数理不用重点去看。
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后的命运。
天格14解析为人慷慨,施恩招怨,浮沉不定。
地格24解析家门余庆的金钱丰盈数。
人格25解析英俊刚毅资性聪敏数。
外格13解析智略超群的博学多才数。
总格37解析威显达、吉人天相数。
三才解析
(天人地)得上级提拔,享父母的余德易成功。心身健全,得长寿幸福的配置。
基础运解析
(人地)安定,能避开灾害,能获得意外进展。
成功运解析
(人天)有长辈、上级的爱护或者得到祖辈的余荫,可保平安无事。
人际关系
(人外)性情温和周到,富于社交,缺乏牺牲精神,如精心打下良好根基,大发达,大成功;如听之任之则失去一半机会。
上述分析仅供参考!五行、五格、生肖起名摘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0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