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的成语「量出制入」
成语“量出制入”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liàng chū zhì rù成语简拼:LCZR
成语注音:ㄌ一ㄤˋ ㄔㄨ ㄓˋ ㄖㄨ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量出为入
反义词:量入为出
成语出处:《新唐书·杨炎传》:“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量:估量;制:规定。估量支出情况再定其收入之道
成语用法:量出制入作谓语;用于管理。
成语“量出制入”的扩展资料
1. 在Excel表格中,制作了一个出入库表格,上月库存加上入库数量减去出库数量等于现在的库存,选所有库存单元格,右键设置单元格式,自定义,在类型输入:[红色][<10]G/通用格式;G/通用格式(假如下限是10),多少自己改就可以了来自gyjslw.com
2. 单色仪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的宽度分别控制着哪些物理量?测量时开大些还是开小些?
狭缝窄了,光强弱,不容易观测到.光谱中的谱线是狭缝的像,所以狭缝不能太宽.上面的解释不太科学,但很容易理解.理论解释很麻烦,根据你所用的系统,从灵敏度和分辨率考虑,通过计算选择一个合适的狭缝宽度.可以查阅光谱技术方面的书籍.来自gyjslw.com
3. 什么出什么入的成语
【打出吊入】指恶狠狠地走进走出。
【鬼出电入】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鬼出神入】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同“鬼出电入”。
【量出为入】量:衡量。根据支出来决定征收的数量。
【量出制入】量:估量;制:规定。估量支出情况再定其收入之道。
【歧出歧入】歧:不相同。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处所。
【岐出岐入】指出入无固定的处所。
【神出鬼入】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言出患入】话随便说出口,易招致祸患。
【蚤出莫入】同“蚤出夜入”。
【蚤出夜入】早晨出门,晚上归来。谓早夜作息有定时。蚤,通“早”。来自gyjslw.com
4. 高科技发展公司投资500万元,成功研制出一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高科技替代产品,并投入资金1500万元作为固
(1)依题意知,当销售单价定为x元时,年销售量减少
1
10
(x-100)万件,
∴y=20-
1
10
(x-100)=-
1
10
x+30,
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
1
10
x+30.
(2)由题意得:
z=(30-
1
10
x)(x-40)-500-1500=-
1
10
x2+34x-3200,
即z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z=-
1
10
x2+34x-3200.
(3)∵当x=160时,z=-
1
10
×1602+34×160-3200=-320
∴-320=-
1
10
x2+34x-3200,
整理,得x2-340x+28800=0,
解得x1=160,x2=180.
即同样的年获利,销售单价还可以定为180元,
当x=160时,y=-
1
10
×160+30=14;
当x=180时,y=-
1
10
×180+30=12.
即相应的年销售量分别为14万件和12万件.
(4)∵z=-
1
10
x2+34x-3200=-
1
10
(x-170)2-310.
∴当x=170时,z取最大值,为-310,
即当销售单价为170元,年获利最大,并且第一年年底公司还差310万元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第二年的销售单价定为x元时,年获利为:
z=(30-
1
10
x)(x-40)-310=-
1
10
x2+34x-1510.
当z=1130时,即1130=-
1
10
x2+34x-1510,
整理得x2-340x+26400=0,
解得:x1=120,x2=220.
函数z=-
1
10
x2+34x-1510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以看出:当120≤x≤220时,z≥1130.
故第二年的销售单价应确定在不低于120元且不高于220元的范围内.来自gyjslw.com
5.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思维的区别
比如有一个人月收入只有二千块钱,又没有积储的人怎样买商品楼啊,房价三拾万,首期要几万,那有钱买啊!想都不敢想吗?我跟他说:不要计量你的收入来想目标,要为了目标来想方法,一定要买房子,有什么办法呢?一是向父母亲戚借首期,第二是找一个女朋友一起供,第三要发奋工作赚奖金并升职,这不就有方法可行了吗?1、毛泽东说过 “遇到困难要想到方法,想到成绩,想到过去,想到将来”。方法很多,方法总是比问题多的。合不合用一回事,已有的成绩和所经努力来之不易。来自gyjslw.com
6. 工业企业,涉及到的原材料特别多,如何建一套完整的财务账去控制出库,入库数量呢?请教好心人
这个较复杂!如果有条件的话,买一套供应链的软件应该可以解决!我们集团现在用的是用友软件,所以供应链用的也是用友的,这个用友供应链我觉得挺好用的,从采购的价格控制、出入库管理、盘点到分级审核都有。如果没条件的话,那就要制定各种内控制度了,如采购控制制度(包括货币资金审批制度、价格询价制度、合同评审制度等),出入库管理制度(包括出入库程序、出入库审批等),盘点制度及处罚制度等,只有把这些内控制度建立完善,然后照着执行应该就可以了来自gyjslw.com
7. 量入为出和量出制入的财政学思想有何现实意
量入为出还是量出为入,一直是我国古代财政思想的两极。“量入以为出”的思想最早见于《礼记》。《礼记》中说,宰相制定国家财政收入预算,一定要在岁末,待五谷都入库,“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这个财政原则为我国历史上的多数王朝所采用。到了唐朝德宗时,宰相、理财家杨炎提出了与之相反的思想。他说,国家的一切开支应“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他把国家一切开支先估算出一个数额,然后定出税额向人民收取,这一原则就是量出以制入。 这两个财政原则是相对立的。“量入为出”是根据赋税收入多少来制定支出数额,这样就使人民的税赋负担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对减轻人民的负担有一定的作用。根据这一原则,一些不应该兴建的工程就可以减省,如唐太宗时,公卿大臣因为宫中卑湿,上书“请营一阁以居之”,唐太宗就因为这一计划“糜费良多”而加以拒绝。而“量出为入”则是根据国家政府的开支需要,而制定征收税赋的数额,如果收入不够开支,官府可根据缺额向人民增加赋税。历史上就有所谓“国用不充,复以供军为名,每贯加增二百”的记载。杨炎提出“量出制入”,至少从理论上说是对国库有利,而对人民则是赋税加重了。正因为如此,在当时及此后的年代里,批评这一原则的人不少,而赞赏这一原则的人倒是少得可怜。与杨炎同时代的另一位经济学家陆贽就批评杨炎所制定的赋税太重,易使朝廷失掉人心。他认为,国家征税,应该“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从我国封建社会的财税政策看,也是“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是主流,“量出制入”是支流。这一历史情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深思。 现代社会的经济情况要比古代社会复杂得多,但作为财政思想,仍然可以归结为“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两种基本的思想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一些地方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量出为入”的倾向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一些贫困的县市,财政不丰裕却要大拆大建,搞政绩工程,建豪华办公楼,建大广场,以至把地方财政弄得入不敷出。在这种状况下,没有资金就加重税费,就采用“集资”办法或者发文件立收费项目,以此来解决财政困难。有些县为建项目,甚至规定全县农民每人要出多少钱、城镇市民要出多少钱、个体商户要出多少钱,干部要出一月或数月工资等等,搞得民愤很大。地方政府大兴这类项目,主要原因是为了攀比,为了显示政绩,而根本没有考虑人民的负担,更没有去想老百姓是否满意。而从财政原则来看,这种情形就是典型的“量出为入”。 近年来,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从提出“多予少取”的原则到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富民政策,也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但是,即便是这样好的政策措施,要全面贯彻下去也是颇不容易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滞后的市县贯彻起来难度更大。这种情况来自gyjslw.com
8. 什么入什么出成语
深入浅出、
酒入舌出、
悖入悖出、
量入制出、
蛇入鼠出、
量入为出、
蚤入晏出
深入浅出 [shēn rù qiǎn chū]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褒义
出 处
明·朱之喻《朱舜水集》:“鸿论深入显出;切中事机;据理辩驳;虽有利口;无所复置其喙。”
例 句
这篇文章立论新颖,行文却~,明白易懂。来自gyjslw.com
9.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思维的区别
比如有一个人月收入只有二千块钱,又没有积储的人怎样买商品楼啊,房价三拾万,首期要几万,那有钱买啊!想都不敢想吗?我跟他说:不要计量你的收入来想目标,要为了目标来想方法,一定要买房子,有什么办法呢?一是向父母亲戚借首期,第二是找一个女朋友一起供,第三要发奋工作赚奖金并升职,这不就有方法可行了吗?1、毛泽东说过 “遇到困难要想到方法,想到成绩,想到过去,想到将来”。方法很多,方法总是比问题多的。合不合用一回事,已有的成绩和所经努力来之不易。来自gyjslw.com
10. ()出()入四字成语
朋友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鬼出电入 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鬼出神入 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同“鬼出电入”。 神出鬼入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亲,希望对你有帮助~~】 满意请!!来自gyjslw.com
11. 量入为出和量出制入的财政学思想有何现实意
量入为出还是量出为入,一直是我国古代财政思想的两极。“量入以为出”的思想最早见于《礼记》。《礼记》中说,宰相制定国家财政收入预算,一定要在岁末,待五谷都入库,“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这个财政原则为我国历史上的多数王朝所采用。到了唐朝德宗时,宰相、理财家杨炎提出了与之相反的思想。他说,国家的一切开支应“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他把国家一切开支先估算出一个数额,然后定出税额向人民收取,这一原则就是量出以制入。 这两个财政原则是相对立的。“量入为出”是根据赋税收入多少来制定支出数额,这样就使人民的税赋负担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对减轻人民的负担有一定的作用。根据这一原则,一些不应该兴建的工程就可以减省,如唐太宗时,公卿大臣因为宫中卑湿,上书“请营一阁以居之”,唐太宗就因为这一计划“糜费良多”而加以拒绝。而“量出为入”则是根据国家政府的开支需要,而制定征收税赋的数额,如果收入不够开支,官府可根据缺额向人民增加赋税。历史上就有所谓“国用不充,复以供军为名,每贯加增二百”的记载。杨炎提出“量出制入”,至少从理论上说是对国库有利,而对人民则是赋税加重了。正因为如此,在当时及此后的年代里,批评这一原则的人不少,而赞赏这一原则的人倒是少得可怜。与杨炎同时代的另一位经济学家陆贽就批评杨炎所制定的赋税太重,易使朝廷失掉人心。他认为,国家征税,应该“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从我国封建社会的财税政策看,也是“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是主流,“量出制入”是支流。这一历史情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深思。 现代社会的经济情况要比古代社会复杂得多,但作为财政思想,仍然可以归结为“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两种基本的思想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一些地方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量出为入”的倾向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一些贫困的县市,财政不丰裕却要大拆大建,搞政绩工程,建豪华办公楼,建大广场,以至把地方财政弄得入不敷出。在这种状况下,没有资金就加重税费,就采用“集资”办法或者发文件立收费项目,以此来解决财政困难。有些县为建项目,甚至规定全县农民每人要出多少钱、城镇市民要出多少钱、个体商户要出多少钱,干部要出一月或数月工资等等,搞得民愤很大。地方政府大兴这类项目,主要原因是为了攀比,为了显示政绩,而根本没有考虑人民的负担,更没有去想老百姓是否满意。而从财政原则来看,这种情形就是典型的“量出为入”。 近年来,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从提出“多予少取”的原则到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富民政策,也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但是,即便是这样好的政策措施,要全面贯彻下去也是颇不容易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滞后的市县贯彻起来难度更大。这种情况来自gyjslw.com
12. 量入为出和量出制入的财政学思想有何现实意
量入为出还是量出为入,一直是我国古代财政思想的两极。“量入以为出”的思想最早见于《礼记》。《礼记》中说,宰相制定国家财政收入预算,一定要在岁末,待五谷都入库,“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这个财政原则为我国历史上的多数王朝所采用。到了唐朝德宗时,宰相、理财家杨炎提出了与之相反的思想。他说,国家的一切开支应“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他把国家一切开支先估算出一个数额,然后定出税额向人民收取,这一原则就是量出以制入。 这两个财政原则是相对立的。“量入为出”是根据赋税收入多少来制定支出数额,这样就使人民的税赋负担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对减轻人民的负担有一定的作用。根据这一原则,一些不应该兴建的工程就可以减省,如唐太宗时,公卿大臣因为宫中卑湿,上书“请营一阁以居之”,唐太宗就因为这一计划“糜费良多”而加以拒绝。而“量出为入”则是根据国家政府的开支需要,而制定征收税赋的数额,如果收入不够开支,官府可根据缺额向人民增加赋税。历史上就有所谓“国用不充,复以供军为名,每贯加增二百”的记载。杨炎提出“量出制入”,至少从理论上说是对国库有利,而对人民则是赋税加重了。正因为如此,在当时及此后的年代里,批评这一原则的人不少,而赞赏这一原则的人倒是少得可怜。与杨炎同时代的另一位经济学家陆贽就批评杨炎所制定的赋税太重,易使朝廷失掉人心。他认为,国家征税,应该“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从我国封建社会的财税政策看,也是“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是主流,“量出制入”是支流。这一历史情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深思。 现代社会的经济情况要比古代社会复杂得多,但作为财政思想,仍然可以归结为“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两种基本的思想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一些地方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量出为入”的倾向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一些贫困的县市,财政不丰裕却要大拆大建,搞政绩工程,建豪华办公楼,建大广场,以至把地方财政弄得入不敷出。在这种状况下,没有资金就加重税费,就采用“集资”办法或者发文件立收费项目,以此来解决财政困难。有些县为建项目,甚至规定全县农民每人要出多少钱、城镇市民要出多少钱、个体商户要出多少钱,干部要出一月或数月工资等等,搞得民愤很大。地方政府大兴这类项目,主要原因是为了攀比,为了显示政绩,而根本没有考虑人民的负担,更没有去想老百姓是否满意。而从财政原则来看,这种情形就是典型的“量出为入”。 近年来,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从提出“多予少取”的原则到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富民政策,也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但是,即便是这样好的政策措施,要全面贯彻下去也是颇不容易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滞后的市县贯彻起来难度更大。这种情况来自gyjslw.com
13. 量入为出的拼音
1、量入为出拼音:liàng rù wéi chū
2、释义: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支出。《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3、出处:“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用;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礼记·王制》)
4、褒贬:中性成语
5、近义词:精打细算、量入制出、量入为用
6、反义词:入不敷出
7、造句:(1) 量入为出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2)如果能量入为出,自然可避免每到月底就出现捉襟见肘的窘态。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