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天()当()”「天宝当年」

2023年07月06日成语大全101

成语“天宝当年”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tian bao dang nian
成语简拼:TBDN
成语注音:˙ㄊ一ㄢ ˙ㄅㄠ ˙ㄉㄤ ˙ㄋ一ㄢ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唐·元稹《元氏长庆集·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
成语用法:天宝当年作宾语;指当年的事情。

成语“天宝当年”的扩展资料

1. 国家宝藏觐天宝匣老三为什么叫老十走
老十是抢了萧队长老婆,萧队长已经查到他了,在不跑,就要逮到他了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中谭倩儿的下落
电视剧里应该是死了,让齐老三撕票了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电视剧《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的结局?
崔二侉子向萧剑南讲述完事情的经过后,油尽灯枯。萧剑南把崔夸子埋了,带着唯一的宝物一个人回了北平。整个故事的谜底揭开了,萧伟几个人都叹了口气。
几个月后,考古家正式发掘那座陵墓,终于确认了当年军师以及后来萧伟几人的怀疑,原来这座陵墓果真并不是皇太极的,而是皇太极当年手下第一汉臣范文尘的,难怪包括拼图机关的文字都是汉文。
萧伟与赵颖的感情进展很快,两人决定一起去俄罗斯旅游。却没有想到,居然在一座圣彼得堡的博物馆内,看到了当年军师卖给苏联人的黄金面罩,令两个人感到恐惧的是,面具在他们额头中间非常光滑,没有被子弹击中的痕迹。故事的终点似乎又回到了起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该剧改编自景旭枫长篇网络小说《天眼》的第一卷。《天眼》中对古代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墓和玄妙精湛的机关场面的生动描述曾让读者惊叹不已。颇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盗墓题材让导演刘一志萌生了将小说搬上荧幕的想法。
制作场景
为了可以真实再现小说中那玄幻神秘的皇太极陵墓和恢弘大气的战争场面,摄制组还斥巨资在怀柔影视基地搭建实景。
《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角色介绍:
1、萧伟
是个游手好闲的放荡小子,爷爷肖剑南遗留下来的“宝盒”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肖伟发现,为了赚钱,他四处寻找买家,但无一人能打开此盒,原来在这“神秘盒子”背后有着很多让人鲜知的故事,而且非常的诡异。
2、崔二侉子
一群义匪的首领。虽然落草为寇,却心系国家、赤胆忠心。当得知日本鬼子觊觎国家文物之时就奋不顾身前往皇陵加以阻止,完全将生命置之度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成语什么天宝
物华天宝:【基本解释】:谓物的精华乃天的宝物。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觐天宝匣老四谁杀的?
老二 崔2垮子 他梦游杀人 老十 老五都是他杀的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唐玄宗时,为什么年号由“开元”变为“天宝”
唐玄宗将年号由“开元”变为“天宝”,主要由三个原因:①唐玄宗认为一生中的大事都已经办完,想要开始享受成果。②开元二十九年,唐玄宗的同辈兄弟死两人,为了避晦气,改元天宝。③地方官吏给玄宗上了一个祥瑞,是促成改元天宝的直接原因。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请问当年的宋朝为什么会这么强大?
宋朝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纸币和银行信用。 宋朝时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宋代发明,雕印刷术在宋代始大量应用(已知最早的印刷品是中晚唐的“金刚经”卷子);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的记载是在晚唐);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梦溪笔谈”),在西方,这是近代科学大发展的先声。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余个增加到40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宋朝“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32万贯。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每年商税收入达1975万贯,宋朝商税甚轻,住税3%,行税2%,如以平均2.5%计,则一年纳税商品额即达80000万贯,平均每人8贯以上。南宋绍兴末年(1162),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宋朝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也就是说每年仅从上面三个市舶司进口的纳税货物即达2000-3000万贯,这样估计南宋人均进出口额当在1贯以上,甚至可能达到2贯或更多。在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同时,宋朝的政局总的来说也比较清明。既没有宦官和外戚,后妃干政,也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在“不以言论杀人”的传统下,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那些因为“忤旨”或者被打击排斥的人们,最多也就是流放岭南,真的没有人因此被处死。 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宋朝实际上正处于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夜。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曾经有过发展出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么我认为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这一切,都被北方刮来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蒙古人的破坏力是极其惊人的。前面我们对这一点已经有所描述,这里再看几个数字。 金全盛时(1207)有户768万,元灭金时(1235)仅得户87万,短短28年间在籍户数下降了89%!南宋嘉定16年(1223)有户1267万,元灭宋时得户937万,也陡减26%,这还没有包括此后元军与南宋残余势力作战3年的杀戮。这减少的上千万户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天宝寨的故事传说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被官军追杀。一路上,损兵折将,士气不振。原河北起兵时的数万人马,这时,已剩下不足万人。
刘秀兵败南下,来到磁县西部山区,大队人马,兵困马乏,就在天宝寨上扎下大营。
天宝寨的地势十分险恶,寨高数十米,四面悬崖峭壁,通往寨上只有一条陡峭的小路,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刘秀上了寨子,看地势有利,本想休整几日再渡过漳河。谁想,第二天一早王莽带官兵便包围了天宝寨。
王莽数万兵马,粮草充足。当天就向天宝寨发起进攻。克城攻寨,官军很有经验,先是放火烧山,之后万箭齐发,随之数万人马开始攻寨。说来也怪,官军一连数日,竟没一人攻入寨子,官军倒是死伤惨重。
王莽看硬攻不成,就下令死困。王莽心想,这寨子上没水没粮,只要死死围住,就可不攻自破。
刘秀在寨子上坚守数日,这时,所带粮草已经耗尽,饮水无源,陷入困境。近万人马,饥饿难耐,军心不定,刘秀急的团团转。
这时,有人来报,说在寨子上发现一个山洞,洞中有粮有水。刘秀一听,立刻和众将前去查看。他们来到洞里,这洞不大,粮食和饮水存放不少,但要供应近万人马却是杯水车薪,难撑一日。到了这个地步,只能过一时算一时,走了一步说一步。刘秀命将士把洞里的粮食和饮水运出分发。不想,这洞里的粮草和饮水运出多少又有多少,怎么运也不见少。刘秀仰天连声大呼“天不灭我,天不灭我!”
这时,寨子下的王莽纳闷,他切指算算,山上无粮无水,刘秀早该死了。怎么,山上的人马一个个还活的好好地,不过,他深信,再困他七七四十九天,量他也撑不住。
时间一晃五十多天过去了,刘秀粮草充足,人马无一损伤。这时,王莽所带粮草已经耗尽,将士饥肠辘辘,东倒西歪,最后,不得不先鸣鼓收兵。
刘秀见官军收兵,趁夜率将士南下渡过了漳河。
后来,刘秀得了天下,传旨将此寨改名为天宝寨。这寨在炉峰山之东,寨上景色迷人,植物繁多。当年的山洞还保存完好,人们叫它“纺花洞”。为什么叫它“纺花洞”,众说不一,那那究其源,该寨今为游人盛夏避暑的一个好去处。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9.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自何时何处何人?
释 义: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出 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0. 安禄山当年发动叛乱的时候,据说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他在任平卢,河东,范阳三镇节度使的时候,是怎样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可见当时的百姓生活是比较幸福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1. 天宝古村的有关诗句
1、文溪玉带:
曲水成文字,南门束带宽。檐如衣楚楚,铿尔玉珊珊。
东析两行树,西争三叠滩。中流无出没,烟雾不能看。
2、宜阳彩虹:
绝似桃源口,桑林犬吠中。村庄红树雨,桥渡碧天虹。
亭上客当憩,沙边鱼忽通。至今留短钩,买酒过梅公。
3、淡田围竹:
老农无肉食,田以淡名闻。修竹堤千个,平畴并半分。
非关私涛雨,所志直凌云。三月秧歌候,莺啼唤此君。
4、汴河采莲:
闻昔官人住,开河数里长。楼台犹倒影,花水剩残香。
临岸堪垂暮,游筵不受航。秋风谁来采,鸣凤小山房。
5、六门晨鼓:
天下神皆梦,门门击鼓声。龙涎烧永夕,鸟噪断残更。
一族如分社,千家似画城。石料农事祷,十雨五风情。
6、三街夜市:
入夜三街市,因人就近宜。卖饧敲筑过,沽酒卸帘知。
邂逅相逢客,喧哗半闹儿。惟遗深曲巷,踏月二更时。
7、南塘钓月:
可是五桥处,南塘烟火秋。常来明月下,独钓小窗头。
花影宜开镜,风波误上钩。持杆归唱晚,惊起隔溪鸥。
8、北楼望烟:
北楼山顶望,绿树绕人烟。上下分三会,东西合一川。
红光灯火市,青云牧樵天。愿得如宗烟,还从画里传。 1、古寨旗尖:
绝壁古阳寨,当年屯义务。柱旗千里望,保障万家春。
断镞樵常拾,长苑虎不惊。势从天半下,迈递聚烟平。
2、仙人履足:
仙贯穿芒履,红尘到处过。好名知更甚,留迹意如何。
花草埋不没,风箱经几磨。西归岩石畔,渺渺大江波。
3、云观飞钟:
钟自飞来古,五云仙观旁。编号铸唐代,刘姓募钊朗。
悬在此山寂,叩之真韵长。少霞应梦醒,题罢墨痕香。
4、花庄聚泊:
楮货行天下,黄花一水湄。平头真小者,喉下最宜之。
邻舍通渔火,荒村挂酒旗。明朝同晓发,残月爱秋时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2. 当年的南诏国存在了多少年?
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各族聚居,名号繁杂,《新唐书·两爨蛮传》所谓“群蛮种类,多不可记”,确是实在的情形。汉族进入云南,设置若干居住点,开始传播先进的文化。战国时,楚将庄 率兵略地到滇池,建立滇国,子孙相继称王。苴兰城(昆明市附近)相传是庄 所筑。秦时常頞(音案àn)开辟五尺宽的道路,从蜀通到滇(诸葛亮始加宽路面)。公元前一○九年,汉武帝遣将军郭昌灭滇国,置益州郡。东汉增置永昌郡(治不韦,云南保山县北)。诸葛亮平定南方,又增置兴古(云南马龙县)、云南(云南祥云县)二郡。此后各朝陆续增置州县,扩大统治,对非汉族的居民,都是采取诸葛亮“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施政方针,也就是“因其故俗,羁縻勿绝”,以求相安无事。固然,某些族和汉族接触较多,经济和文化都有所提高,但更多的族依旧是落后,甚至是非常落后。六二一年,唐高祖置姚州(云南姚安县北),管羁縻州三十二。六三二年,唐太宗置戎州(治僰(音伯bó)道,四川宜宾县西南)都督府,唐玄宗时,都督府管羁縻三十六州,一百三十七县,后又增管至九十二州。羁縻的意思是来去任便,彼此不相干涉。这种羁縻状态,不利于落后各族,因为汉族统治阶级可以缓慢地伸展势力,安置州县,逼迫各族逐步后退。反之,如南朝梁末,梁统治者退出云南,州县全为豪酋占据,也不利于各族民众,因为在州县恢复豪酋统治,增强落后势力,是一个退步。唐天宝年间,云南成立南诏国,才改变了上述两种不利的形势,对各族民众说来,推动作用是不小的。  南诏是以乌蛮蒙姓为国王,白蛮大姓为辅佐,集合境内各族(包括汉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统一的政,自然要削弱豪酋的分散割据势力;集合各族共同立国,自然要废除羁縻状态;抵御唐与吐蕃两个强邻,自然要提高本国的经济与文化。经南诏以及大理前后五百余年的统治,国境内原来的落后面貌,有很大改变,经济和文化,一般地提高到汉族的水平。有些族虽然还保持所谓“故俗”,与南诏立国以前相比,数量却不是那么多,水平也多少有些提高了。  南诏以及大理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就在于推动落后各族的经济和文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3. 为什么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天宝
1.唐玄宗李隆基一共有三个年号:登基第一年的年号是先天;第三年改为开元;29年后又改为天宝。2.唐玄宗从开元改元天宝的原因:①天宝,出自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据说是唐玄宗认为功业已就,一生中的大事都已经办完,想要开始享受成果。②开元29年,唐玄宗的同辈兄弟死两人,为了避晦气,改元天宝。③地方官吏给玄宗上了一个祥瑞,是促成改元天宝的直接原因。3.关于因“祥瑞”二感念好的相关记载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唐时的宗教状况。唐初兴时,因李姓崇道助兴,对道教极力扶持,武后为了政治需要则采取了兴佛措施,打压道教。 玄宗中期,重举崇道政策,改元“天宝”的同年同月,陈王府参军田同秀曾奏报’玄元皇帝(高宗给老君的封号)降见于丹凤门之通衢,告赐灵符在尹喜之宅’。玄宗即派人就函谷关尹喜台西发得之,置玄元庙于大灵坊。(此处新旧唐书记载有别,新唐书未提及灵符事).后来’群臣上表’,因为’函谷宝符,潜应年号;先天不违’,请于尊号加’天宝’字’。玄宗从之。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时人皆疑宝符同秀所为’,但改元似在田同秀上表之前(旧唐书记载为正月丁未朔,应该是指元旦),究竟是田同秀有意逢迎,还是玄宗事先知情,甚或首肯乃至指使,并在此之前出于政治目的,有目的地改元,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唐杜光庭’历代崇道记’中的记载,田同秀上表是天宝二十九年的事,且绘声绘色说明灵符上书’天宝千载’,虽然杜本人是道教徒,并且书中语多夸张,无法令人全信,但新旧唐书均未说明原因地记载’天宝三年,改年为载’。至少表面上与书中记录吻合。补充一点:开元,是唐高祖统一币制所铸钱的名称,意为开国,唐玄宗“以为有开天辟地之气象,遂用之。”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4. 天宝当年的近义词有哪些
你说的好像不是一个词诶。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1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