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挂一”「挂一漏万」

2023年07月31日成语大全98

成语“挂一漏万”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guà yī lòu wàn
成语简拼:GYLW
成语注音:ㄍㄨㄚˋ 一 ㄌㄡˋ ㄨㄢ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涓滴不露
读音纠正:一,不能读作“yì”。
错字纠正:挂,不能写作“拄”。
成语出处:唐 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gyjslw.com
成语解释: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
成语用法:挂一漏万联合式;作谓语;作谦辞。
成语造句:我的汇报难免挂一漏万,请大家补充。
英文翻译:think of one and omit ten thousand
俄文翻译:упускáть мнóгое
日文翻译:列挙(れっきょ)に遺漏(いろう)がおびただしい
其他翻译:<德>nur ein ganz geringer Teil wurde erwǎhnt <ganz unvollstǎndig>
成语谜语:十百千

成语“挂一漏万”的扩展资料

1. 挂万漏一和百密一疏有什么分别? 挂一漏万又是什么?
没有挂万漏一,正确成语是挂一漏万。
挂一漏万和百密一疏的区别:
一、意思不同
1、挂一漏万
意思是形容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一般用来自谦。
2、百密一疏
是指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疏忽。
二、用法不同
1、挂一漏万
作联合式;作谓语;作谦词。
2、百密一疏
作联合式;作谓语;不褒不贬。
三、引证释义不同
1、挂一漏万
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白话文:“团拒绝尝试扶持,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
2、百密一疏
现代茅盾《子夜》 :“深知杜竹斋为人的吴荪甫此时却百密一疏,竟没有看透竹斋的心曲。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用鼓励,用反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挂一漏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密一疏gyjslw.com
2. (   )一漏万这个成语怎么填?
挂一漏万【解释】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gyjslw.com
3. 挂一漏万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挂一漏万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一般用来自谦。语出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歇后语最大的遗漏——挂一漏万
gyjslw.com
4. 挂一漏万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挂一漏万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一般用来自谦。语出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歇后语最大的遗漏——挂一漏万
gyjslw.com
5. 挂一漏万近义词
【成语】: 挂一漏万【近义词】: 涓滴不露【拼音】: guà yī lòu wàn【解释】: 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出处】: 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举例造句】: 相望二千里外,明月此心,恳恳侧厘,挂一漏万。 ★宋·文天祥《与游提刑汶》【用法】: 作谓语;作谦辞
gyjslw.com
6. 挂一漏万的成语故事最短
挂一漏万guà yī lòu wàn[释义] 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语出] 唐·韩愈《南山诗》:“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山经及地志;茫味非受授。团辞试提契;挂一念万漏。”[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辨形] 挂;不能写作“拄”。[近义] 涓滴不露[用法] 常用作谦词。一般作谓语。[结构] 联合式。[例句]     ①我的汇报难免~;请大家补充。
gyjslw.com
7. 成语:挂一漏万、博闻强记是什么意识?
’挂一漏万’的读音释义:
[解释]: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发音]:guà yī lòu wàn
[出处]:唐·韩愈《南山诗》:“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山经及地志;茫味非受授。团辞试提契;挂一念万漏。”
[近义]:
举一废百坐井观天支离破碎涓滴不露
[反义]:
万众一心万无一失兼容并包包罗万象
博闻强记
[读音][bó wén qiáng jì]
[解释]也说博闻强识。形容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汉贾谊《新书·保傅》:“博闻强记,捷给而善对者,谓之承。”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
[近义]满腹经纶洽闻强记博文强识博学多才博古通今见多识广强记博闻强识博闻博览群书博闻强识才华盖世
[反义]不学无术才疏学浅孤陋寡闻gyjslw.com
8. 成语:挂一漏万、博约相辅、怎么解释?
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博约相辅:博:多,广,大,深;约:简要,简单。出处唐·韩愈指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意即学业的精深要以广博地掌握和积累知识为基础,一定要博览群书务求有所得,知识不论大小,要兼收并蓄。
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3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