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东()”「大江东去」
成语“大江东去”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dà jiāng dōng qù成语简拼:DJDQ
成语注音:ㄉㄚˋ ㄐ一ㄤ ㄉㄨㄥ ㄑㄨ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成语用法:大江东去作宾语;比喻历史向前发展。
成语造句:曹靖华《智慧花开烂如锦》:“早被我们伟大的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巨掌击退,如大江东去,永不复返了。”
英文翻译:The Great River flows to the east.
日文翻译:揚子江が東へ流れる
成语“大江东去”的扩展资料
1. 大江东去原文1、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3、简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大江东去(打一地名)
上海。[解释] 就是向东流去,流向大海。是“上海”。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2000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
公元4至5世纪时的晋朝,以捕鱼为生的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沪)”。
扩展资料
明代中叶(公元16世纪),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得到了快速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的发展揭开了新篇章,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率先走出一条具有特大城市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进入21世纪后,上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开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上海概览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苏东坡 “大江东去...”词的全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大江东去(打一地名)
上海。[解释] 就是向东流去,流向大海。是“上海”。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2000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
公元4至5世纪时的晋朝,以捕鱼为生的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沪)”。
扩展资料
明代中叶(公元16世纪),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得到了快速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的发展揭开了新篇章,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率先走出一条具有特大城市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进入21世纪后,上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开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上海概览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