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字的成语「精忠报国」

2023年08月03日成语大全90

成语“精忠报国”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精忠報國
成语读音:jīng zhōng bào guó
成语简拼:JZBG
成语注音:ㄐ一ㄥ ㄓㄨㄥ ㄅㄠˋ ㄍㄨㄛ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尽忠报国
反义词:卖国求荣
读音纠正:国,不能读作“ɡuǒ”。
错字纠正:忠,不能写作“中”。
成语出处:《北史 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成语用法:精忠报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
成语造句: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英文翻译:serve one's country with unreserved loyalty
成语谜语:岳飞背上文身
成语故事:20岁的岳飞已经是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他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 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 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 深明大义的母亲, 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 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飞参军后, 一直坚持战斗在抗金的最前线, 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 独当一面, 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 均获全胜, ”岳家军”声威大震.而赵构却重用宠臣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

成语“精忠报国”的扩展资料

1. 精忠报国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精忠报国形容哪些人?
精忠报国就是指那些勇往直前奋勇杀敌,奋不顾身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人。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精忠报国什么意思
意思是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精忠报国是一个汉语成语,注音是jīng zhōng bào guó,出自中国历史人物(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典故。
扩展资料
近义词:尽忠报国。
反义词:卖国求荣。
语法: 联合式;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
典故:
《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在清朝之前,“精忠报国”为“尽忠保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忠报国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精中教育和精忠报国有什么关系?
现在多作“精忠报国”,其实“尽忠报国”也对,二者为近义词。意思都为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二者都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上海辞书出社的《中国成语大词典》立“尽忠报国”为主条,解释为:竭尽忠诚报效国家。《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也作精忠报国。“精忠报国”为附见条,说:见“尽忠报国”。不难看出,“尽”为动词(去声,繁体写“尽”。上声的“尽”还有极、最和纵然、只管之意,繁体为“尽”),“精”算副词;在语法上,尽忠与精忠都作谓语、定语,表达的意思都是非常爱国,甚至牺牲生命。只是结构上有所差别,前者为“连动式”,后者是联合式。再从成语来源论,尽忠报国,出自北周末年《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精忠报国,始于宋高宗锦旗御书的“精忠岳飞”。据《中国历史年表》列,头尾相接,两朝相差547年。如果非要找出个中差别,那只能认为:“尽忠”,应是岳飞的报国决心;或是姚太夫人对儿子的要求。而“精忠”,则更多地表示了他人对岳飞的褒奖。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精忠报国什么意思?
精忠报国是一个汉语成语,它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出自中国历史人物(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典故。在清朝之前,“精忠报国”为“尽忠保国”。精忠报国的语法是联合式,一般作谓语、定语使用。
精忠报国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意思是你们都备受朝廷的恩泽,应该为国家竭尽忠诚,报效祖国。
扩展资料:
精忠报国的近义词:
1、尽忠报国
正义、忠贞的伟大气节,为国家竭尽忠诚。作谓语、定语使用,词语为联动式结构。出自《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意思是起初命令何铸审问的,岳飞撕裂衣裳将后背展示春来,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皮肤纹理。
2、为国捐躯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èi guó juān qū,意思是指为国家牺牲生命。偏正式用语,可作谓语、定语使用,词性含褒义。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意思是可怜成汤首相,为国家牺牲生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忠报国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4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