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安”「愚民安知」

2023年08月06日成语大全103

成语“愚民安知”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yu min an zhi
成语简拼:YMAZ
成语注音:˙ㄩ ˙ㄇ一ㄣ ˙ㄢ ˙ㄓ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解释:无知的老百姓哪里会知道。

成语“愚民安知”的扩展资料

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怎样赏析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描写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字面理解是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远大,比喻平凡的人怎么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孔子》中无用安知不是大用。弱则生,柔则存,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啊这句话的意思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这个很好理解。凡人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所以认为不利于眼前利益的东西就是没有用的,这是目光短浅的,微观的,片面的。真正有用的东西是不屑于小事物的,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弱则生,柔则存,字面意思是说柔弱的东西与世无争,才得以生存。意思是用世间最柔弱的水来做比喻,水虽柔并不弱,以柔克刚,不强攻,而隐忍,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
水是万物最柔的东西,但是却是最不容易制服的。柔有时候比弱来得生命力更强一些。(这句话要看个人理解)
原意:水生出于弱,在柔柔的水里又互相包裹。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句:
天下没有比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克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殃,才算是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话
以其无以易之: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LZ多看看《论语》《道德经》就懂了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古书里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话怎么会是一种讽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又见《庄子·内篇·逍遥游》,意思是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公益成语:gyjslw.com
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话又成为讽刺,因为什么,而什么.
讽刺的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因为 同是为别人耕田的人,陈涉有着 富贵 的梦想.别人对他的梦想进行了嘲讽.公益成语:gyjslw.com
5. 燕雀安知鸿鹄志,何必庸人自忧什么意思
  “燕雀安知鸿鹄志” 释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庸人,指普通平凡的人;自扰,即自己自扰自己,自作自受;全句比喻常常有人对他自己过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烦。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就不要自找麻烦,对自己过不去了。公益成语:gyjslw.com
6. 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是什么意思
作品名称:牡丹来亭记题词   自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汤显祖   作品体裁:散文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1),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2)。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3)。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4),待挂冠而为密者(5),皆形骸之论也(6)。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7)。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8)。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9),恒以理相格耳(10)。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1]公益成语:gyjslw.com
7. 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 什么意思
异日是中国的词语,意思是[coming days]∶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 例:留待异日再议。释义——过去日子里的艰苦状况,怎么就知道以后的什么时候就不再次品尝它呢?公益成语:gyjslw.com
8.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是什么意思
牡丹亭记题词〔明〕汤显祖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刺吏起自书生,安知督盗?所赖卿等共分其忧耳
【刺吏起自书生】
我是读书人出身
【安知督盗】
哪里知道惩治盗贼?
【所赖卿等共分其忧耳】
只有依赖诸位出力分忧啊
全文:
群盗自首 选自《周书》
〔韩褒〕出为北雍州刺史,加卫大将军。州带北山,多有盗贼。褒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厚加礼遇,谓之曰:“刺史起自书生,安知督盗,所赖卿等共分耳忧耳。”乃悉诏桀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置为主帅,分其地界。有盗发而不获者,以故纵论。于是诸被署者,莫不惶惧,皆首伏曰:“前盗发者,并 某等为之。”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或亡命隐匿者,亦悉言其所在。褒乃取盗名簿藏之。因大榜州门曰:“自知行盗者,可急来首,即除其罪。尽今月不首者,显戮其身,籍没妻子,以赏前首者。”旬日之间,诸盗咸悉首尽。褒取名簿勘之,一无差异,并原其罪,许以自新。由是群盗屏息。
【译文】
〔韩褒〕出任北雍州刺史,加封卫大将军。雍州依傍北山,常有盗贼为患。韩褒仔细查 访,了解到都是土豪恶霸干的,故意装作不知道,还隆重接待他们,说:“我是读书人出身 ,哪里知道惩治盗贼,只有依赖诸位出力分忧!”于是把凶暴狡诈,平日成为乡里祸患的青 少年全部召集来,当他们当头头,分管一块地方,如果发生盗案不能及时破获,就按有意放 纵论处。于是,这些被委派的人,没有不恐慌不安的,他们都自首认罪说:“以前发生的盗 案,我们都参加了。”就把所有盗贼同伙的姓名罗列出来;有些逃跑躲藏的,也都讲出他们 的住址。韩褒把盗贼的名簿收存起来,在州门张贴布告:“凡是盗贼迅速前来投案的,可以 免除刑罚。如果到本月底还不来自首的,就要处死本人,没收妻子儿女,赏赐已经自首的人 。”十天之内,盗贼都来投案。韩褒取出名簿查对,没有一个差错,全都宽恕了他们的罪行 ,给予自新之路。从此盗贼平息。
【注释】
1、《周书》——唐代令狐德 编写,主要记载西魏和北周两朝的历史,共五十卷。宋代初年,《周书》已经散佚了一此篇章,后人又从《北史》有关部分加以补齐,所以西书部 分史文有类似之处,可以参照阅读。本篇选自《周书?韩褒传》。
2、 韩褒——字弘业,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后周时任雍州刺史。
3、 雍州——今陕西、甘肃一带地区。
4、 加——加封,另加头衔。
5、 豪右——豪强,一方之霸。
6、 阳不之知——故意装作不知道。阳同佯,假装。
7、 礼遇——优厚的待遇。
8、 卿等——即你们。卿是你的敬称。
9、 桀黠少年——性情凶猾,为人所患的青少年。桀黠音杰匣(jié xiá)。
10、以故纵论——按故意纵容论处。
11、徒侣——同伙。
12、隐匿——躲藏。
13、咸悉首尽——全部投案自首。
14、勘之——查对。
15、屏息—不敢出大气,意思是谨慎小心,不再胡闹。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翻译“夫谋之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侍共变,而自残至此”
出谋划策却最终没被,怎么就知道一辈子也不会呢?不懂得静静地侍奉左右等待变革,怎么反倒伤害自己到这种程度呢?看语气大概是一个幕僚给主人出主意没被,一直灰心丧气自暴自弃,被他的朋友说出了这句话。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4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