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皮”的成语「嘴尖皮厚腹中空」

2023年08月06日成语大全111

成语“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zuǐ jiān pí hòu fù zhōng kōng
成语简拼:ZJPHFZK
成语注音:ㄗㄨㄟˇ ㄐ一ㄢ ㄆ一ˊ ㄏㄡˋ ㄈㄨˋ ㄓㄨㄥ ㄎㄨ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七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说话尖酸刻薄,脸皮厚,腹中没有真才实学
成语用法:嘴尖皮厚腹中空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成语造句:洪放《秘书长》:“见人就是三分骂,嘴尖皮厚腹中空……”
成语谜语:竹笋

成语“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扩展资料

1.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前句和出处?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其中在批评主观主义时说:“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 。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麻烦,谢谢!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出处】明朝解缙的对联。
【比喻】贬义对联,形容傲娇自满的人,不扎实做事,偏好虚名浮事;嘴上浮夸刻薄,而肚子里没有学问和真功夫。用来讽人论事,希望人能够踏实做人做事。
【引用】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扩展资料
【故事】
解缙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中间的对联过程很是精彩,解缙不负才情都能一一应对,让尚书和其他贵很是窝囊。临到后来,做为收尾对联,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嘴尖皮厚腹中空
嘴尖皮厚腹中空,俗语,指说话尖酸刻薄,脸皮厚,腹中没有真才实学成语例子洪放《秘书长》:“见人就是三分骂,嘴尖皮厚腹中空……” 成语谜语竹笋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意思是什么
对一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不自量力,轻浮没素养,嘴尖舌滑,夸夸奇谈,心中无点墨的狂妄之人的贬称. 从字面上解释:长在墙上的芦苇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别看嘴尖皮厚,其实中空,又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呢?!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
从字面上解释:长在墙上的芦苇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别看嘴尖皮厚,其实中空,又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呢?这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附:当年解缙是神童,年纪不大,名声可是不小。某次遇到一位高官,老先生十分不服气,想你小小年纪名声这么大,到底能有多大的能为,于是故意刁难他,出了这个上联,表面上是描述芦苇的生长状态,实际上借双关来教训解缙,小小年纪不要太轻狂,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想那解缙可不是省油的灯,立马就对了下联,意思说别看你胡子一把的年纪,也没什么真本事,把老先生噎得咯喽咯喽得。 但是这副对子流传后世,它形象的描述和寓意深刻的双关使人百读不厌、唇齿留香。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意思
嘴皮尖酸刻薄没有真才实学空有嘴皮子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出自于古代哪本书中?
是明朝进士解缙所作的对联。
原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联故事: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主政《四库全书》的纪昀,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是以善对联、好戏谐的才子形象出现的。凡写到解学士者,无不提及神童的这种才能。
解缙七岁时,随父去长江洗澡,父亲将脱下的衣衫挂在江边一株老树上说:“千年老树为衣架”,要解缙续对下联。解缙立即答道:“万里长江作浴盆”。
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弈棋,友人一时来了兴致边举棋子边说:“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父一时不能答对,解缙恰巧听到,边走近边插嘴道:“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这一妙对,为父亲解了围。友人听罢大加赞赏,拍手叫好。
有一次,一个秀才找解缙对对子,自以为得了一副佳联,神气十足地说:“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这酸秀才自比马和鹰,视别人为牛驴鸡鸭,实在狂妄。
解缙便回敬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秀才听完后羞愧满面地跑了。还有一次,有人想当众奚落他,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岂敢对锯?”解缙针锋相对:“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这人想捉弄解缙,不想自讨没趣。
扩展资料: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改造我们的学习》。在文中,毛泽东引用了一个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以此批评那些“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人。
这个著名的楹联,出自明代著名大学者、34岁就任《永乐大典》总编纂的解缙先生笔下。这个楹联,足以说明解缙文才之不凡。解缙是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时年二十岁。后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解缙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下联是什么?谁能告诉我?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此联并非毛主席原创,”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其中在批评主观主义时说:“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 。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9. 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出自于古代哪本书中?
是明朝进士解缙所作的对联。
原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联故事: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主政《四库全书》的纪昀,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是以善对联、好戏谐的才子形象出现的。凡写到解学士者,无不提及神童的这种才能。
解缙七岁时,随父去长江洗澡,父亲将脱下的衣衫挂在江边一株老树上说:“千年老树为衣架”,要解缙续对下联。解缙立即答道:“万里长江作浴盆”。
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弈棋,友人一时来了兴致边举棋子边说:“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父一时不能答对,解缙恰巧听到,边走近边插嘴道:“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这一妙对,为父亲解了围。友人听罢大加赞赏,拍手叫好。
有一次,一个秀才找解缙对对子,自以为得了一副佳联,神气十足地说:“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这酸秀才自比马和鹰,视别人为牛驴鸡鸭,实在狂妄。
解缙便回敬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秀才听完后羞愧满面地跑了。还有一次,有人想当众奚落他,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岂敢对锯?”解缙针锋相对:“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这人想捉弄解缙,不想自讨没趣。
扩展资料: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改造我们的学习》。在文中,毛泽东引用了一个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以此批评那些“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人。
这个著名的楹联,出自明代著名大学者、34岁就任《永乐大典》总编纂的解缙先生笔下。这个楹联,足以说明解缙文才之不凡。解缙是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时年二十岁。后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解缙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0. 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下联是什么?谁能告诉我?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此联并非毛主席原创,”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其中在批评主观主义时说:“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 。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4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