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脚”的成语「头重脚轻根底浅」

2023年08月06日成语大全83

成语“头重脚轻根底浅”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
成语简拼:TZJQGDQ
成语注音:ㄊㄡˊ ㄓㄨㄥˋ ㄐ一ㄠˇ ㄑ一ㄥ ㄍㄣ ㄉ一ˇ ㄑ一ㄢ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七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头重脚轻
成语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头比脚重没有基础。比喻根基不扎实
成语用法:头重脚轻根底浅作宾语、定语;用于事物或观点等。
英文翻译:be weighed down

成语“头重脚轻根底浅”的扩展资料

1.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是什么意思
头重脚轻 : 头脑发胀,脚下无力。形容身体不适。也比喻基础不牢固。墙上的芦苇,头比脚重没有基础。比喻根基不扎实。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头重脚轻根底浅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下一句是什么?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下一句是什么?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出处】明朝解缙的对联。
【比喻】贬义对联,形容傲娇自满的人,不扎实做事,偏好虚名浮事;嘴上浮夸刻薄,而肚子里没有学问和真功夫。用来讽人论事,希望人能够踏实做人做事。
【引用】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扩展资料
【故事】
解缙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中间的对联过程很是精彩,解缙不负才情都能一一应对,让尚书和其他贵很是窝囊。临到后来,做为收尾对联,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
这个著名的楹联,出自明代著名大学者、34岁就任《永乐大典》总编纂的解缙先生笔下。这个楹联,足以说明解缙文才之不凡。然而,也正因为这个楹联,最后令其死于非命。读史于兹,不免痛心疾首。当文人遭遇小人,则注定是一场政治的悲剧。
扩展资料
这首楹联运用了拟人、比喻、对偶修辞手法。 芦苇和竹笋,临时赋予了人的特征,头、脚、嘴等,所以是拟人。用芦苇和竹笋比喻那些没有学问只会自吹自擂的人。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所以是对偶。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改造我们的学习》。在文中,毛泽东引用了一个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以此批评那些“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人。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4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