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存()”的成语「求同存异」

2023年08月06日成语大全93

成语“求同存异”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裘同存異
成语读音:qiú tóng cún yì
成语简拼:QTCY
成语注音:ㄑ一ㄡˊ ㄊㄨㄥˊ ㄘㄨㄣˊ 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大同小异
反义词:求全责备
读音纠正:异,不能读作“yí”。
错字纠正:异,不能写作“弃”。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寻求彼此的共同处;保留彼此的分歧处。
成语用法:求同存异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求同存异吧。
英文翻译:seek common ground on major issues while leaving aside minor differences
俄文翻译:искáть óбщее при наличии расхождéний
日文翻译:共通点 (きょうつうてん)を見つけ出し,相違点 (そういてん)を保留 (ほりゅう)する
其他翻译:<德>das Gemeinsame suchen und dabei Unterschiede bestehen lassen

成语“求同存异”的扩展资料

1. 什么叫“求同存异”?由谁提出的?
求同存异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求同是让彼此间更加的亲近、友善,存异是让彼此间更加的宽容、尊重。
最早是在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出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因为存在共同性,所以能够增加之间的亲切感,接受相异性,是一种道德的宽容,以及相互间的尊重。但是只强调共同性,会让之间的关系变得恣意随便;只在意相异性,就会让关系变得疏远。所以,在社会文化中的“求同存异”是最为中庸的处世态度。
后来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求同存异,指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放下偏见 ,追求共同利益。
扩展资料
1995年4月,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针对会议上出现的所谓“共产主义威胁”、“新殖民主义”、“颠覆活动”等不和谐音符,他决定把原定的发言稿作为书面稿印发给与会者,自己则利用午间的短暂休会时间起草了一份补充发言稿,并于当天下午做了关于求同存异思想的著名发言。
他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经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找共同基础,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他接着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
周恩来的这个讲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求同存异思想。这一思想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终于使会议达成了一致见解,形成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亦称万隆精神)。
这是继日内瓦会议之后,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和风格的又一次成功的展示,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求同存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试论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求同存异什么意思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拓展:
一、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大同小异
【反义词】求全责备 、固执己见、强求一律
二、出处
196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三、成语辨析
【正音】异:不能读作’yí’。
【辨形】异:不能写作’弃’。
四、成语示例
1、要以求同存异的精神搞好双边关系。
2、交战双方应求同存异,相忍为国。
3、在这个问题上,咱们求同存异吧!
4、两国领导人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了坦率、认真的会谈。
5、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用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与无穷的魅力。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求同存异的近义词
【成语】: 求同存异【近义词】: 大同小异【反义词】: 求全责备【拼音】: qiú tóng cún yì【解释】: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出处】: 《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举例造句】: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求同存异吧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求同存异的意思
求同存异的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求同存异 [ qiú tóng cún yì ]
释义: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出处:《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大同小异
反义词:求全责备
扩展资料:
笔顺
1、大同小异 [ dà tóng xiǎo yì ]
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白话译文:战国庄子《庄子·天下》:“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
2、求全责备 [ qiú quán zé bèi ]
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责备:要求完备。
出处: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白话译文: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微子》:“君子不疏远他的亲,不让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求同存异什么意思
成语“求同存异”中的“求”字是寻求的意思,“存”字是保存、保留的意思。该成语的意思是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讲的是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有时“求同存异”也说成“求大同,存小异”。 现在将“求同存异”的意思理解成这样:寻求共同之处,保存有差别的地方,不再强调大同小异。则“求同存异”是一种学习和思维方法。【解释】: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示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求同存异吧。【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求同存异什么意思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拓展:
一、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大同小异
【反义词】求全责备 、固执己见、强求一律
二、出处
196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三、成语辨析
【正音】异:不能读作’yí’。
【辨形】异:不能写作’弃’。
四、成语示例
1、要以求同存异的精神搞好双边关系。
2、交战双方应求同存异,相忍为国。
3、在这个问题上,咱们求同存异吧!
4、两国领导人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了坦率、认真的会谈。
5、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用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与无穷的魅力。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4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