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的成语「祭天金人」

2023年11月12日成语大全78

成语“祭天金人”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jì tiān jīn rén
成语简拼:JTJR
成语注音:ㄐ一ˋ ㄊ一ㄢ ㄐ一ㄣ ㄖㄣ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去病传》:“收休屠祭天金人。”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祭:祭祀。指佛像
成语用法:祭天金人作宾语、定语;指佛像。

成语“祭天金人”的扩展资料

1. 卫青缴获匈奴祭天金人
额你好这应该是 霍去病缴纳得吧祭天金人 匈奴人所铸,一种匈奴人用来祭天的核心道具。汉代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霍去病击破匈奴休屠王,夺走了匈奴人的珍宝’祭天金人’,放置于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的甘泉宫内。后世讹传,以此为佛像传入中国之始。谢谢 望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2. 中国古代那些人很年轻就有所作为!我读书少,希望能详细点,谢谢…………
这个是我最佩服的一个。
甘罗(约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下蔡(今颍上县甘罗乡)人[1] 。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之孙,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自幼聪明过人,小小年纪便拜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任其少庶子。甘罗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甘罗因功得到秦始皇赐任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其后事迹史籍无载。
然后是,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再是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亲是赵婕妤(钩弋夫人),西汉第八位皇帝。[1-2]
汉昭帝继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卖)。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最后是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臣纳兰明珠。[1]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以上都是英年早逝型的,历史上应该还有一些这类的,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几个。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3.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是我嫁妇无颜色的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当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征讨匈奴,匈奴挫败退守焉支山而写下的,汉武帝刘彻登基后,他凭藉前辈所创造的物质基础, 积极从事于反击匈奴的战争准备。在军事上健全军制,加强骑兵部队的建设,选拔适应 指挥骑兵作战的年青将领,修筑军事要道。经过苦心经营,全面造就了 战略反击匈奴的军事、经济、政治条件。于是汉武帝以其巨人的手臂,揭开了大规模战 争的帷幕.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前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作战,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祁连山,汉朝时曾经于匈奴的领地;焉支山,有一说法叫胭脂山。而这句诗据说是因为当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讨匈奴,匈奴挫败退守焉支山而写下的,意思是失去了我的祁连山,失去了我的焉知山,我的家畜们(六畜是六种家畜的合称,即:马、牛、羊、猪、狗、鸡。蕃息是指滋生众多;繁殖增多)都没办法生长繁衍了;我那要嫁人的新妇都没办法施粉黛,漂漂亮亮出嫁了(因为据说胭脂是此山产一种花草,名家胭脂草,能作染料。《五代诗话·稗史汇编》:“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故旧常以“北地胭脂”代指北方的美女。还有的史书上说,胭脂是一种红色颜料,原产于中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没有了焉知山,连胭脂都没了~表达了匈奴对失去家园的愤恨和悲怆的热爱家乡的感情。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4. 历史上姓金名人的有哪些?
历史上姓金的名人有:金圣叹、金日磾、金崇岳、金履丰、金农等。
1、金圣叹
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主要作品:《沉吟楼诗选》《唱经堂才子书汇稿》。
主要成就:点评《水浒传》《西厢记》,提出“六才子书”之说。
2、金日磾(dī)
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是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后兵败被霍去病俘获。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西汉时期匈奴族政治家。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者。
主要成就:位列辅政大臣,辅佐太子刘弗陵。
3、金崇岳
公元1062年-公元1124年,中元佑戊辰李常宁榜进士,官值阁舍人,迁大理寺卿。后出知明州,为花石冈所扰,公上书,迁礼部尚书,授右正言兼延和殿侍讲学士。既而三上书谏除党禁,五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被贬谪为象州司户,宣和六年殁象州任上。
主要成就:北宋礼部尚书 ;三上书谏除党禁 ;五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
4、金履丰
南宋浙江兰溪人,因战绩卓著,官至驾前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他与理学大家、世称“仁山先生”的堂兄弟金履祥文武并显,双璧联辉,名著朝野。时值元兵入侵,金履丰抗御屡胜,军功赐券,并享世。
因于洪患,金氏族人后迁新洲。现在闽侯县上街鎭新洲村南有纪念金履丰的将军府。
5、金农
1687年—1763年,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
主要作品:《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冬心诗集》《冬心随笔》等。
主要成就:创“漆书”;为扬州八怪之首。
扩展资料:
金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六十九位姓氏,金姓的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支较早的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磾(’日磾’读作’密滴’)。还有一系金氏是由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金姓至今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金圣叹 百度百科_金姓 百度百科_金日磾 百度百科_金崇岳 百度百科_金履丰 百度百科_金农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5. 金人的释义
(1).铜铸的人像。
《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 观 周 ,遂入 太祖 后稷 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 咸阳 ,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袁郊《三辅旧事》:“聚天下兵器,铸铜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昔游》:“ 灞池 则金人列岸, 太华 则玉女临峰。”
罗惇曧 《文学源流》:“若夫金人垂铭,丹书著戒,词非甚质,恐未足徵。”
(2).指佛像。
《史记·匈奴列传》:“ 汉 使骠骑将军 去病 将万骑出 陇西 ……破得 休屠王 祭天金人。” 张守节 正义:“金人即今佛像。”
唐 杨衡 《游峡山寺》诗:“照耀芙蓉壶,金人居上头。”
清 赵翼 《大石佛歌》:“粤稽象教本西来, 休屠 金人著史策。”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视此金人桃梗,以为有无上之灵……则其自诬实甚。”
(3).指以金箔或彩纸刻剪成的人。
宋 苏轼 《雅安人日次旧韵》之二:“屏间带日金人活,头上迎风彩胜翻。” 冯应榴 合注:“《艺文类聚》引《荆楚岁时记》:人日剪彩为人,或缕金薄帖屏风上,或戴之,像人入新年,形容改新。”
(4).指 金国 。
宋 侯延庆 《退斋笔录·却扫编上》:“ 建炎 二年戊申, 杨渊 守 吉州 ,是年车驾驻跸 维扬 , 江 南诸郡日虞 金 人深入。”
清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八千劲旅走熊罴,曾断金人十万师。”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8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