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走尸”「走骨行尸」
成语“走骨行尸”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zǒu gǔ xíng shī成语简拼:ZGXS
成语注音:ㄗㄡˇ ㄍㄨˇ ㄒ一ㄥˊ ㄕ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行尸走肉、行尸走骨、走肉行尸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柳梢青》词:“走骨行尸,贪财竞色,枉销年月。”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行尸:会行走的尸体。比喻虽有形骸却没有灵魂,庸碌无能、毫无生气的人
成语用法:走骨行尸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成语“走骨行尸”的扩展资料
1. 行尸走肉详解?【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出自】: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示例】: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而已。 ◎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近义词】:酒囊饭袋、行尸走骨【反义词】:虽死犹生【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怎么解释行尸走肉这个词?
词 目
行尸走肉
发 音
xíng shī zǒu ròu
释 义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内肉:会走动而没有容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出 处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示 例
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指没有思想的人。
近义词
酒囊饭袋、行尸走骨
反义词
虽死犹生
故事原文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故事译文
东汉人任末从小家境贫寒,他勤奋好学,始终坚持自学。他对自己要求活到老、学到老,曾经用荆条作笔,用树液加上烟灰作墨,映着月光读书。他成为一个十分博学的人,收了很多学生,他说人如果不学习就像行尸走肉一样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小时候看过韩国很早有部恐怖片叫行尸走骨,是否有...
你可以到goxiazai上面下载,但是前提是你的电脑要有安装迅雷才可以。诚心为你解答,给个吧亲,谢谢啦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和行尸走肉意思相近的成语
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或指没有思想的人。相近的成语有:走肉行尸,走骨行尸,行尸走骨,行尸坐肉,酒囊饭袋,呆若木鸡等。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拾遗记》的行尸走肉是什么意思?
释 义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编辑本段]出 处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编辑本段]示 例 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编辑本段]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指没有思想的人。 [编辑本段]近义词 酒囊饭袋、行尸走骨 [编辑本段]反义词 虽死犹生 [编辑本段]故事原文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编辑本段]故事译文 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