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的成语「临危授命」
成语“临危授命”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臨危授命成语读音:lín wēi shòu mìng
成语简拼:LWSM
成语注音:ㄌ一ㄣˊ ㄨㄟ ㄕㄡˋ ㄇ一ㄥ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临危致命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成语用法:临危授命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欧阳山《三家巷》:“在他们临危授命的时候,一定是心胸开朗,了无牵挂的。”
英文翻译:give up one's life at the critical moment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政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他听说孔子开坛讲学,主张“君臣纲常”,连夜召见孔子。孔子见是临危授命,就分析了鲁国的内忧外患,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成语“临危授命”的扩展资料
1. 临危受命 同义词砥柱中流——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同“中流砥柱”。独撑危局——面对危难的处境独力撑持。一力担当——尽全力承担责任。一柱擎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临危受命 同义词
砥柱中流——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同“中流砥柱”。独撑危局——面对危难的处境独力撑持。一力担当——尽全力承担责任。一柱擎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危安成语有哪些
安不忘危 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安危相易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安危与共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褒衣危冠 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变危为安 变危急为平安。 趁人之危 利用别人危险的境况图利。 乘人之危 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持危扶颠 扶持危困的局面。 存亡安危 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旦夕之危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益:更加;势: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势越大,更容易滥用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倒悬之危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阽危之域 阽危:危险;域:境地。危险的境地。 定倾扶危 倾:危。扶助危倾,使其安定。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 扶颠持危 颠:倒,倾倒;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 扶危定乱 扶助危难,平定祸乱。 扶危济困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临危受命的临是什么意思
拼音:lín wēi shòu mìng释义: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临;”在“的意思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临危受命”下一句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意思是: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
原文: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师表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