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苦创”的成语「艰苦创业」
成语“艰苦创业”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jiān kǔ chuàng yè成语简拼:JKCY
成语注音:ㄐ一ㄢ ㄎㄨˇ ㄔㄨㄤˋ 一ㄝ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反义词:好逸恶劳
读音纠正:创,不能读作“chǎnɡ”。
错字纠正:艰,不能写作“坚”。
成语解释:艰难困苦地创办事业。
成语用法:艰苦创业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干事的艰辛。
成语造句:他经过艰苦创业终于使公司壮大起来。
英文翻译:build an enterprise through arduous efforts
成语“艰苦创业”的扩展资料
1. 建国时期后国人艰苦创业的事迹王进喜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母亲何占信,父亲王金堂。40岁得子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个男孩子,心里非常高兴。按照当地的习俗,父母把孩子和包孩子用的筛子放在秤上一称整好十斤,于是就给孩子起名“十斤娃”。十斤娃名字听起来非常雄壮,可身材瘦小。十斤娃长大后,按照王家的家谱往下排,起名王进喜,希望他欢欢喜喜去上学,学到本领后重整家业。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王进喜受尽苦难。1929年,玉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灾荒。为了活命,6岁的王进喜用一根棍子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 1932年,军阀马步芳要建羊毛厂,王金堂被强迫出劳役。9岁的王进喜让父亲坐在牛车上,赶车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10岁的王进喜和几个穷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没、气候变化无常的妖魔山给地主放牛。王家有几亩地被区长以借为名长期霸占。12岁的王进喜不畏强,前去讨要。虽然只要回了几丈白土布,却是王进喜与恶势力抗争的一次胜利。14岁时,为了躲兵役,王进喜淘过金、挖过油。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旧玉门油矿当童工,年龄虽小,却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还经常挨工头的打骂,但他不甘屈辱,奋起反抗。王进喜常因反抗而受惩罚。师傅知道后,给他讲骆驼“攒劲”的故事,告诉他要讲究斗争方法,培养“耐力”。王进喜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正是这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炼就了他刚毅坚韧、倔强不屈的性格。 赤城报国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1950年春,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进喜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他说,党把我们当主人,主人不能像长工那样磨磨蹭蹭、被动地干活。艰苦的钻井生产实践,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大公无私的先进思想。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入党不久,王进喜担任了贝乌5队队长,带领贝乌5队在石油工业部组织的以“优质快速钻井”为中心的劳动竞赛中,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口号,创出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10月,王进喜到新疆克拉玛依参加石油工业部召开的现场会。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把一面“钻井卫星”红旗颁发给他。贝乌5队被命名为“钢铁钻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形容创业的艰苦
我个人认为:第一、关于创业艰苦的词语(其中有些是成语):白手起家、披荆斩棘、创业维艰、披星戴月、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坚苦卓绝 、不辞辛劳 、任重道远、克勤克俭。第二、关于创业艰苦的名言。以下两句名言均引用于阿里巴巴公司创始人马云先生的演讲。在此,我谨向马云先生深深致谢,并祝阿里巴巴公司、马云先生、阿里巴巴公司的员工越好越好。一是寒冷的时候,学会用自己的左手温暖右手。二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第三、创业确实很艰苦,但创业确实就像攀登高峰,只有付出努力,才能不断收获成功。面对创业的艰苦,我们应该用“痛并快乐着”的阳光心态接受,并努力坚持、憧憬希望。在此,我谨向所有的创业者们致敬,加油,祝您们成功、幸福、平安。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如何艰苦创业的?
创业初期,在上海这片热土上,政府的热情和鳞次栉比的高楼给了我真正的希望,似乎软件、硬件都已具备,只待我将加拿大学习到的这套集检测、判断、人力管理、设备维护于一体的,综合了控制和通信技术的国际领先的DMS配电管理系统推广出去了。于是我跑遍了20几个省市大大小小的供电局,向他们推荐这套系统,然而我不得不说这段时间的艰辛并没有得到回报,中国的市场真实地给我上了一课,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内市场的观念、环境有着自身的特点,国内客户的资金、条件也有别于国外,谁要是脱离了这个大环境而空谈高科技,就难免曲高和寡的境地。客观看一下,当初我推行的这套系统,在加拿大普遍应用的前提是国外电力公司资金雄厚、图纸资料完善,而且一台变压器通常只管三到四个用户,所以应用这套系统采用电话报修的方式就可以方便而准确地定位故障设备。而中国的现状是一台变压器通常要负责三四栋楼,在应用环境上是不同于国外的,如原封不动地推行加拿大的系统是根本行不通的。
在产品的推广过程中,由于感兴趣的多,签合约的少,大道出现了收支不平衡的现象,企业经营陷入了危机。我和太太的积蓄都填进了公司还不够,还得向亲友借贷维持。这时加拿大总公司了解到我的现状.表示如我愿意回来,公司非常欢迎,并依然让我负责原来的业务。一些亲朋好友也相劝,放弃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菲的收入和在加拿大势头不错的发展空间,太可惜了。当时我身上的压力特别大,思想上也有些动摇,甚至有了退缩的念头。但是转念一想,当初是什么信念让我回到祖国组建代表处,又是什么力量让我决定留在祖国创业呢?我想是报效祖国的使命感让我回到祖国,又是对祖国负责、对客户负责的责任感让我留在祖国。记得我每次回,都在感觉着祖国的变化,真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每次回国都让我感觉到祖国的不同。祖国就好比八九点钟的太阳,散发着活力、洋溢着激情、充满着斗志、散发着无穷的力量,犹如奔驰的骏马、飞快的列车,以刘翔百米跨栏的速度在前进。祖国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有朋友问我,国外不好吗?我说:国外很好,也很美,它就好比是一位步入中年的妇人,优雅高贵,从她的气质、修养、风度、仪表中,在她的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一种成熟美,安静优雅、稳重高贵,又犹如静静流淌的小溪,这种美,温馨淡然,成熟得犹如一轮满月,宁静、明朗、深沉。而中国好比一个年轻的姑娘,在她的举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故事
文章中的4位青年,分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谱写了一曲光荣的凯歌。他们将理想播种在了这片美丽的绿洲上,将青春洒在了这片广阔的地域。
理想播种在绿洲——大学生在兵团创业的故事
编辑:张力 出处:兵团日报 时间:2008-05-09
近日,记者奔赴南北疆各团场,采访了在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王永冬:广阔天地写青春
1997年,从石河子大学植保业毕业的王永冬,被分配到农一师三团二十一连,担任该连副连长兼技术员。
5年后,日渐成熟的他被调到该团科技连任连长。科技连是三团最大的农业连队,有耕地1.8万亩。它是农一师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窗口,也是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在这里,王永冬的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精量播种、滴灌、机采棉,他大力推广新兴科学技术,使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团的前列。
2003年,王永冬的哥哥从北疆来到三团欲承包土地,王永冬坚守有关规定,没有利用手中的力为哥哥谋取承包土地的好处。但连队五户职工家庭购买生产资料资金不足时,他拿出自己的6万元积蓄为他们垫付。
有了这样有才干而又公正无私的带头人,连队自然很快发展起来。
2006年6月,王永冬被农一师党委任命为三团副团长。上任的这一年,工作千头万绪,47公里的通团公路要修建;3900万元的机采棉及加工生产线要上马;2万平方米的园林小区要开工;3000万公斤棉花要检验、加工,还有近亿元的项目资金要研究、要申报、要接洽……这一切对王永冬来说都是从未接触过。但肩负的使命使他严肃认真而日夜不停地忙碌。
他所分管的部门工作人员知道,白天找王副团长办事,就要去新建的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工程招标会或者农副产品拍卖会上……
春去秋来,日升日落。棉花加工厂的检修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新增的机采棉生产线顺利投入生产使用,终于,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只要团里迅速发展,职工富裕起来,再苦再累我也心甘!”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王永冬赤诚为民的情怀。
胡小平:播种知识心里甜
胡小平是团场职工的女儿。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