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譬()”的成语「方桃譬李」
成语“方桃譬李”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fāng táo pì lǐ成语简拼:FTPL
成语注音:ㄈㄤ ㄊㄠˊ ㄆ一ˋ ㄌ一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乃有燕馀丽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经居东里。” 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成语用法:方桃譬李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等。
成语“方桃譬李”的扩展资料
1. 描述女子好的词话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公益成语:gyjslw.com
2. 感恩代德方桃僻李甘之如怡原物必还是那四个成语
感恩戴德方桃譬李原物璧还公益成语:gyjslw.com
3. 方桃譬李是什么意思
指可同美艳的桃李相比。形容美丽娇艳。 方桃譬李出 处《筝赋》成语解释【成语】: 方桃譬李【拼音】: fāng táo pì lǐ【解释】: 方:比。可同美艳的桃李相比。形容美丽娇艳。成语典故【出处】: 南朝·梁·萧纲《筝赋》:“乃有燕馀丽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经居东里。”词语辨析【举例造句】: 乃有燕余丽妾,方桃譬李,本在南城,今居东里。 ★唐·欧阳洵《艺文类聚》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和方有关的成语
和方有关的词语
:
排方、
方攘、
连方、
方毂、
疏方、
方弓、
水方、
方轩、
方本、
仙方、
赤方、
方峻、
弘方、
方佯、
戒方、
方屏、
海方、
恰方、
二方、
方底、
方极、
方物、
方君、
宪方、
通方、
方道、
方行、
鬼方、
方邵、
方响、
方碍、
毁方、
逾方、
方执、
襞方、
方相、
共方、
方虎、
贞方、
方皇公益成语:gyjslw.com
5. 上海方桃譬李餐饮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怎么样?
上海方桃譬李餐饮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2017-10-31在上海市杨浦区注册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安浦路615号1楼101-6、101-7、101-8室。上海方桃譬李餐饮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110MA1G8K1Y6H,企业法人上海仝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上海方桃譬李餐饮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经营范围是:餐饮企业管理,餐饮服务,食品流通,厨房用品的设计、销售,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上海方桃譬李餐饮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更多信息和资讯。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李而的谐音是什么?
李的成语:
桃夭李艳、
瓜李之嫌、
卖李钻核、
李广未封、
凡桃俗李、
桃李门墙、
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道边苦李、
李白桃红、
浮瓜沈李、
桃来李答、
李广不侯、
沈李浮瓜、
瓜田李下、
桃李之教、
浓桃艳李、
避瓜防李、
以桃代李、
公门桃李、
张甲李乙、
桃李精神、
指李推张、
李郭同舟、
方桃譬李、
艳如桃李、
李郭同船、
夭桃穠李、
桃李之馈、
李广难封
桃李争妍、
桃夭李艳、
李广不侯、
瓜田李下、
桃李之教、
张三李四、
僵李代桃、
沉李浮瓜、
方桃譬李、
僵桃代李、
李郭同船、
浮瓜沉李、
正冠李下、
李下瓜田、
张王赵李、
李代桃僵、
张王李赵、
李代桃僵、
桃李成蹊、
道傍苦李、
李郭仙舟、
道旁苦李、
门墙桃李、
将李代桃、
报李投桃、
桃李满天下、
夭桃秾李、
瓜皮搭李树、
桃李遍天下、
投桃报李
投桃报李、
张公吃酒李公颠、
张公吃酒李公醉、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关于什么桃的成语
报李投桃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断袖余桃 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同“断袖之癖”。 将李代桃 比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僵李代桃 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亦作“僵桃代李”。公益成语:gyjslw.com
8. 关于李的成语
桃李争辉: 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桑中生李: 桑树上长李树,比喻少见多怪满城桃李: 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张比李: 比喻多方面打比方。张三李四: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在军事战略上,三十六计之一,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很像象棋中的“舍车保帅”战术。公益成语:gyjslw.com
9. 成语什么什么什么李
道旁苦李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凡桃俗李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浮瓜沉李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公门桃李 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投桃报李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方桃譬李可以形容艳丽的桃花吗?
是还是不是你抓紧时间公益成语:gyjslw.com
11. 关于古筝 《筝赋》
咏物赋鼎盛于魏晋,在魏晋赋的数量中占有大半,达四百多篇,其中的一类为器物类,约有百余篇,乐器于其中之一项。
赋为广义之诗之一体,咏物赋之义界可借助咏物诗加以定义:「诗也者,发于志而感于物者也。诗感于物,而其体物者不可以不工,状物者不可以不切,于是有咏物一体,以穷物之情,尽物之态,而诗学之要,莫先于咏物也。」咏物诗之表现方法乃在描写物象,穷尽其情态。在吟咏物之个体为主旨之赋,为作者有感于物,而力求「体物」、「状物」,以穷物之情,尽物之态而作的,即为咏物赋。
汉代的二百余篇汉赋中,咏物赋有六十九篇,包括天象、地理、植物赋、动物赋、器物、建筑、饮食及其它等类,器物中以乐器占最多,可见汉代赋家关心音乐之程度。
在创作动机上,汉代咏物赋可分为三型:
1、睹物兴情,应物斯感,遂援翰以篇,因外物之刺激葫作赋之动机;
2、作者久蓄胸中之情志,得机缘藉外物而抒发之,带有浓厚之说理或抒情的成份;
3、赋家承命而作。
还有像马融之《长笛赋》,雏客之笛引发了马融离京的悲伤,又包括了作者强烈之创作表现欲,则非上述三型咏物、说理、抒情所能涵盖。
咏物赋在表现手法上,包括了以客观的立场对物象加以描述,不加入作者的主观情感;另一种则是以移情作用将主观之情志融入所吟咏的物象之中,藉以表达借物托志的效果。
汉赋吟咏乐器的有十篇,包括贾谊《虞赋》、枚乘《笙赋》、王褒《洞萧赋》、刘向《雅琴赋》、刘玄《簧赋》、傅毅《雅琴赋》、马融《长笛赋》、《琴赋》、侯瑾《筝赋》,以及蔡皇的《琴赋》等。
咏筝之赋始于后汉侯瑾的《筝赋》(《艺文类聚》卷第四十四):
「后汉侯瑾《筝赋》曰:
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卑杀纤妙,微声繁缚。散清商而流转兮,若将绝而复续,纷旷落以繁奏,逸遗世而越俗。若乃察其风采,练其声音,美哉荡乎,乐而不淫。虽怀恩而不怨,似幽风之遗音。于是雅曲既阔,郑卫仍倚,新声顺变,妙弄优游。微风漂裔,冷气轻浮,感悲音而增叹,怆嚬悴而怀愁。若乃上感天地,千动鬼神。享祀视宗,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
在这《筝赋》中,可看出作者对于筝的音乐之美与其乐而不淫的赞美,在文中也透露出不排斥郑卫之音,并加以称颂之意。侯瑾为敦煌人,桓帝时征有道与博士,他都辞而不赴,一生不仕,在家乡从事学术活动。从他对筝之音乐特色与艺术风采之熟悉,可能是一位具高深造诸之筝艺术家。
两汉魏晋时期,赋筝之文章共有八篇,依次为侯瑾、阮璃、傅玄、顾悄之、贾彬、陈氏、顾野王及梁简文帝所作,除了上述的侯瑾的《筝赋》对筝之赞颂,在魏晋的五篇筝赋中,皆为百余字或不满百字之短篇赋文。
其中为建安七子的阮璃(A.D.165一212)为汉魏时著名之文学家,不仅懂得音律,并且弹得一手好琴,能边弹琴,边倚琴而歌,短时间内创作出新的琴曲,弹奏出的歌曲更是美妙。他将音乐与文学结合,将筝艺与文学融合,推进到一个筝、文与人品之化一的领域。阮璃的《筝赋》赞美筝为众乐之冠,其声合乎天地。描写其音之抑扬浮沈,有君子之道及壮士之节,并夸饰其曲调高雅,以伯牙之能琴,延年之善于新声,都不能及。这篇《筝赋》是这样的:
“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禀清和于律吕,笼丝木以成资。身长六尺,应律数也。故能清者感夭,浊者合地,五声并用,动静简易,大兴小附;重发轻随。折而复扶。循覆逆开,浮现抑扬,升降绮靡,殊声妙巧。不识其为,平调足均,不疾不徐。迟速合度,君子之衔也;慷慨磊落,卓砾盘纡,壮士之节也;曲高和寡,妙技鸡工。伯牙能琴,千兹为膜。蛟惮禽然,庶配其踪;延年新声,岂此能同;陈惠李文,蜀能是逢。”(《艺文类聚》卷四干四)这篇赋,从筝的形制到为众器之师、音乐效果、艺术风格、弹奏手法、音乐美学,以至社会影响,都做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此时的筝已成为一种「曲高和寡」的乐器,并以枉、苞、冠、禀、笼来夸陈筝在众乐器中的雄踞地位,可知秦筝在三国时期,为一种相当高尚的乐器,受到朝野学者、文士之普遍重视,在表现能力、弹奏技巧以及制作工艺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阮璃的《筝赋》说筝是群声之主,众乐之师,是对筝的推崇。在筝的演奏法上:「笼丝木以成资」是说古筝的取材和构造;「五声并用」则指古筝以五声音阶定弦;「大兴小附,重发轻随」则是说在以大、食指弹弦的同时也要讲求强弱对比之表现;「折而复扶」是次第使用按滑音与实音之变化奏法;「循覆逆开」是演奏乐曲约开始与反复时运指的顺序。这些演奏方法的叙述提供吾人在当时古筝演奏艺术的正确资料。
傅玄的《筝赋》已残,其序云:
“世以为蒙恬所造,今会观其器,上崇(圆)似(象).夭,下平似(象)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列四象在,鼓之列五音发。体合法度,节究哀乐,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所能关思运巧哉?”(全晋文卷四十五)这段叙述,描述了筝的体制,并怀疑蒙恬是否能造此仁智之乐器。傅玄是西晋时著名的哲学家与文学家,他在众多的乐器中,对筝具有特殊之情:
“所乐亦非琴,唯言琵琶与筝,能娱我心。”(《初学记》,卷十六)他在《筝赋》的序文中形象生动的描述了筝之外形与构造,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似嫌牵强,以当时的阴阳五行背景,乃是极富哲理的。
陈氏(窈)的《筝赋》在叙述筝之体制及其超越众乐器,并叙筝之创制及其音声之合度,并以典故来夸饰其演奏时之动人,连野兽凤鸟都为之起舞来集之情状,最后是描写音声之起伏回旋,以及演奏艳曲之富于变化:
“伊夫筝之为体,惟高亮而殊特。应六律之修(攸)和,与七始乎慈消息。括八音之精要,超众器之表式。后爱创制,千野考成。列柱成律(陈),既和且平。度中楷模,不缩不盈。总八风而熙泰,晃贯彻而洞灵。牙氏攘袂而奋手,钟斯倾耳以静臆。奏清角之要妙,咏绉虞与(以)鹿鸣。兽连轩而率舞,凤琅沧而集庭。泛滥浮沉,逸响发挥。禽然若绝,咬如复回。尔乃秘艳曲,卓砾殊异,周旋去留,千变万态。”
梁简文帝萧纲之《筝赋》是继汉、魏、晋以来唯一的一篇名赋,全赋八百四十字,对筝的艺术风格与美学价值有淋漓尽致之论述。引一段如下:
“听鸣筝之弄响,开兹弦之一弹,足使客游恋国,壮士冲冠。若夫楚王怡荡,杨生娱志,小国寡民,督邮无事,乃有燕余丽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经居东里,……度玲珑之曲阁,出翡翠之香帷,腕凝纱溥,佩重行迟,尔乃促筵命友,街缚置酒,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白日磋蛇,时淹乐久,玩飞花之度窗,看春风之入柳,命丽人于玉席,陈宝器于纨罗,抚鸣筝而动曲,譬轻薄之经过。…若夫钓竿复发,蛟蝶初挥,动玉匣之余怨,鸣阳马之始飞,遂东移于郑女,和西舞于荆妃,使长廊之瓦虚坠,梁上之尘染衣,?游而不没,白鹤至而忘归。于是乎余音未尽,新弄萦缠,参差容与,倾慕流连。”公益成语:gyjslw.com
12. 成语什么什么什么李
道旁苦李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凡桃俗李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浮瓜沉李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公门桃李 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投桃报李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公益成语:gyjslw.com
13. 沙滩美女的唯美句子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倾城倾国 国色天香
貌若天仙 环肥燕瘦 窈窕淑女 秀丽端庄
艳若桃李 花枝招展 温柔可人 活泼可爱
亭亭玉立 如花似玉 软玉温香 兰质蕙心
秀外慧中 楚楚动人 明眸皓齿 天生丽质
国色天香 丹唇外朗 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 靥辅承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瑰姿艳逸
姿色天然。占尽风流。一貌倾城。般般入画
皎若秋月。秀色可餐。夭桃浓李。艳色绝世。
月貌花容。名嫒美姝。风风韵韵。风流蕴藉。
芳菲妩媚。女中丈夫。出水芙蓉。端丽冠绝。
方桃譬李。百般难描。百年难遇。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芙蓉出水。国色天香。花颜月貌。
光艳逼人。瑰姿艳逸。绝色难求。绝色盖世。
绝代佳人。绝色佳人。绝世佳人。耀如春华。
莲花仙子。明艳端庄。明媚妖娆。面赛芙蓉。
貌似天仙。美不胜收。浓桃艳李。倾国倾城。
琼姿花貌。秋水伊人。桃腮杏面。桃花玉面。
莺惭燕妒。月里嫦娥。香娇玉嫩。妍姿俏丽。
艳美绝伦。艳绝一时。艳美绝俗。香艳夺目。公益成语:gyjslw.com
14. 这几个词的意思??
信马由缰 :【成语解释】信、由:听任。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
【英文解释】ride withlax reins
【典故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90回:“我也是信马由缰,来到此处,得遇吾兄,此乃是我的真情。”
【语法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随便走走
【举例造句】他信马由缰地走到中央公园,糊里糊涂地买了一张门券进去。(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十二章)
【同义语 近义词】信马游缰
【成语接龙】谓予不信 抱柱之信 通风讨信 半信不信 鱼书鴈信 半疑半信 鱼书雁信 无征不信 背义负信 破除迷信 贪功起衅 抉瑕摘衅 防微杜衅 三浴三衅 将功抵罪 江淹梦笔 将李代桃 江南海北 江翻海搅 江淹才尽 浆酒藿肉 江云渭树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将无作有 不孚众望: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而“孚”字的原意为“信用”。《诗经·大雅·下武》中有“永言配命,成王之孚”一句,即是此意。后来又引申为“为人所信服”,如《曹刿论战》中就有“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很明显,两个字的意思根本不相同 众口交誉 :大家一致都称赞 李代桃僵:【成语解释】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英文解释】substitute one thing for another
【典故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在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语法用法】兼语式;作宾语;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举例造句】郭沫若《集外·从典型说起》:“甚至把作者的姓名任意改换,李代桃僵,偷梁换柱。”
【同义语 近义词】代人受过
【反义词】嫁祸于人
【相关成语】僵李代桃 将李代桃 桃僵李代
【成语接龙】夭桃穠李 避瓜防李 夭桃襛李 公门桃李 张王赵李 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浮瓜沉李 方桃譬李 浮瓜沈李 以桃代李 再作道理 合情合理 导德齐礼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距人千里 举目千里 一日万里 三茶六礼 毫厘千里 惮赫千里 僵李代桃 江南海北 将夺固与 将功折过 将勤补拙 江淹梦笔 江山如画 姜桂之性 江山如故 浆酒藿肉 江东父老
【成语故事】从前有兄弟五人都是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因为得到皇帝赏识,当上了侍中郎,过上奢华的生活。兄弟中一人犯法,其他的则互相倾轧。有人就用诗评判:“桃生露井上,李树在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曳尾于涂:【成语解释】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典故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语法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举例造句】郁达夫《毁家诗纪·<贺新郎>词》:“欲返江东无面目,曳尾涂中当死。”
【同义语 近义词】苟且偷生
【相关成语】摇尾涂中 曳尾泥涂
【成语接龙】心旌摇曳 熊经鸟曳 连明达夜 积功兴业 西风落叶 风花雪夜 坑家败业 一狐之腋 进德脩业 百年大业 粗枝大叶 雉头狐腋 中原逐鹿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中流底柱 中庸之道 中冓之言 中西合璧 中风狂走 中饱私囊 中立不倚 中流一壶 终焉之志 终天之恨 钟鸣鼎食 钟鸣鼎重 终成泡影 忠言逆耳 钟鸣鼎列 钟漏并歇 终身大事 忠孝两全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庄子很有才学,楚威王想请他来辅佐朝政,派两个使者带上许多珍珠玉帛,在濮水岸边见到隐居在此钓鱼的庄子,庄子对使者打比方说他愿意像保全性命曳尾涂中的乌龟,过着隐居生活。使者只好悻悻而去公益成语:gyjslw.com
15. 第一个字是方的成语
方方正正方圆百里方方面面方兴未艾方刚气血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