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盗铃”「盗铃掩耳」
成语“盗铃掩耳”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dào líng yǎn ěr成语简拼:DLYE
成语注音:ㄉㄠˋ ㄌ一ㄥˊ 一ㄢˇ ㄦ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掩耳盗铃
成语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 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成语用法:盗铃掩耳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
成语造句:清·伤时子《苍鹰击·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
英文翻译: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
成语“盗铃掩耳”的扩展资料
1. 掩耳盗铃的故事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如下: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白话译文:
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扩展资料:
故事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掩耳盗铃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2. 掩耳盗铃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吕氏春秋·自知》详解:《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延伸1: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延伸2:《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徴。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3. 掩耳盗铃中的那个人掩耳的原因是什么
《掩耳盗铃》中,那个盗铃的人可笑之处: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4. 掩耳盗铃 翻译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5. 关于掩耳盗铃的剧本
出场人物:盗窃者、主人、家人甲、家人乙 人物简介:盗窃者:狂妄无知,一心想要金钱。主人:反应迟钝,有一座祖传的金钟。 开幕 画外音:[在一个寒冷漆黑的夜晚,有一名瘦小的盗窃者拎着一把斧头,悄悄地潜入了一户人家的大院......] (兴奋不已)盗窃者:嘻嘻!苦日子终于出头啦!哼哼,我倒要看看,这家子的人有多少好宝贝!(捂嘴奸笑,向院子深处走去。) 画外音:[忽然,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引起了盗窃者的注意,他迅速地朝那边跑去。] 盗窃者:(他看到了一只大大的金钟!双手握拳,狠狠地咬住手,兴奋地一蹦三尺高)哎呀呀!我这不是在做梦吧?!啊!全是金子做的!哦,我的金子!(沉默片刻,盗窃者装出一副冷静思考的样子。) 盗窃者:金钟在手,可是怎样弄回去呢?这么大个家伙,只有敲碎了才能运走,可要砸碎这口金钟,它是会响的呀!(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满地乱爬。忽然,他一拍脑袋,似乎有了好主意。) 盗窃者:有了!把耳朵塞起来,塞紧点,不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么?好!就这么办!(他扯开破棉袄,用一大团的棉花把耳朵塞牢。) 画外音:[塞上耳朵,他再也听不见了。于是,这个无知的盗窃者便抡起锋利的斧子,准备将钟敲碎。] 盗窃者:(砰!砰!砰!他用斧子猛砸金钟,这声音简直震耳欲聋!把树上的乌鸦都惊飞了!把地下冬眠了的蛇给吵醒了。) (主人与家人甲、乙都闻声从卧室赶到院子里。) 主人:(脸上表情显得十分愤怒,火冒三丈)哇呀呀!把这个无耻之徒抓起来!为祖宗报仇! 家人甲、乙:(奋力冲上前,把这盗窃者一把擒住,推搡着下场。) 画外音:[深夜,寒风阵阵,只有主人独自坐在院子里。] 主人:(神色忧郁,泪如泉涌)哇!这愚蠢可恨的小偷!这祖宗之宝就这么碎了!我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啊! 画外音:[这便是掩耳盗铃的故事。无知才无畏,生活中不是有很多人往往自以为是么!] 闭幕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