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字结尾的成语「取义成仁」

2024年01月04日成语大全124

成语“取义成仁”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取義成仁
成语读音:qǔ yì chéng rén
成语简拼:QYCR
成语注音:ㄑㄨˇ 一ˋ ㄔㄥˊ ㄖㄣ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成语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成语用法:取义成仁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成语造句: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一章:“毅然结束自己的性命,未尝不是取义成仁的一种办法。”

成语“取义成仁”的扩展资料

1. 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断句: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翻译:孔子主张性仁,而孟子则主张以生义为先,只有明白自己的生存的意义才能上升为以仁待人。道(真理)在的地方,就算有千军万马,莫大的困难,我也要继续前进。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出自现代陈毅《梅岭三章(其三)》,原文为: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译文:
革命者四海为家,含有血腥味的风雨应当有止境。
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红24师和地方武装遭到敌人残酷围剿,大部损失。何叔衡、毛泽覃等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在突围中牺牲。瞿秋白和刘伯坚被俘后遇害。
突围出来的少数部队会同地方武装和敌人打起了游击,项英、陈毅经过转战,于1935年2月来到了位于赣南的油山地区和梅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被困梅山,自料难免牺牲的情况下写成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
思想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体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面对死亡的坦荡胸怀和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作者简介: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主要著作分别收入《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岭三章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谁有《取义成仁》的文言文翻译
.“取义成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语。“舍生取义”,见《孟子·告子上》:“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杀身成仁”,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击元兵入侵,兵败被俘,拒降不屈,殉难于燕京。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击元兵入侵,兵败被俘,拒降不屈,殉难于燕京。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取义成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语。“杀身成仁”,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为: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舍生取义”,见《孟子·告子上》:“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为:生命,是我所喜欢的,。正义,也是我所喜欢的,这两样(如果)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去生命而去求得正义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出自哪里?
这句话出自宋朝的文天祥——也就是传说中文征明的祖先,在被害之前作绝笔自赞,放在衣带之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说过杀身成仁,孟子说过舍身取义。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是什么意思
孔子教导成仁,孟子教导取义,只要把道义践行到了极点,那么仁德自然也就达到了极至境界.我们读古代圣贤的著作,想学的是什么呢?(设问,想学的无非就是仁义).(我不事二姓、舍生取义)从今往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既不愧对古代圣贤,也不愧对宗庙社稷,也不愧对自己).当时,文天祥被俘,元世祖忽必烈感其忠、重其能,关押数年并多次派人劝降,文天祥坚贞不屈.最后从容伏质,就死如归.受刑前留下这段话,看以看成是他明志之言,表达他身为人臣,既回天乏力,宁肯赴死也不事二姓的决心,堪称是民族气节之最强音.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取义成仁今日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又有什么作用
用典。取义成仁:南宋末年丞相文天祥抗击南下元军,兵败被俘,不屈不挠。死前,写《自赞》诗世藏在衣带中,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陈毅诗中借以表现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和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意思
杀身成仁:《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舍生取义((孟子)):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正义 但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句话是孟子说的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杀身成仁与舍身取义有何不同
“杀身成仁”比较侧重于结果,面对几乎不可能生存的现实,依然抱着必死的决心、成就仁义;而“舍身取义”则比较侧重于过程,在身与义的取舍之中,舍生忘死、成就大义。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20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