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声疾呼相似类似的成语

2024年01月11日成语大全92

成语“大声疾呼”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大聲疾嘑
成语读音:dà shēng jí hū
成语简拼:DSJH
成语注音:ㄉㄚˋ ㄕㄥ ㄐ一ˊ ㄏㄨ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大喊大叫、摇唇鼓舌
反义词:默不做声
错字纠正:疾,不能写作“急”。
成语出处: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疾:急。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成语用法:大声疾呼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引起人们注意。
成语造句: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英文翻译:raise a cry of warning
俄文翻译:крнчáть во всеулышание
日文翻译:大声 (おおごえ)で呼びかける,精いっぱいにアピールする
其他翻译:<德>mit laut mahnender Stimme appellieren <法>pousser de grands cris
成语谜语:高喊生病了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25岁中进士,到了28岁还没有官职。他便写信给宰相赵憬,希望能得到任用。等了19天还没有音信,就又写《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他在信中大声疾呼朝廷应像救水火之灾那样来援救和任用那些有才学而面临困境的人

成语“大声疾呼”的扩展资料

1. 大声疾呼成语故事
大声疾呼dà shēng jí hū[释义] 疾:急。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语出] 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辨形] 疾;不能写作“急”。[近义] 大喊大叫 摇唇鼓舌[反义] 默不作声[用法] 常用在向广大人民介绍新理论、新观点的场合。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25岁中进士,到了28岁还没有官职。他便写信给宰相赵憬,希望能得到任用。等了19天还没有音信,就又写《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他在信中大声疾呼朝廷应像救水火之灾那样来援救和任用那些有才学而面临困境的人。内容来自gyjslw.com
2. 大声疾呼
大声疾呼 ( dà shēng jí hū )〖释义〗疾:快。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出处〗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蹈水火者之求免於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於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引起人们注意 〖示例〗我们可以~,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故事〗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25岁中进士,到了28岁还没有官职。他便写信给宰相赵憬,希望能得到任用。等了19天还没有音信,就又写《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他在信中大声疾呼朝廷应像救水火之灾那样来援救和任用那些有才学而面临困境的人内容来自gyjslw.com
3. 大声疾呼的成语
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惊天动地、如雷贯耳、振聋发聩、锣鼓喧天、声如洪钟、人声鼎沸、穿云裂石、雷霆万钧、内容来自gyjslw.com
4. 综合谜语:大声疾呼
大声疾呼(打一鲁迅作品)谜底:《呐喊》大声疾呼(猜一常言俗语)谜底:白费劲内容来自gyjslw.com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孔自珍大声疾呼什么?
这个最早是顾炎武写的,变成八字成语是梁启超。主要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希望百姓不要置身事外。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20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