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观”的成语「拭目以观」

2024年01月19日成语大全139

成语“拭目以观”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shì mù yǐ guān
成语简拼:SMYG
成语注音:ㄕˋ ㄇㄨˋ 一ˇ ㄍㄨㄢ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拭目而观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5卷:“公既在位,中外咸喜,信在言前,拭目以观。”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拭目:擦眼睛。擦亮眼睛看。指仔细观看
成语用法:拭目以观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拭目以观”的扩展资料

1. 拭目以待,是什么意思?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举例:美国和英国已表示将拭目以待,以决定是否向新政府提供任何直接的经济资助。我相信北京会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的 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吧!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拭目以待什么意思
拭目以待 shì mù yǐ dài:擦亮眼睛等待著。比喻期待事情的发展及结果。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出处: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拭目以待是什么意思?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吾辈已归,尔等且拭目以待,什么意思
胡适留学归国之初,宣言“吾辈已返,尔等且拭目以待”,此言出自荷马史诗,胡适引自19世纪英国宗改革运动领袖所言,足可见其舍我其谁的豪迈。当时他对新文化运动并不乐观,“预计需要十年的论辩、二十年的努力才能竟功”。但没有想到,数年间,旧势力摧枯拉朽,新文化大获全胜。钱玄同与刘半农在《新青年》上演的双簧戏,几乎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武昌起义”。《新青年》出初期,曾因销路不畅于1917年8月被迫停刊。1918年1月复刊后,情况仍无好转。这年3月,4卷3号《新青年》上刊载了《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文中钱玄同以“王敬轩”为名投书,刘半农则逐条反驳。此文意在引诱保守派林琴南等人出击。林琴南忍无可忍,写了讽刺新文化运动的《荆生》与《妖梦》。传统教育往往强调这出双簧戏的正面意义,但江勇振认为,这个捏造投书、然后用答书予以痛击的做法,有其道德上的问题。他还通过书信等史料,推测出胡适事前知道,甚至参与策划此事。江勇振说,我们没有必要把胡适刻画成毫无道德瑕疵的人。胡适好名,在江勇振看来是不争的事实。1922年底,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评选“中国今日十二大人物”,胡适在自己的《努力》周报上,发表《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大人物》,批评组织者不懂中国国情,结果巧妙地使自己当选“十二大人物”最末一位。江勇振认为,胡适好名,目的还是在于争夺文化霸。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拭目以待,什么意思?
拭目以待 [ shì mù yǐ dài ] :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解释】:拭:擦;待:等待。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出自】: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译文】:观察者害怕看而擦亮眼睛,听的人翘首而辣耳朵啊
【近义词】:拭目以俟、静观其变、翘首以待
【反义词】:一笑置之、置若罔闻
扩展资料
一、拭目以待近义词:
翘首以待 [ qiáo shǒu yǐ dài ] 
【解释】:形容殷切盼望。
【出自】:王朔《无人喝彩》:“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车已停稳,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他挤在人堆里翘首以待。”
二、拭目以待反义词:
置若罔闻 [ zhì ruò wǎng wén ] 
【解释】:置:放,摆;若:好像。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独有宝玉置若罔闻。”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拭目以待什么意思啊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成语出处: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20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