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而()()”「穷而后工」
成语“穷而后工”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qióng ér hòu gōng成语简拼:QEHG
成语注音:ㄑㄩㄥˊ ㄦˊ ㄏㄡˋ ㄍㄨㄥ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成语用法:穷而后工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孙犁《风烛庵文学杂记续抄》:“外国的诺贝尔奖是一种规律,中国的穷而后工也是一种规律。”
英文翻译:Adversity reverals genius. <Being disgraced one's writing would be skillful.>
成语“穷而后工”的扩展资料
1. “词穷而后工”是什么意思词穷而后工。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差不多,就是说诗人要经历苦难之后才会创造出好的诗歌。比如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比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都有过怀才不遇的经历,而且那些千古传唱的诗歌都是在这个时期写下的。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是在靖康之变以后,在痛失爱人之后写下的绝唱,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在国破家亡之后也下的名篇,所以我想,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它让人变得勇敢,变得坚强。不经历人世间的苦难哀愁,生活幸福安逸,能写出什么来呢?即使写出的也只不过是无病呻吟罢了。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是什么意思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并且说“愈穷则愈工”,“穷者而后工”,“诗穷而后工”,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至于为什么如此,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类似思想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诗穷而后工》译文
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2.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说“穷”的含义此“穷”字非贫穷的穷,意思是困顿、没有出路的处境,与“穷途末路”的“穷”字意思相近。“诗穷而后工”意思是说,处于困顿境况(如仕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等)的诗人,常常能写出好的(“工”)诗歌作品。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一脉相承的。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中国古代诗人词人“穷而后工”的例子及“穷”之后的作品?
“穷而后工”的例子有:
1、杜甫被贬后创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名篇。
2、韩愈被贬后创作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张九龄的《感遇》也是在其被贬后所写。
4、李白在贬后写出了《南陵别儿童入京》。
5、贾岛在贬后写下了《题李凝幽居》。
作品如下: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穷而后工的工是什么意思?
美好、精致的意思。整句意思是: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工拼音:gōng
释义:
1、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2、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
3、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
4、工作量: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溜工[liū gōng]
工作开小差,偷偷溜开。
2、渔工[yú gōng]
从事渔业生产的工人。
3、羊工[yáng gōng]
放羊的雇工。
4、采工[cǎi gōng]
矿工。
5、妙工[miào gōng]
技艺精良的工匠。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诗穷而后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诗穷而后工”自宋代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原文如下: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译文:
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穷者而后工”是什么意思啊
是:诗穷而后工 吧?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于是人们总以为只有穷困潦倒的人才能写出好诗来;换句话说,不是穷人就不是好诗人。连岳麓书社出的《古文观止》也把这句话解释为:“诗人愈是穷困,写出来的诗愈是技巧高明。既然这样,那么就不是诗能够使人穷困,原来是诗人穷困了,然后才能写出技巧高明的诗。” 如果说,诗人一定要穷困之后才有好诗;那么我想:许多有志于诗歌的人,都不愿入诗歌之门,绝大多数的朋友还是会注重两个文明同步发展。其实“诗穷而后工”,这个观点本身没错,只不过要把“穷”字解释为“穷困”就不大好了。 《辞源》中,对于“穷”字的解释有六种:一曰终极,二曰止、尽,三曰困厄,四曰贫苦,五曰寻根究源,六曰古国名。;3f 欧阳修理工这篇序中,总共用了7个“穷”字。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可以解释为“穷困”。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当了官还会贫困么——即使不是十公充盈,但毕竟不至于贫困。梅圣俞的“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是因其丰才吝遇,当不上更大官。而“内有忧思感愤”,使其心志受累到极点,而“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则“其兴于怨刺”,“而这穷者之诗”,“写人情之难言”——这就是好诗了。 “盖愈穷则愈工”,是依据梅圣俞为例而提出来的,既然梅圣俞并不穷困,那么这个“穷”字就不能再当成“穷困”。我想:把这个“穷”字理解成为“止、尽”,再加上一层“寻根究源”,较为接近于欧阳修的本意。则容易理解得通。如《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因穷研物理,追求理智,而有学术境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了,但无论怎么说,这个“穷”字一定不能解释“贫困”。 上面已谈了3个“穷”字,而欧阳修文中还有另外4个。“诗人少达而多穷”和“多出古穷人之辞也”,这2个“穷”字与“穷其心志”的“穷”同一种理解,文学作品强调人性价值,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古今同是一理。“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这2个“穷”是寻根究源之解。这样理解,全篇贯通起来,就能够意思完整。 学诗的人多半是感情丰富,很多人在说及“诗穷而后工”,便顾影自怜,因为自己目前生活水平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诗穷而后工”的意思
诗穷而后工,是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出自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诗穷而后工”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其说虽渊源有自,然明确提出此说的,则是北宋的欧阳修,而这又与北宋党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北宋党争背景下的产物。在欧阳修之后,此说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看法,遂又有其逆命题“诗能穷人”以及后者的反命题“诗能达人”等观点的出现。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