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诸()”的成语「反求诸己」
成语“反求诸己”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反裘諸己成语读音:fǎn qiú zhū jǐ
成语简拼:FQZJ
成语注音:ㄈㄢˇ ㄑ一ㄡˊ ㄓㄨ ㄐ一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反躬自问、严于律己、闭门思过、反躬自省
反义词:苛求于人
读音纠正:诸,不能读作“zhě”。
错字纠正:己,不能写作“已”。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成语用法:反求诸己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二程全书 伊川易品三》)
英文翻译: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
成语“反求诸己”的扩展资料
1. 如图所示: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反求诸己,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和《孟子·离娄章句上》,指反过来追究自己,从自己的方面找原因,多用于褒义,反义词为怨天尤人、苛求于人。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行而不得 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求解释。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怨天尤人。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哪里?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怨天尤人.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反求诸己,反身而诚 反求诸己,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
反求诸己 [ fǎn qiú zhū jǐ ] 1. 【解释】: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3. 【示例】:君子之遇艰阻,必~,而益自修。 ◎《二程全书·伊川易品三》4. 【语法】: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反求诸己怎么读
这个词的意思是先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瑕疵,然后再追究自己,找自己的毛病。 古时君子讲的是“反求诸己”的,即遇事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所在。《论语》里有一句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君子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小人挑别人的毛病。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解释
我们在《公孙丑上》里已听孟子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都是一样的。从个人品质说,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从治理国家政治说,是正己以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儒家政治,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所以,多与个人品质紧紧连在一起。而自我批评则是其手段之一,其相关论述,在《论语》和《孟子》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当然,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的确是太少了,所以仍然有强调的必要。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