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备()()难”「备尝艰难」

2024年05月02日成语大全135

成语“备尝艰难”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備嘗艱難
成语读音:bèi cháng jiān nán
成语简拼:BCJN
成语注音:ㄅㄟˋ ㄔㄤˊ ㄐ一ㄢ ㄋㄢ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备尝艰苦
成语出处:《晋书·潘尼传》:“尼职居显要,从容而已,虽忧虞不及,而备尝艰难。”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备:全、遍;尝:经历。指受尽了艰难困苦
成语用法:备尝艰难作谓语、定语;指受尽了艰难困苦。
英文翻译:drain the cup of bitterness to the dregs

成语“备尝艰难”的扩展资料

1. 备尝艰苦的成语典故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八字成语,什么备尝艰辛
现今还有谁会照顾谁一辈子,那是多沉重的一个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公益成语:gyjslw.com
3. 艰难苦恨繁霜鬓,其中的“恨”什么意思
“苦”是程度副词,表示程度加深的意思,可以译为“甚”,而“恨”则是个动词,可以为怨恨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坚持的模样,艰难的困苦。找歌名
【备尝艰苦】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备尝艰难】备:全、遍;尝:经历。指受尽了艰难困苦。 【备尝辛苦】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饱经沧桑】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饱经风霜】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饱经风雨】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饱经世变】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饱经霜雪】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饱经忧患】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曾经沧海】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重温旧梦】温:复习,指回忆,体味。比喻再经历一次过去的光景。 【冲州过府】指跑码头,闯江湖。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世面。 【多历年所】历:经历;年所:年数。经历的年数很多。 【风雨共舟】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航海梯山】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虎口残生】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患难之交】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好事多妨】妨:阻碍。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 【经多见广】经历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劫后余生】劫:灾难;馀生:侥幸保全的生命。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 【久历风尘】经历过很多艰苦的日子。 【经年累月】经:经历。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 【九死不悔】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九死未悔】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九死一生】九:表示极多。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命舛数奇】舛:不顺,不幸;奇: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指命运不好,事多不顺利。用以形容人的经历坎坷,潦倒失意。 【目所履历】履历:经历。眼睛所看到的。 【命运多舛】舛:违背。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不好。 【地老天荒】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历久弥坚】弥:越,更加。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 【历日旷久】经历的时间非常久。 【履险蹈危】指经历危险。 【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穷年没世】没世:一辈子。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穷年累岁】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穷年屡月】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千秋万载】千秋:千年。形容经历的时间极为久远。 【前所未知】新经历或重新经历,以前不知或未经验过。 【戎马生涯】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任重道悠】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 【数奇不偶】奇: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不偶:不遇。指命运不好,事多不顺利。用以形容人的经历坎坷,潦倒失意。 【数奇不遇】奇: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指命运不好,事多不顺利。用以形容人的经历坎坷,潦倒失意。 【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石泐海枯】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身历其境】历:经历;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世路荣枯】世路:生活道路。世间人事经历的兴盛和衰败。 【涉世未深】指接触社会少,经历世事不多,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 【涉危履险】跋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越重重困难。 【天荒地老】天荒秽,地衰老。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天老地荒】指经历的时间极久。同“天荒地老”。 【梯山航海】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停辛贮苦】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同“停辛伫苦”。 【停辛伫苦】停:止息,停留;伫:贮积。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 【万代千秋】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唯食忘忧】食:吃饭;忧:忧愁。人生要经历许多愁苦,只有在吃饭时可以暂时忘却。 【万载千秋】指经历年代极久远。同“万代千秋”。 【先苦后甜】指先经历苦难然后过上幸福的日子。 【咸酸苦辣】本指四种味道。也比喻生活经历中的各种世态人情滋味。 【现身说法】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逾年历岁】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一生九死】指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一身五世】一人亲身经历了五个朝代。比喻人寿命长。 【逾沙轶漠】穿越沙漠。谓经历险远的路途。 【一心百君】忠臣虽经历几个君主还是始终如一。 【撞府冲州】犹言走江湖,跑码头。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世面。 【转战千里】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公益成语:gyjslw.com
5. 艰苦备尝的出处
《纪闻·吴保安》:“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公益成语:gyjslw.com
6. 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的词语
备尝艰苦、饱经风霜、饱经忧患、饱经风雨、饱经沧桑。
一、备尝艰苦
白话释义: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顺宗实录》卷一: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朝代:唐
作者:韩愈
翻译:率领军队进行指导操练,受尽了艰难困苦。
二、饱经风霜
白话释义: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风霜: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挫折。
出处:《三五年是多久》:“他那恬淡的面孔上;满刻着饱经风霜的皱纹。”
朝代:近代
作者:曹靖华
三、饱经忧患
白话释义: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出处:《司徒·司马·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朝代:近代
作者:郭沫若
四、饱经风雨
白话释义: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出处:《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朝代:近代
作者:孙犁
五、饱经沧桑
白话释义: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
出处:《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朝代:近代
作者:王蒙公益成语:gyjslw.com
7.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求翻译
艰难险阻都尝过了;民情真假都了解了。公益成语:gyjslw.com
8. 指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的成语
【备尝艰苦】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备尝艰难】备:全、遍;尝:经历。指受尽了艰难困苦。【备尝辛苦】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饱经沧桑】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饱经风霜】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饱经风雨】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饱经世变】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饱经霜雪】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公益成语:gyjslw.com
9. 为什么充军流放,备尝艰辛?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不是一种人生折磨,而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征兆。
一朝平步青云,一朝落入陷阱。官场上就是这样,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
今天的名利地位都只能代表今天。
刘墉是个聪明人,自然是明白这其中道理的,所以在人生经历最低潮的时候,他依然表现得很坚强。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四月五日,由于段成功亏空一案,刘墉、和其衷等人被押解到京,军机大臣等遂奉旨会同刑部复审拟罪。段成功、和其衷、文绶、刘墉四人被拟处斩。后经乾隆复批,段成功立即处斩;和其衷著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文绶、刘墉并著从宽免死,发往军台效力赎罪;蓝钦奎、富勒浑引见后降级使用。其中富勒浑后被解山西雁平道,文绶次年获道员衔,派往哈密办事。
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就是将罪犯派到条件艰苦的守边军营去工作,刘统勋在乾隆二十年获罪及乾隆三十三年纪昀失泄卢见曾侵蚀盐税案,都曾受此处罚,实际上就是充军做苦力。这种刑罚对于做文职的官员来说是很严厉的惩罚了。
在军营中,你若是待罪之人,那么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指使你做这做那,也可以找个借口把你杀掉。此时的你在别人眼中几乎就不是一个人了,是奴隶。虽然刘墉是个特殊的人物,凭借以往自己在官场中的知名度会得到些许照顾,但毕竟是在荒凉地方苦哈哈地过日子,生活还是要用“熬”来形容的。
刘墉在被发配远行前写就的一首《古别离》就道出了自己离别妻妾远走他方的凄凉与悲婉。
刘墉在充军期间,也曾写下不少诗作,大多反映出军旅生活的艰辛以及思乡之情。如《从军行三首》写道:
六郡良家最有名,由来结发惯长征;
路人欲问从军乐,射虎新随右北平。
辛苦长防万里秋,归期休问大刀头;
不惊夜火烽传警,却怕新声笛起愁。
羽檄关城未解围,摧锋于骑发全微;分弓玉帐侵晨出,唱凯辕门不夜归。
《今岁往辽西》写道:
封侯何日事,转戍到如今;
闻说辽西远,频来梦里寻。
朔风吹夜帐,霜月照秋砧;
两地空相忆,无由写寸心。
《那能惜马蹄》写到:
可惜青骢马,金鞍玉凿蹄;
惯行沙惨惨,不踏草萎萋。
试问冲寒雪,何如上大堤;
高楼空停望,犹自未安西。
《一去无还意》中写到:
几见征行者,丁年入玉关。
恩深何以报,敌在未言还。
沙碛千重度,莺花尽日间。
计君秃节后,归不及红颜。
以上几首诗歌无疑体现了刘墉当年所受的苦难。
客观地说,刘墉在山西的四年时间里,特别是在太原知府的三年任期里,确实做了一些实事,因而受到人们的肯定,但亏空乃是最大的败政,与侵贪之罪同等对待。因此,刘墉受到流放的惩罚。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在《登高》中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苦恨”?
“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公益成语:gyjslw.com
11. 请问“倍尝艰辛”还是“备尝艰辛”?是什么意思?
是备尝艰辛。意思为受尽了艰难困苦。
拼音:bèi cháng jiān xīn
词性:中性词
出处:唐代牛肃《纪闻·吴保安》:“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
译文:我自从身陷蛮夷之地,便受尽了艰难困苦,肌肤尽毁,流的血泪都蓄满了池子。
造句:小明能走到今天的地位,可谓是备尝艰辛。
扩展资料:
备尝艰辛近义词:
1、饱经风霜
读音: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意思:是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
出处:现代曹靖华《三五年是多久》:“他那恬淡的面孔上;满刻着饱经风霜的皱纹。”
2、饱经忧患
读音:bǎo jīng yōu huàn
意思:指经历足够多的困苦患难。
出处:近代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第一场:“盛太夫人,夏完淳之嫡母,年五十余,因饱经忧患,甚显衰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备尝艰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饱经风霜公益成语:gyjslw.com
12. 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的成语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饱经忧患、饱经风雨、艰苦卓绝
一、饱经沧桑
白话释义: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
朝代:近代
作者:王蒙
出处:《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二、饱经风霜
白话释义: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风霜: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挫折。
朝代:近代
作者:曹靖华
出处:《三五年是多久》:“他那恬淡的面孔上;满刻着饱经风霜的皱纹。”
三、饱经忧患
白话释义: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朝代:近代
作者:郭沫若
出处:《司徒·司马·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四、饱经风雨
白话释义: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朝代:近代
作者:孙犁
出处:《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五、艰苦卓绝
白话释义:形容十分艰难困苦,超乎寻常。
朝代:元
作者:丞相脱脱和阿鲁图
出处:《宋史·邵雍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
翻译:开始学的时候,便已经十分艰难困苦,超乎寻常。公益成语:gyjslw.com
13. 艰难苦恨繁霜鬓包含哪些寓意
艰难苦恨繁霜鬓包含的寓意: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出自:唐·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23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