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勤约”「勤俭节约」
成语“勤俭节约”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qín jiǎn jié yuē
成语简拼:QJJY
成语注音:ㄑ一ㄣˊ ㄐ一ㄢˇ ㄐ一ㄝˊ ㄩㄝ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反义词:铺张浪费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成语用法:勤俭节约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生活。
成语造句: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正在有情无思间》:“那年月提倡的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成语“勤俭节约”的扩展资料
1. 关于勤俭节约的,成语省吃俭用 少吃俭用 乞穷俭相 贫不学俭 礼奢宁俭 克勤克俭 克俭克勤 戒奢宁俭 谨行俭用 俭以养廉 俭可养廉 俭故能广 俭腹高谈 俭存奢失 俭不中礼 躬行节俭 攻苦食俭 黜奢崇俭 躬行节俭 俭存奢失 省吃俭用 缩衣节食 缩衣节口 节衣缩食 强本节用 节用爱民 节用爱人 克勤克俭 克俭克勤 奢以俭 艰苦朴素 勤俭持家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布衣蔬食 粗衣粝食 粗衣淡饭 粗茶淡饭 恶衣恶食 饭糗茹草 荆钗布裙 克勤克俭 牵萝补屋 轻车简从 食不重味 因陋就简 饮冰茹檗 节衣缩食 精打细算 开源节流 宽打窄用 厉行节约 勤俭持家 省吃俭用 细水长流 修旧利废【熬肠刮肚】:指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羔羊素丝】: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葛屦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监门之养】:监门:看门人;养:衣食供应。比喻困窘、节俭的生活。【俭存奢失】:俭:节俭。存:留存。奢:奢侈。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2. 关于勤俭节约的诗歌
节电电的作用真奇妙,日常生活离不了,随手关灯断电源,合理使用想妙招。节粮一米一豆不足道,颗颗粒粒都是宝,吃多少来取多少,不剩饭菜光盘好。节水一滴水珠很渺小,万物生长不可少,随手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废变宝。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古今中外有关勤俭节约的实例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
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
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
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
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
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
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
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
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
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
一天比一天好。
季文子的故事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
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
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
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
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
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
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
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
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
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
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卖狗嫁女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4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
一、唐代李绅《悯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二、唐代李商隐《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三、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翻译: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侈到节俭困难。
四、三国时期诸葛亮《诫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五、唐代白居易《太平乐二首》
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翻译:丰收之年仍然不忘节约(储备)粮食,太平时期要重视防范避免战争。摘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