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繁礼多仪相似类似的成语

2025年05月01日成语大全19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繁礼多仪”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含继和礼的成语、带繁的成语有哪些、“仪”字的繁体字怎么写?、带有仪字的成语、繁体字仪怎么写、5该,帮硪查几个成语:首屈一指,繁礼多仪,翻然悔悟,罚不当罪,顾虑重重,虎口余生。谢谢!带“礼”的成语,谚语六个繁体礼字,其中有个像炸开了,打一成语5该,帮硪查几个成语:首屈一指,繁礼多仪,翻然悔悟,罚不当罪,顾虑重重,虎口余生。谢谢!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绍以逆动,公以顺帅,此义胜也。 汉朝自桓,灵二帝以来,政失于宽《仪礼》?《礼记》?带有仪字的成语请问:礼仪之帮的‘礼’和‘仪’的解释等

目录索引:
1:成语“繁礼多仪”的词条资料
2: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
3:含继和礼的成语
4:带繁的成语有哪些
5:“仪”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6:带有仪字的成语
7:繁体字仪怎么写
8:5该,帮硪查几个成语:首屈一指,繁礼多仪,翻然悔悟,罚不当罪,顾虑重重,虎口余生。谢谢!

9:带“礼”的成语,谚语

10:六个繁体礼字,其中有个像炸开了,打一成语

11:5该,帮硪查几个成语:首屈一指,繁礼多仪,翻然悔悟,罚不当罪,顾虑重重,虎口余生。谢谢!

12: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绍以逆动,公以顺帅,此义胜也。 汉朝自桓,灵二帝以来,政失于宽

13:《仪礼》?《礼记》?

14:带有仪字的成语

15:请问:礼仪之帮的‘礼’和‘仪’的解释

成语“繁礼多仪”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繁禮多儀
成语读音:fán lǐ duō yí
成语简拼:FLDY
成语注音:ㄈㄢˊ ㄌ一ˇ ㄉㄨㄛ 一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繁:多而杂。礼节繁复仪式过多
成语用法:繁礼多仪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成语“繁礼多仪”的扩展资料

1. 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
汉高祖运用计谋取胜,项羽的部队虽然很强大,最后还是被刘邦用计谋打败。现在袁绍拥有十个战败的原因,而你有十个可以打败他的理由,袁绍的部队虽然很强大,根本不用害怕;袁绍礼数,法制太多,你自然得体,这是道胜;袁绍违背汉室出兵,你以汉室之名出兵,这是义胜;自桓、灵二帝以来,统治阶级的制度太过宽松,袁绍以宽松的制度来管理下级,而你奖罚分明,这是在管理方面胜;;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疑,所任用的官爵只有亲戚朋友,而你用人时表面上看似简单内心却明白清楚,从来都是用人不疑只要有才能就使用他,这是度量上胜;袁绍喜欢多思考却很少下定论优柔寡断,而你用谋略的时候很果断,这是谋略上胜;袁绍特别喜欢别人奉承他任用一些赞美他的人,而你诚心对待别人,不为虚荣,得人心,这是道德上胜;袁绍救济自己亲近的人,对不亲近的人就不重视,而你考虑的更长远做得更加周详,这是仁胜;袁绍的大臣争夺势互相谗言迷惑他人际关系十分混乱,而你用道德教导下士这种勾心斗角互相夺势的事从不发生,这是你明智胜过他;袁绍不能够分辨黑白分不清对的和错的,而你认为是正确的就用礼招待,错误就用法律处罚,这是文胜;袁绍喜欢虚张声势,不知道使用兵法的要领,你以少胜多的战事很多,用兵如神,这是武略胜过他。你拥有这十个胜过他的理由,把这些用来打败战胜袁绍就不难了。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2. 含继和礼的成语
左顾右盼、
左思右想、
左邻右舍、
左拥右抱、
左膀右臂、
左挈右提、
左提右挈、
左支右绌、
左来右去、
左支右捂、
左萦右拂、
左文右武、
左旋右抽、
左铅右椠、
左图右史、
左顾右视、
左枝右梧、
左归右归、
左史右经、
左宜右有、
左搘右捂、
左书右息、
左冲右突、
左辅右弼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带繁的成语有哪些
带繁的成语有哪些

繁荣昌盛、
枝繁叶茂、
繁花似锦、
繁弦急管、
卷帙浩繁、
繁文缛节、
繁荣富强、
繁言蔓词、
避繁就简、
实繁有徒、
繁鸟萃棘、
一尺繁华、
多言繁称、
繁荣兴旺、
职务繁杂、
急竹繁丝、
微为繁富、
以简驭繁、
灿若繁星、
名目繁多、
支离繁碎、
品目繁多、
生齿日繁、
繁刑重敛、
删繁就简、
繁音促节、
剸繁决剧、
举要治繁、
繁枝细节、
繁华损枝、
近亲繁殖、
繁剧纷扰、
花繁叶茂、
甄繁就简、
管弦繁奏。来自www.gyjslw.com
4. “仪”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缛礼烦仪     仪态万千    
凤仪兽舞    凤皇来仪    
地主之仪    仪表堂堂    
仪静体闲    有凤来仪    
仪态万方    汉官威仪    
鸿渐之仪    凤凰来仪    
不腆之仪    礼仪之邦
仪态万千造句:
(1) 站在远处眺望,那朦胧的春雾、柔柔的春风,仪态万千的柳树,这不正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景图吗?
(2) 中秋夜,圆月身披一盛装,仪态万千得向世人展示着她的绝代风华。
(3) 花,仪态万千;美,也是丰富多彩。艳丽、豪华是美,朴素、淡雅也是美。人们总是各有所爱吧……
(4) 在苏格兰传说里,精灵国度的女王如同一位仪态万千的贵妇,把诗人托马斯扶上她比风还快疾的乳白色战马,驰过艾尔顿树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带有仪字的成语
带有仪字的成语

仪表堂堂、
礼仪之邦、
母仪之德、
汉官威仪、
仪静体闲、
堂堂仪表、
赤虎仪同、
威仪孔时、
仪表不凡、
九十其仪、
心仪已久、
威仪不类、
缛礼烦仪、
凤仪兽舞、
仪态万方、
令仪令色、
威仪不肃、
凤凰来仪、
不腆之仪、
有凤来仪、
钟仪楚奏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繁体字仪怎么写
“仪”的繁体字如图。
拼音: yí 简体部首: 亻 ,部外笔画: 3 ,总笔画: 5
释义
◎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
◎ 礼物:贺~。谢~。
◎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
◎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
◎ 姓。
组词
◎ 仪器 yíqì
[instrument;apparatus] 为某一特定用途所准备的一套装置或机器
◎ 仪容 yíróng
[appearance;bearing;looks] 人的外貌,尤指动人的或健康的外貌
◎ 仪式 yíshì
[ceremony;function;rite] 典礼的秩序形式
◎ 仪态 yítài
[bearing;deportment;] 姿态;容貌;风度
◎ 仪刑 yíxíng
[follow]∶效法;
造句
1. 这个东西还需用电子仪器进一步检测。
2. 这仪器非常贵重,大家在使用时要多加小心。
3. 最近我校从国外进口一批价值100万元的教学仪器。
4. 学校委派李老师去北京购买教学仪器。
5. 爸爸所在的工厂门生产实验器材等精密仪器。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5该,帮硪查几个成语:首屈一指,繁礼多仪,翻然悔悟,罚不当罪,顾虑重重,虎口余生。谢谢!
总理
shǒu曲毅zhǐ
解释:第一:第一。上拉的手指计算,第一弯曲的拇指,这意味着第一个。指的是摆在首位。当时的想法是最好的。
来源:光敏清晏“燕藏的最好单”卷二:“诗比诺是首屈一指的。”
例:这所学校是真的,我毕业于美国放纵此后,在此状态下继续进行研究也无处可去。 ★闻一多“的信 - 给家长
风扇LǐDUO彝族
传统仪式多仪器的解释:重礼仪,礼仪太。过度描述仪式。 p>来源:明演义三国演义“18:”这邵十败,公共十胜,绍兵盛,缺乏惧也。邵范蠡多台仪器,公共机构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这场比赛的胜利。“
例:今天的剪彩仪式多仪器真的很复杂,其实,很简单。
转然悔悟
风扇冉huǐWü
解释说:遗憾:遗憾;吴:意识。赶紧醒来。快速描述的变化。指彻底醒悟的思想变化。
来源:唐·韩愈“与陈从事书”:这释然吴,转然的遗憾,他说:“苗也很生气,不跟车太安静,所以显示出其意也。 ★鲁迅“的历史故事”
例:虽然成立不当行为,而是要改变,以提高其维修,斯里兰卡和其固体称道的意义,郑电源未泯。中国小说·声音,元,明()
处罚不符合犯罪
私服党陆家嘴
解释:当相当抗拒。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来源:“荀子·正论”:“位福德说,该官员说,奖励反应不当,不祥的最好的事情处罚不符合犯罪。”
例如:惩罚严,谁从轻处罚,农民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账目,非常小。 ★毛泽东“调查报告在湖南农民运动
犹豫
顾lǜ冲冲
解释: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关注。说明许多问题,它是很难放手行动。
例:你不愿这样做,怎么能大的事吗?
虎口余生
hǔkǒu驭胜
解释说:虎口幸存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侥幸活下来。
来源:“盗跖庄子”:“孔子曰:’当然,所谓无病自灸的土堆也火拼材料虎头针织虎须,几爪亡不可避免圣洁。“
例如:我所有的事情的状态长期幻灭。★清·李汝珍“镜报”回37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带“礼”的成语,谚语
  1 礼崩乐坏
  2 礼不亲授
  3 礼不嫌菲
  4 礼度委蛇
  5 礼多人不怪
  6 礼烦则不庄
  7 礼烦则乱
  8 礼废乐崩
  9 礼坏乐崩
  10 礼禁未然
  11 礼乐刑政
  12 礼门义路
  13 礼轻情意重
  14 礼轻人意重
  15 礼轻义重
  16 礼让为国
  17 礼尚往来
  18 礼奢宁俭
  19 礼奢宁简
  20 礼胜则离
  21 礼失则昏
  22 礼士亲贤
  23 礼顺人情
  24 礼为情貌
  25 礼无不答
  26 礼下于人,将有所求
  27 礼先一饭
  28 礼先壹饭
  29 礼贤接士
  30 礼贤下士
  31 礼贤远佞
  32 礼仪之邦
  33 礼义廉耻
  34 礼义生富足
  35 礼之用,和为贵
  ②1 爱礼存羊
  2 卑礼厚币
  3 等礼相亢
  4 顶礼膜拜
  5 恩礼有加
  6 繁礼多仪
  7 复礼克己
  8 厚礼卑辞
  9 季礼挂剑
  10 暮礼晨参
  11 情礼兼到
  12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13 缛礼烦仪
  14 诗礼传家
  15 诗礼发冢
  16 诗礼人家
  17 诗礼簪缨
  18 诗礼之家
  19 诗礼之训
  20 识礼知书
  21 殊礼异务
  22 先礼后兵
  23 以礼相待
  ③1 长斋礼佛
  2 鹅存礼废
  3 焚香礼拜
  4 家长礼短
  5 敬贤礼士
  6 磕头礼拜
  7 夔龙礼乐
  8 人恶礼不恶
  9 仁义礼智
  10 烧香礼拜
  11 诗书礼乐
  12 衣冠礼乐
  13 折节礼士
  ④1 傲慢少礼
  2 傲慢无礼
  3 卑辞厚礼
  4 彬彬有礼
  5 博文约礼
  6 朝参暮礼
  7 晨参暮礼
  8 导德齐礼
  9 敦诗说礼
  10 多行无礼必自及
  11 额手加礼
  12 烦文缛礼
  13 繁文缛礼
  14 分庭伉礼
  15 分庭抗礼
  16 焚香顶礼
  17 富而好礼
  18 甘言厚礼
  19 各不为礼
  20 恭而有礼
  21 家无常礼
  22 俭不中礼
  23 践律蹈礼
  24 克己复礼
  25 慢腾斯礼
  26 慢条丝礼
  27 慢条斯礼
  28 慢条厮礼
  29 明媒正礼
  30 牵经引礼
  31 轻薄无礼
  32 请客送礼
  33 庆吊之礼
  34 三茶六礼
  35 通书达礼
  36 通文达礼
  37 同牢之礼
  38 虚文浮礼
  39 言之有礼
  40 知书达礼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9. 六个繁体礼字,其中有个像炸开了,打一成语
礼多必诈
拼音:lǐ ō bì zhà
解析:六个繁体礼字,意为“礼多”,中间有一个礼字炸开了,意为“诈”,故为“礼多必诈”。
扩展资料
解释:这是一句俗语,是人们在为人处世的总结。热情过度,多虚假;繁文缛礼,徒为程式;礼品过重,必有所图;卑谦有加,引你入彀。人不可无礼,“礼”者礼貌、礼性、礼节、礼品之谓也。
造句:礼多则必有诈——此乃几十几百上千年人情世态的准确读解,人与人关系大命题颇具功底的破译。
近义词:虚情假意、有所企图
礼字意义:
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个~。
3、礼物:送~。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4、以礼相待:~贤下士。
礼组词:礼让、礼貌、礼节、厚礼、礼品、队礼、礼仪、礼炮、敬礼、礼数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0. 5该,帮硪查几个成语:首屈一指,繁礼多仪,翻然悔悟,罚不当罪,顾虑重重,虎口余生。谢谢!
首屈一指
shǒu qū yī zhǐ
解释: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出处: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尽牍》卷二:“每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示例:此校确系美国之~,我毕业于此后,纵欲继续研究,在此邦亦无处可去也。 ★闻一多《家书——给父母亲》
繁礼多仪
fán lǐ ō yí
解释:礼节繁重,仪式太多。形容过分地讲究排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示例:今天的剪彩真是繁礼多仪,其实简简单单就好了。
翻然悔悟
fān rán huǐ wù
解释:悔:悔恨;悟:觉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出处:唐·韩愈《与陈给事书》:“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示例:虽始行不端,而能~,改弦易辙,以善其修,斯其意固可嘉,而其功诚不可泯。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罚不当罪
fá bù dāng zuì
解释: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出处:《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示例:谁个惩办要严,谁个处罚从轻,农民都有极明白的计算,~的极少。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顾虑重重
gù lǜ chóng chóng
解释: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示例:你这样顾虑重重,如何能够成大事呢?
虎口余生
hǔ kǒu yú shēng
解释: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出处:《庄子·盗跖》:“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示例:况我本是~,诸事久已看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七回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1.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绍以逆动,公以顺帅,此义胜也。 汉朝自桓,灵二帝以来,政失于宽
这是郭嘉写的曹操的十胜与袁绍的十败其实这是典型的拍马文章袁绍真有这么不堪那曹操在袁绍死后一两年就能平定河北了来自www.gyjslw.com
12. 《仪礼》?《礼记》?
 原为六经。《庄子》一书首先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为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
  其中《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记》中,因此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经典,称为《五经》。
  儒家的五种经典,指《易》、《尚书》、《诗》、《礼》、《春秋》。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易》又称《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称“十翼”,是东周时人所写的对于《易》经部分的解释。《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最初只泛称为《书》,其后分为夏、商、周书,以后才称为《尚书》,义谓上古之书。秦汉之际,《尚书》多亡,独秦博士济南伏生壁藏之书。汉初,伏生求得其书,存28篇,教授于齐鲁之间。这部《尚书》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此外,汉代还有《古文尚书》,据说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诗》,又称《诗经》。汉初传授《诗》的有齐、鲁、韩三家,都立于学官。毛公亦传,未得立。后来,三家诗亡缺,毛诗独传,因此《诗》又称《毛诗》。《诗》今存305篇,各篇时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仪礼》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汉世所传有戴德本、戴圣本和刘向《别录》本。《礼记》是西汉时人所编定的儒家关于礼的阐释,分为《小戴礼》和《大戴礼》两种,戴圣所编49篇并由郑玄作注的为《小戴礼》,戴德所编85篇称为《大戴礼》。《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现存《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记242年间史事。虽然文句简短,但对当时政治事件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后人为其作注解,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五经别名: 唐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 《书经》者,孔壁藏书也,又名壁经.易经,羲经相传伏羲始作八卦,故名’羲经’。《礼记》,.整理《礼记》的是西汉学者戴德(大戴)和戴圣(小戴)叔侄二人,因此名’戴经’.孔子删述春秋,绝笔于获麟。因此《春秋》叫’麟经’.
  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保存了丰富的中国上古历史资料,合称“六艺”,秦汉以来《乐》不传,遂为“五经”。“五经”长期作为官方指定的教科书,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无可替代。
  关于“六艺”的内容,《旧唐书·经籍志》概括最为简洁允当:
  一曰《易》,以纪阴阳变化;
  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
  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
  四曰《礼》,以纪文物体制;
  五曰《乐》,以纪声容律度;
  六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
  《史记·滑稽列传》记录了孔子对“六艺”教化及治理作用的阐述: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庄子·天下》揭示了“六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孔子同时也指明,“六艺”“五经”作为教化民众的教材,有其明显优势,但并非没有不足,要扬长避短。这段话见于《礼记·经解》。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
  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辞比事,《春秋》教也 。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六艺五经,是后世文章的源头和典范。《颜氏家训·文章篇》云:
  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则说:
  如要典重,则学《书》;要婉丽,则学《诗》;要古质,则学《易》;要谨严,则学《春秋》;要通达,则学《戴记》……略得其意,微会其通,自然不同于世俗之为文矣。
  2000多年前,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指出:“《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表明了“五经”蕴含的文化资源,具有无限的、挖掘和探索的可能。
  当代新儒家的代表、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社长杜维明先生指出:
  儒家对人的复杂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儒家五经,从抽象和象征的意义上说,分别探讨的是人的情感性问题(《诗》)、社会性问题(《礼》)、政治性问题(《书》)、历史记忆问题(《春秋》)、形而上问题(《易》)。
  金海峰教授接受了杜维明先生的思想,在讲学过程中多次强调:阅读五经,能够从五个角度理解人生,即:《周易》——哲学角度;《尚书》——政治角度;《诗经》——艺术角度;《礼记》——社会角度;《春秋》——历史角度。来自www.gyjslw.com
13. 带有仪字的成语
不腆之仪 腆:丰厚;仪:礼物。不丰厚的礼物。旧时送礼的谦辞。 凤凰来仪 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汉官威仪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鸿渐之仪 对人风采才能的赞词。 仪静体闲 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仪态万方 仪态:姿态,容貌;万方:多方面。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4. 请问:礼仪之帮的‘礼’和‘仪’的解释
  礼仪之帮:应该是“礼仪之邦”。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礼:  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奴隶主贵族及封建地主阶级一切行为的准则。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 。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 , 打破了“ 礼不下庶人 ”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奴隶社会的礼已逐渐废除 。孟子把仁 、义 、礼 、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封建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仪礼》:  中国古代记载典礼仪节的书 。简称《礼》 ,以称《礼经》、《土礼》。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儒生掌握的各种仪节单,经不断排练补充,整齐厘订,成为职业手册。但传到汉代只剩了17篇,包括冠、婚、丧祭、朝聘、乡射 5 项黄礼仪节 ,作为 供 士大夫阶层施行的 士礼 ,称作《礼经》,为五经之一。汉宣帝时 ,以戴德、戴圣 、庆普3家所传习的《礼经》立于学官,当时今文经。不久在鲁境又出现《礼古经》。除有17篇外,多逸礼篇,但未传下。今文经传至西汉末 ,有戴德、戴圣 、刘向3个篇次不同的本子。汉末郑玄用刘向之本作注,并记明今古文之异同。今只有此本传下,该书至晋代始称《仪礼》。唐贾公彦撰《仪礼疏》,南宋时与郑注合刊为《仪礼注疏》。历宋、元、明,续有不少研究著作。清代研究者以胡培翬《仪礼正义》为世所称 。摘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30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