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字的成语「悬首吴阙」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悬首吴阙”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与吴有关的成语、吴的组词和成语、唯、吴、足、知组词、成语什么一什么阙、郭开头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吴、等
目录索引:
1:成语“悬首吴阙”的词条资料
2:与吴有关的成语
3:吴的组词和成语
4:唯、吴、足、知组词
5:成语什么一什么阙
6:郭开头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吴
成语“悬首吴阙”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xuán shǒu wú què
成语简拼:XSWQ
成语注音:ㄒㄨㄢˊ ㄕㄡˇ ㄨˊ ㄑㄩㄝ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抉目东门、抉目胥门、抉目悬门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犹言悬门抉目。
成语用法:悬首吴阙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明·梁辰鱼《浣纱记·允降》:“誓当悬首吴阙,以谢先灵。”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员(字子胥)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一把自尽。伍子胥临死时说:“把我的眼睛挖出放到吴国东城门上,让我看到越国将来消灭吴国。”没过多久,吴国被越国所灭
成语“悬首吴阙”的扩展资料
1. 与吴有关的成语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越瘦吴肥:不在乎越国人瘦和吴国人肥胖。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悬首吴阙:犹言悬门抉目。 吴市之箫:见“吴市吹箫”。 吴带当风: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因以“吴带当风”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楚舞吴歌: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宋画吴冶:用以作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称。 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吴市吹箫: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吴越同舟: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 蜀锦吴绫: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楚尾吴头: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抉目吴门: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 喘月吴牛: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吴的组词和成语
1、吴牛喘月
[wú niú chuǎn yuè]
据说江浙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因此发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后用以比喻因遇到类似的事物而胆怯。也借指天气酷热。
2、吴下阿蒙
[wú xià ā méng]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3、悬首吴阙
[xuán shǒu wú què]
犹言悬门抉目。以之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4、吴剑
[wú jiàn]
宝剑。
5、吴绵
[wú mián]
吴 地所产之丝绵。亦作“吴棉”、“吴緜”。
6、吴丝
[wú sī]
吴 地产的丝。喻指精美的琴弦。
7、吴羹
[wú gēng]
吴 人所作的羹。以味美著称。故常用指美味佳肴。
8、吴关
[wú guān]
吴地的关隘。指春秋吴国之地。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唯、吴、足、知组词
唯的组词:唯成分论、唯独、唯复、唯谨、唯理论、唯力是视、唯利是求、唯利是视、唯利是图、唯邻是卜、唯美主义、唯妙、唯肖、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诺、唯喏、唯其。吴的组词:楚弄吴吹、喘月吴牛、吹箫吴市、楚宫吴苑、楚水吴山、楚柁吴樯、楚尾吴头、楚舞吴歌、枫落吴江、富吴体、抉目吴门、蜀锦吴绫、宋画吴冶天吴紫凤、悬首吴阙、越瘦吴肥。足的组词:足岁、足踏实地、足坛、足纹、足下、足心、足兴、足言、足厌、足衣、足衣、足食、足以、足意、足音、足音空谷、足音跫然、足银、足印、足用、足月、足证、足智多谋。知的组词:安分知足、安贫知命、不可知论、鲍子知我、不知去向、不知变、不知肉味、不知深浅、不知世务、不知死活、不知死所、不知所出、不知所从、不知所厝、不知所措。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4. 成语什么一什么阙
没有这样的成语
阙 成语 :
拾遗补阙、
救过补阙、
多闻阙疑、
璇霄丹阙、
悬首吴阙、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琼楼金阙、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人多阙少、
瑶台银阙、
心存魏阙、
衮实无阙、
补阙灯檠、
贝阙珠宫、
神霄绛阙、
补阙挂漏、
慢弛之阙、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清都绛阙、
攻过箴阙、
弥缝其阙www.gyjslw.com
5. 郭开头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吴
没有郭开头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吴的成语,就是郭开头的成语的也没有,含郭的成语也只有13个。
1、东郭先生
dōng guō xiān shēng
【解释】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出处】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中的人物。因其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
2、南郭处士
nán guō chǔ shì
【解释】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3、南郭先生
nán guō xiān shēng
【解释】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出处】《晋书·刘寔传》:“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4、治郭安邦
zhì guō ān bāng
【解释】犹治国安邦。
【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间有古之长仆,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毁之,其意何也?”
5、夏五郭公
xià wǔ guō gōng
【解释】《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6、李郭同舟
lǐ guō tóng zhōu
【解释】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出处】《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7、李郭仙舟
lǐ guō xiān zhōu
【解释】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出处】《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
8、涨啮城郭
zhàng niè chéng guō
【解释】涨:涨水;啮:咬;城:内城的墙;郭:外城的墙。指洪水上涨,冲击城墙
【出处】《渊鉴类函·汉四》:“张柬之授襄阳刺史,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
9、负郭穷巷
fù guō qióng xiàng
【解释】负郭:背靠外城;穷巷:僻巷。比喻居处偏僻,出身穷困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
10、北郭先生
běi guō xiān shēng
【解释】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后汉书·方术传·廖扶》载,廖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终身不仕,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
11、李郭同船
lǐ guō tóng chuán
【解释】以之比喻知已相处。同“李郭同舟”。
【出处】宋·吕渭老《水调歌头·陈性孺不相见十年》词:“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
12、人民城郭
rén mín chéng guō
【解释】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出处】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13、铁郭金城
tiě guō jīn chéng
【解释】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出处】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