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字的成语「曲水流觞」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曲水流觞”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曲水流觞名词解释、曲水流觞 读音、“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等
目录索引:
1:成语“曲水流觞”的词条资料
2: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3:曲水流觞名词解释
4:曲水流觞 读音
5:“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成语“曲水流觞”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QSLS
成语注音:ㄑㄨ ㄕㄨㄟˇ ㄌ一ㄡˊ ㄕㄤ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 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成语用法:曲水流觞作宾语、定语;指风俗习惯之一。
成语造句:曲水流觞的习俗现在难以见到了
英文翻译:(of a gathered crowd) drink water from a winding canal with one wine cup floating on it so as to wash away ominousness
成语“曲水流觞”的扩展资料
1. 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曲水流觞”之俗,溯其源流,得从三月上巳这一古老风俗说起。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它是我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远在秦汉以前的周代,已有水滨祓禊之俗。朝廷指定职的女巫掌管此事。祓,是祓除病气和不祥;禊,是修洁、净身。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在《诗经.郑风·溱洧》一篇中,就具体记载了春秋时的郑国,每逢阳春三月秉执兰草,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生动情景。在其后就演变成古人们聚集在一起畅谈风雅,弹琴做赋之事
www.gyjslw.com
2. 曲水流觞名词解释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uxi)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王逸少(王羲之)诗云:“羽觞随波泛”。
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曲水流觞 读音
曲应该读一声吧,因为是弯曲的意思。
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曲水流觞流觞曲水,亦称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觞,是旧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其大致方式是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文人则将此俗发展成名士雅集--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还得赋诗一首,其乐趣略同今人的’击鼓传花’或’丢手绢’。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宴集于浙江山阴(今绍兴)兰亭,作流觞曲水之戏,所谓’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吟咏之作被编成《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成为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瑰宝。
据记载,类似上巳曲水之类的’雅事’,其余韵一直蔓延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而’禊赏亭’、’流杯亭’之类的景致,迄今还可在北京故宫、绍兴兰亭等处可见,不过均为在石基上凿成迂回曲折之沟槽的微型景观,无复王羲之笔下’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那种大自然的情趣了。
曲水流觞的习俗何时形成,有无特定的文化蕴含?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一千七百多年。
一说此俗源起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战国时,秦昭王循此古俗,于三月初三置酒河曲,忽有金人自东而出,向其献’水心剑’,日’令君制有西夏’。后秦国称霸诸侯,便在此处立’曲水祠’。汉武帝承秦制,凿建周长六里、水流曲折的曲江池,供皇家贵戚流水曲觞之用。隋改名芙蓉苑,唐复名曲江,并整修扩建,池面方圆达七里,亭台楼苑,鳞次相接,成为京都的一大风景区。唐人诗文中有许多曲水飞觞的描写,皆以此作为背景。
一说此俗源起西周末年。《三才图会·时候类·上巳》引《十节录》云:’昔周幽王淫乱,群臣愁苦之,于时设河上曲水宴。’其情调颇如《世说新语·言语》中的’新亭对泣’。
一说此俗源起东汉。《续汉书·礼仪志》’是月上巳’刘昭注:’一说云,后汉有郭虞者,三月上巳产二女,二日中并不育,俗以为大忌,至此月日讳止家,皆于东流水上为祈禳自絜濯,谓之禊祠。引流行觞,遂成曲水。’刘昭引述此传说后曾驳斥:’郭虞之说,良为虚诞。假有庶民旬内夭其二女,何是惊彼风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