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锐”字的成语「避其锐气」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避其锐气”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什么意思、避什么迹的成语?、“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现代军事战例、不什么其什么成语?、等
目录索引:
1:成语“避其锐气”的词条资料
2: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什么意思
3:避什么迹的成语?
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现代军事战例
5:不什么其什么成语?
成语“避其锐气”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bì qí ruì qì
成语简拼:BQRQ
成语注音:ㄅ一ˋ ㄑ一ˊ ㄖㄨㄟˋ ㄑ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避实击虚
成语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来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
成语用法:避其锐气作宾语、定语;指一种战术。
成语造句:我们要避其锐气,智取这个无名高地
成语故事:公元前684年,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在长勺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为避其锐气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齐军
成语“避其锐气”的扩展资料
1.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什么意思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注音】bì qí ruì qì , jī qí ò guī【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解释】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释义】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一种战争计谋【近义】避实击虚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1982.htm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避什么迹的成语?
避重就轻、
避而不谈、
避害就利、
避迹藏时、
避嚣习静、
避之若浼、
避俗趋新、
避毁就誉、
避其锐气、
避嫌守义、
避祸就福、
避世金马、
避井入坎、
避面尹邢、
避世墙东、
避退三舍、
避让贤路、
避瓜防李、
避实就虚、
避凶就吉、
避坑落井、
避迹违心、
避阱入坑、
避溺山隅、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避难就易、
避强击弱、
避影匿形、
避李嫌瓜
避难逃灾、
避影敛迹、
避凉附炎、
避烦斗捷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现代军事战例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开始时,国民党军有860万人,人民解放军连地方部队在内 解放军只有120万人。国民党军凭借其兵力上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向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东、东北、中原等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依靠抗战前后的布局,贯彻中共中央、毛泽东制订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通过前8个月机动防御作战,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1947年3月,国民党军将其全面进攻改变为重点进攻,即集www.gyjslw.com
4. 不什么其什么成语?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发音 bì qí ruì qì,jī qí ò guī释义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出处 《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近义词 避实击虚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