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黄”字的成语「黄河水清」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黄河水清”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黄河水清的意思、黄河水清过吗?、黄河水清了,为什么鱼虾反而少了?、河南三门峡黄河水清原因、等
目录索引:
1:成语“黄河水清”的词条资料
2:黄河水清的意思
3:黄河水清过吗?
4:黄河水清了,为什么鱼虾反而少了?
5:河南三门峡黄河水清原因
成语“黄河水清”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HHSQ
成语注音:ㄏㄨㄤˊ ㄏㄜˊ ㄕㄨㄟˇ ㄑ一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成语用法:黄河水清作定语;多用于期待等。
成语“黄河水清”的扩展资料
1. 黄河水清的意思黄河水清释义是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黄河水清( huáng hé shuǐ qīng )解 释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出 处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黄河水清过吗?
清过.历史上多次,黄河水突然清了,时间短暂.有人猜测:黄河水清,圣人出.一般来说,黄河水,不清.
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黄河水清了,为什么鱼虾反而少了?
这个问题隐性把黄河变清和黄河鱼类资源减少变成因果关系是不科学的,二者有一定间接的联系,并不是完全因果关系,因为造成黄河鱼类减少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因素有很多。我回答了很多关于黄河下游的问题,今天来说说黄河中游。
黄河变清,是中游几代人治理的成果。其实黄河上游至黄河河口镇,含沙量并不高,至中游的河口镇时,年均含沙量只有6kg/m3,年输沙1.46亿吨。黄河经过晋陕大峡谷之后,由于峡谷两岸,特别左岸陕西地区,众多支流输送泥沙,到龙门时,年平均含量达到了37kg/m3,年输沙量也达到了10.64亿吨,仅无定河就贡献了1.63亿吨。可见黄河泥沙治理重点在中游,中游治理重点在陕西北部。
目前黄河中游最直接治理泥沙流失问题,有两种方式,一是增加植被,抵抗地表水的侵蚀。二是直接在小流域内建设淤地坝,拦沙坝。从50年代开始,晋陕峡谷两岸就开始建设淤地坝,拦沙坝。2012年时,陕西还计划投资107亿,建设8000多座淤地坝。2017年陕西的淤地坝数量占全国数量一半以上,达到了惊人的3.39万座,拦沙效果58亿吨。下图是淤地变成良田的景象。
加上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等水利工程的蓄浑排清,黄河时至今日有机会变化已是几代人的努力结果了。所以单以泥沙角度,是无法解释黄河上游鱼类资源问题。黄河鱼类减少,人为因素居多回到题目问题,上文大概解释了黄河变清一些因素,对鱼类减少不利因素是小浪底,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因为这阻断黄河干流鱼类通道连通性,鱼类的生存环境破碎化,食物来源被压缩,对洄游性鱼类繁殖造成毁灭打击。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河南三门峡黄河水清原因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简单说:就是因为三门峡大坝建设后,蓄水了,把黄河的浑水通过沉淀变成清水;因而实现了三门峡黄河水清。
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