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一()”的成语「梧桐一叶落」

2025年11月15日成语大全8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梧桐一叶落”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梧桐的梧字可以组什么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树落叶诗句、关于梧桐的古诗、为什么梧桐在古诗词中有离愁别绪的意象?、中国诗词有关梧桐的诗词、泡桐、梧桐与法国梧桐有何区别?梧桐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在做诗歌鉴赏时通常会遇到“梧桐”这个意象,到底是什么在瓷器上发现了。刻有“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为什么要落到梧桐树上?寻找含有“梧桐”二字的古诗词,越多越好!(尽量带上诗词题目和作者)一叶梧桐一叶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谁写的等

目录索引:
1:成语“梧桐一叶落”的词条资料
2:梧桐的梧字可以组什么词
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梧桐树落叶诗句
5:关于梧桐的古诗
6:为什么梧桐在古诗词中有离愁别绪的意象?
7:中国诗词有关梧桐的诗词
8:泡桐、梧桐与法国梧桐有何区别?

9:梧桐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10:在做诗歌鉴赏时通常会遇到“梧桐”这个意象,到底是什么

11:在瓷器上发现了。刻有“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12: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为什么要落到梧桐树上?

13:寻找含有“梧桐”二字的古诗词,越多越好!(尽量带上诗词题目和作者)

14:一叶梧桐一叶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谁写的

成语“梧桐一叶落”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wú tóng yī yè luò
成语简拼:WTYYL
成语注音:ㄨˊ ㄊㄨㄥˊ 一 一ㄝˋ ㄌㄨㄛ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五字成语
成语解释: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成语“梧桐一叶落”的扩展资料

1. 梧桐的梧字可以组什么词
“梧”字能组成:梧丘之魂 梧凤之鸣 梧桐一叶落 梧桐半死 梧桐断角
梧丘之魂
【拼音】:wú  qiū  zhī  hún
【简拼】:wqzh
【解释】:用来比喻无辜的冤魂。
【出处】: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仰惟大王少垂明白,则梧丘之魂,不愧于沉首;鹄亭之鬼,无恨于灰骨。’
梧凤之鸣
【拼音】:wú  fèng  zhī  míng
【简拼】:wfzm
【解释】: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
【出处】:《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
【示例】:古人听到~就认为是好兆头
【语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梧桐一叶落
【拼音】:wú  tóng  yī  yè  luò
【简拼】:wtyyl
【解释】: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梧桐半死
【拼音】:wú  tóng  bàn  sǐ
【简拼】:wtbs
【解释】:比喻丧失配偶。
【出处】:唐·白居易《为薛台悼亡》:’半死梧桐老病身。’
【示例】:~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宋·贺铸《鹧鸪天》词
梧桐断角
【拼音】:wú  tóng  àn  jiǎo
【简拼】:wtdj
【解释】:指梧桐虽是柔木而可以断坚硬之角。比喻柔能胜刚。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两坚不能相和,两强不能引服。故梧桐断角, 马怤截玉,媒但者,非学谩也,但成而生不信;立慬者,非学斗争也,慬立而生不让。’www.gyjslw.com
2.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鉴赏】
这是一首闺怨的词,温庭筠作为“花间词”派的代表,其词风艳丽,多写闺中生活。这首词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以细腻的笔触写了闺怨,而且写景抒情,营就出了一种空灵忧伤的意境。
词的上阕描写了青烟袅袅的香炉,蜡泪长流的红蜡,也描了眉翠消褪、鬓发零乱、 辗转难眠的闺中怨妇, 从环境到人物,烘托了一种秋夜孤寂的清凄闺怨。
下阕则为了衬出人物怨忧的心绪,对秋夜单调的雨声作了入微的描写。“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秋日的梧桐树叶干枯,三更飘洒起了秋雨,(它们)不知道屋内人正为离情而愁苦,密密的雨点不断打在枯叶上,更叫人心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雨点打在枯叶上,发出枯燥单调的声响,再滴到空荡荡的台阶上,发出扰人的声音,这雨声彻夜未停,怨妇的就心情可想而知了。虽无一字再提怨妇的烦忧和惆怅,却以雨打梧桐叶、空阶滴水的空灵而清丽的夜景来渲染,从而侧面凸视她的心情,别具匠心。
温庭筠的作品风格,可用艳绝加愁绝来概括。可是这首作品却很特别:它没有过多的艳丽,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秋天的夜晚,一个孤独的少妇,不梳理,少粉黛,在空空的房子里对雨难寐。这里一洗过去的艳和铅华,用淡妆下的秋思秋景、秋雨秋夜来实现“愁绝”。人物的妆淡,是因为情浓;景物断断续续的淡描,也是为了烘托愁情的浓重。尤其是秋夜无寐、卧听夜雨滴桐声这一长期缭绕的意象,把女主角愁肠寸断、泪流不止的形象凸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种以景物烘托形象的写法,正如前人所说的,是书画家“无垂不缩”高超手段的借用,其结果是含蓄蕴藉,艺术感染力极强。
此首写离情,浓淡相间,上片浓丽,下片疏淡。通篇自昼至夜,自夜至晓。其境弥幽,其情弥苦。上片,起三句写境,次三句写人。画堂之内,惟有炉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迨至夜长衾寒之时,更愁损矣。眉薄鬓残,可见展转反侧、思极无眠之况。下片,承夜长来,单写梧桐夜雨,一气直下,语浅情深。宋人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从此脱胎,然无上文之浓丽相配,故不如此词之深厚。<br&g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梧桐树落叶诗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关于梧桐的古诗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王安石《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孟郊《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一词上片有“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情。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春风桃李花开”,“秋雨梧桐叶落”.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为什么梧桐在古诗词中有离愁别绪的意象?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是因为秋到叶落,而梧桐又是高洁的意象,所以更加增添了忧愁之意。衬托了怀才不遇的苦寂之情。
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6. 中国诗词有关梧桐的诗词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回答者:xuexiao45 - 助理 二级 5-4 20:03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回答者:陆一成 - 试用期 一级 5-4 20:16
7.秀 竹 村
乡下老外婆,
家在河边住。
出门只闻“布谷”声,
林间有小路。
房后翠竹园,
房前梧桐树。
表弟拉拉我的手,
河边捉鱼去。
参考资料:《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回答者:sc300s - 高级经理 六级 5-4 22:11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回答者:雨霖亭 - 试用期 一级 5-5 10:12
俗语:栽得梧桐树,招得凤凰来
诗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回答者:lyk1999 - 秀才 二级 5-5 22:04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回答者:398702483 - 童生 一级 5-6 19:31
栽得梧桐树,招得凤凰来
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梧桐会相老,鸳鸯会双死。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泡桐、梧桐与法国梧桐有何区别?
法国梧桐、泡桐和梧桐的区别梧桐是梧桐科的落叶乔木,它和同名为“桐”的油桐(大戟科)、玄参科的泡桐、法国梧桐(悬铃木科)没有亲缘关系。 梧桐树高大魁梧,树干无节,向上直升,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气势昂扬。树皮平滑翠绿,树叶浓密,从于到枝,一片葱郁,显得清雅洁净极了,难怪人们又叫它“青桐”啦。“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这两句诗,把梧桐的碧叶青干,桐荫婆娑的景趣写得淋漓尽致。 梧桐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植物,点缀于庭园、宅前,也种植作行道树。叶掌状,裂缺如花。夏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黄绿色,圆锥花序,盛开时显得鲜艳而明亮。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李白也有“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的诗句。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古书上说:梧桐能“知闰”、“知秋”。说它每条枝上,平年生12叶,一边有6叶,而在闰年则生13叶。这是偶然巧合演绎出来的,实际没有这种自然规律。至于“知秋”却是一种物候和规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既富科学,又有诗意。 诗人们观察到落叶的飘零景象,借景抒情,发出无穷的惋惜和感慨,来咏叹自己的身世。“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梧桐叶落秋已深,冷月清光无限愁”。其实,落叶并非树木衰老的表现,而是树木适应环境,进入耐寒抗干的休眠时,准备着新春的萌发。 梧桐产于中国和日本。它喜光,喜深厚湿润土壤,生长快。果实分为5个分果,分果成熟前裂开呈小艇状,种子生在边缘。我国产两种梧桐,一是梧桐。一是云南梧桐。云南梧桐树皮粗糙,呈灰黑色,叶缘一般三裂。 梧桐树木质紧密,纹理细腻,可制作乐器和家具。树皮纤维可造纸,制绳索。种子可食用,也可榨油。叶入药或作农药。 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树——“法国梧桐”,我国公园和行道旁也常常见到。其实,这是以讹传讹误传了。我国园艺学家陈植确定它名叫“悬铃木”。人们习惯所说的“法国梧桐”只是悬铃木中的一种。原来,悬铃木一有8种,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带。引入我国栽植的有3种。悬铃木果序柄的果实,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果球,有的3个以上果球,因此名称就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种。 为什么悬铃木叫“法国梧桐”呢?原来,这种树木,叶子似梧桐,误以为是梧桐,而“法国梧桐”也并非产在法国。17世纪,在英国的牛津,人们用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和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梧桐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就是用以吸引凤凰的,因为在古代人们相信凤凰是落在悟桐树上的.
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9. 在做诗歌鉴赏时通常会遇到“梧桐”这个意象,到底是什么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用来表达感情的一个具体的东西,一般是作者的想象。意境就是通过这个作者想象的这个东西所要表达的一种气氛或者一种心境。有些作家借助恶劣的自然环境表达恶劣的生活环境,其中恶劣的自然环境就是意象,恶劣的生活环境就是意境。之所以叫做意象、意境就是告诉我们这是在创作,现实存在但高于现实。 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本人不揣浅陋,将对中学课本中有关“梧桐”所蕴含的丰富意象进行一次蜻蜓点水式的、粗浅的解析。 一、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梧桐树高大挺拔,木质细密,树干光滑,被视为良木。早在两千多年前梧桐就与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所以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具有高贵圣洁禀性的凤凰,只选择梧桐树栖息,可见梧桐所具有的神异性。 后来,凤凰栖居梧桐的特性又衍化出“良禽择木而栖”的成语,并且这里的凤凰被换作其它的飞禽。如唐代诗人虞世南在《蝉》这首诗中将至尊至贵的凤凰换成了秋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自然是生性高洁。蝉所栖之高的梧桐,其形象高洁也就更加卓茕不凡。由于梧桐孤然傲立、品性高洁,所以人们将它与松柏放在一起,称为美材。 花木常被用来表示爱情和思念,青干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最具有想象力和浪漫特色的末段,就化用了以上意蕴。“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幅美妙、神异的摘自www.gyjslw.com
10. 在瓷器上发现了。刻有“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你好,你的这样的瓷器盘很好看的,尺寸不大的青花小碟,年代在清中到晚期的!品相好的话是值得收藏的!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1. 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为什么要落到梧桐树上?
梧桐乃古之嘉木,凤凰非梧桐不栖,非梧实不食。《庄子·秋水》说:“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鹓雏应该就是凤凰。关于梧桐树,楼上说得很好。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2. 寻找含有“梧桐”二字的古诗词,越多越好!(尽量带上诗词题目和作者)
关于梧桐的诗句
▲高洁忠贞的意象及寓意
01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古谚》
02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
03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三国演义三十七回》
04壁有真龙画,厅余鸣梧桐。《唐.张说.奉和…》
05苍苍梧桐,悠悠古风,叶若碧云,伟仪出众;根在清源,天开紫英,星宿其上,美禽来鸣。《宋.晏殊.梧桐》
06凤随天风下,暮栖梧桐枝。《明.方孝孺.感怀》
07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白居易.云居寺孤桐》
08凌霄不屈已,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0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10孤桐秘书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王昌龄.咏琴》
11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白居易.废琴》
12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宋.张耒.夜坐》
13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
秋兴八首之一》
14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不明出处》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01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古谚》
02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司马光.孤桐》
03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张炎.清平乐.孤桐》
0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05梧紶穿官费擢渡规杀海辑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
06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晏殊.清平乐》
07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晏殊.清平乐》
08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09无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3. 一叶梧桐一叶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谁写的
出自元人徐再思的《双调 水仙子 夜雨》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31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