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在”字的成语「长缨在手」

2023年04月25日成语大全126

成语“长缨在手”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cháng yīng zài shǒu
成语简拼:CYZS
成语注音:ㄔㄤˊ 一ㄥ ㄗㄞˋ ㄕㄡ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阙下。”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缨:绳子。手里拿着长绳准备去俘获敌人
成语用法:长缨在手作谓语;用于战斗等。
成语造句: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成语“长缨在手”的扩展资料

1.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是什么意思?
清平乐·六 盘 山①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②。不到长城非好汉③,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④,何时缚住苍龙⑤?【注释】①六盘山:为陇山山脉主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南,海拔3500余米。道险路窄,需要经过六重盘道方可到达主峰,故名六盘山。1935年10月7日,红军于固原县的青石嘴击溃敌人追兵四个骑兵团后,在当天下午就一鼓作气,翻越了长征途中最后的这座高山。 ②望断:极目远望,直到看不见。 ③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④长缨:长绳。这里借喻工农武装。汉武帝时终军出使南越(古国名,今广东、广西一带),请授长缨,说要把那里的国王缚住带回来(见《汉书·终军传》)。 ⑤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作者自注:“苍龙,指蒋介石,不是日本人。因为当时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日。”【简评】上阕从远景兴起,进而表达“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下阕由近景描写,表达“缚住苍龙”的宿愿。长征到达西北,可以说,过了六盘山,险处不须看,心情完全不同于过娄山关之时的悒郁,而是充满壮志豪情。结尾“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化用宋刘克庄《贺新郎》:“问长缨,何时入手,缚住戎主?”长缨已在手中,降服“苍龙”,只是时日问题。结尾两句的另一层含义是:长征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了,预示“缚苍龙”的革命战争将由此拉开序幕。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电视剧《长缨在手》中的一个问题
宫里的一个小太监被高桥浩和钱牧庸收买,在夺取秦九的信任后骗走了,邵云忠就是此时被月误杀的,你看一遍就明白了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句中,隐藏的典故是什...
暗含终军请缨的典故。终军请缨,中国古代典故。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指降服强敌,建功报国。 汉武帝时,南越与汉朝和亲,皇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去说服南越王,想让南越王来朝拜,作汉王朝的诸侯国。终军主动请求说:“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于是终军前往游说南越王。南越王听信了终军的话,并且答应举国附汉朝。南越宰相吕嘉不愿归顺汉朝,便发兵攻击南越王以及出使南越的汉朝使者,南越王和汉朝使者都被杀了。终年死时年仅二十多岁,所以世人称他为“终童”。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长缨在手的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阙下。”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今日长缨在手,”下句是什么 ?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 盘 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长缨在手陈小春在那集死的?
来百度长缨在手吧看吧http://tieba.baidu.com/f?kz=67063579525~27楼,就是小春死的过程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是什么意思
长缨是一种武器,苍龙比喻要达到的目的,这句意思是说“现在我已经准备好了,什么时候能够成功”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长缨在手,何时缚苍龙
苍龙;指蒋介石.长缨;指红军时期的装备.武器.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9.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意思
结尾“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化用宋刘克庄《贺新郎》:“问长缨,何时入手,缚住戎主?”长缨已在手中,降服“苍龙”,只是时日问题.结尾两句的另一层含义是:长征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了,预示“缚苍龙”的革命战争将由此拉开序幕.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0.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出自谁的诗
出自毛泽东的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作于1935年10月。(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上。)
长缨:指革命武装。
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太岁也”。古代称太岁为凶神恶煞。此指蒋介石。
词的上阙通过写征途风光,表达了对南方根据地的怀念和北上抗日的决心。下阙表达了红军战士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上阙暗写红军登上六盘山,下阙头两句点明了主题,明写红军高举红旗胜利地登上了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峰,衬托出红军战士屹立山头的豪迈气概和欢腾气氛。红军登上六盘山,标志着长征即将结束,新局面即将开始,最后两句在总结长征胜利的基础上,信心百倍地向红军和革命人民发出打倒帝国主义的战斗号召。
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初,红军长征即将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不甘失败,亲任西北“剿匪”总司令,调集了20多万兵马“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又在六盘山一带设下了层层封锁线,企图消灭北上抗日的红军。10月7日,红军进抵六盘山下,在青石嘴歼灭敌第七师白凤翔之四个骑兵团。当天下午红军一股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后不久即进入苏区,过环县。10月19日,红军在吴起镇歼灭尾追之敌骑兵一个团,与红军十五团的地方部队赤卫队会师。11月,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又在直罗镇战役中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六盘山是红军长征路上最后一座大山,红军越过六盘山后即彻底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计划,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在翻越六盘山之后写的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1. 博雅残局 长缨在手 怎么破
能先把上一个问题了么=_=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2. 毛主席的词“长缨在手”是哪一首里的,全文详情?
出自《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3.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意思
出自毛泽东的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作于1935年10月。(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上。)
长缨:指革命武装。
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太岁也”。古代称太岁为凶神恶煞。此指蒋介石。
词的上阙通过写征途风光,表达了对南方根据地的怀念和北上抗日的决心。下阙表达了红军战士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上阙暗写红军登上六盘山,下阙头两句点明了主题,明写红军高举红旗胜利地登上了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峰,衬托出红军战士屹立山头的豪迈气概和欢腾气氛。红军登上六盘山,标志着长征即将结束,新局面即将开始,最后两句在总结长征胜利的基础上,信心百倍地向红军和革命人民发出打倒帝国主义的战斗号召。
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初,红军长征即将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不甘失败,亲任西北“剿匪”总司令,调集了20多万兵马“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又在六盘山一带设下了层层封锁线,企图消灭北上抗日的红军。10月7日,红军进抵六盘山下,在青石嘴歼灭敌第七师白凤翔之四个骑兵团。当天下午红军一股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后不久即进入苏区,过环县。10月19日,红军在吴起镇歼灭尾追之敌骑兵一个团,与红军十五团的地方部队赤卫队会师。11月,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又在直罗镇战役中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六盘山是红军长征路上最后一座大山,红军越过六盘山后即彻底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计划,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在翻越六盘山之后写的。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4. 长缨在手最后高桥为什么离开
因为他一直喜欢的人是缨儿,但缨儿最爱的只有死去的花逢春所以高桥血最后放弃了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5.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意思
出自毛泽东的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作于1935年10月。(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上。)
长缨:指革命武装。
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太岁也”。古代称太岁为凶神恶煞。此指蒋介石。
词的上阙通过写征途风光,表达了对南方根据地的怀念和北上抗日的决心。下阙表达了红军战士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上阙暗写红军登上六盘山,下阙头两句点明了主题,明写红军高举红旗胜利地登上了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峰,衬托出红军战士屹立山头的豪迈气概和欢腾气氛。红军登上六盘山,标志着长征即将结束,新局面即将开始,最后两句在总结长征胜利的基础上,信心百倍地向红军和革命人民发出打倒帝国主义的战斗号召。
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初,红军长征即将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不甘失败,亲任西北“剿匪”总司令,调集了20多万兵马“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又在六盘山一带设下了层层封锁线,企图消灭北上抗日的红军。10月7日,红军进抵六盘山下,在青石嘴歼灭敌第七师白凤翔之四个骑兵团。当天下午红军一股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后不久即进入苏区,过环县。10月19日,红军在吴起镇歼灭尾追之敌骑兵一个团,与红军十五团的地方部队赤卫队会师。11月,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又在直罗镇战役中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六盘山是红军长征路上最后一座大山,红军越过六盘山后即彻底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计划,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在翻越六盘山之后写的。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4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