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是“勿”字的成语「勿忘在莒」

2023年04月29日成语大全106

成语“勿忘在莒”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wù wàng zài jǔ
成语简拼:WWZJ
成语注音:ㄨˋ ㄨㄤˋ ㄗㄞˋ ㄐㄨ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比喻不忘本。
成语用法:勿忘在莒作谓语;比喻不忘本。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小白曾经因为内乱逃到莒国避难,后来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终于回到齐国执政,任命管仲为相国辅佐国政。一次他有些得意忘形,大夫鲍叔牙在旁提醒他:“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齐桓公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成语“勿忘在莒”的扩展资料

1. “勿忘在莒”是指现在的山东莒县吗?
词目 勿忘在莒 发音 wù wàng zài jǔ 释义 比喻不忘本。 出处 《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原文:齐桓公、管仲、鲍叔、甯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 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於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於鲁也,使甯 戚毋忘其饭牛而居於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 则齐国之社稷幸於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尤其酒桌上,喝得正在兴头时。可这次,鲍叔牙竟揭了一圈,头一个就是手握己身政治前途的“顶头上司”——位列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姜小白:今天赫赫有名了,当年也曾和丧家犬一样躲在莒国寄人篱下;紧接着,“提醒”公布令上印在自己前边的管仲:别忘了绑在囚车里等死时的滋味;最后是排名不分先后的宁戚:赶车喂牛的,记着自己的出身。 此即成语“勿忘在莒”的出处。 出奔于莒指齐桓公在做公子时,为了躲避王室王位之争,在老师鲍叔牙的保护下逃亡莒国(今山东莒县)避难。内容来自gyjslw.com
2. “岁月荏苒,勿忘初心”是什么意思?
岁月流逝,但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把自己初心珍藏在心中,不让被岁月冲淡损坏,在岁月的洗礼下找到自我。
“勿忘初心”不是成语,含“勿忘”的成语只有2个:
1、勿忘在莒
wù wàng zài jǔ
【解释】比喻不忘本。
【出处】《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结构】动宾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比喻不忘本
2、勿怠勿忘
wù dài wù wàng
【解释】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待勿忘!”内容来自gyjslw.com
3. 哪位高人解释一下“如处于莒,如履于冰”什么意思!谢谢了!
如处于莒,如履于冰:就像(齐桓公)在莒国一样,就像在冰面上走一样。典故解释:1、勿忘在莒:也作毋忘在莒。故事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语出《吕氏春秋·春秋》,另见《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比喻不忘本,不忘记曾经的艰苦岁月。山东莒县,就是“勿忘在莒”的古莒国。原文:齐桓公、管仲、鲍叔、甯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於鲁也,使甯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2、如履薄冰:意思是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履:践、踩在上面。语出《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内容来自gyjslw.com
4. 勿忘在莒的英文翻译是什么?准确点的
勿忘在莒的英文翻译是:Forget not to forget,见下图百度翻译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4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