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于泰山」成语故事

2023年05月15日成语故事138

“重于泰山”的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太史令司马迁为实现父亲的遗愿继续编著《史记》,因李陵事件被施以酷刑。他强忍痛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对死的认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重于泰山什么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最喜欢这一句了,它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会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那些“重于泰山”的人,一定是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贡献的人;“轻于鸿毛”的人,活在人世一定没有任何价值。
公益成语:gyjslw.com
重于泰山的意思
【解释】: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近义词】:彪炳千古、万古流芳【反义词】:轻于鸿毛【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公益成语:gyjslw.com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人固有一死
人固有一死,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整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注释:
固:固然,虽然,必然的意思.
或:有的人
于:比
相比
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
鸿毛
: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却像鸿毛一样轻.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公益成语:gyjslw.com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意思
意思的: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正义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而死就比鸿毛还轻。
公益成语:gyjslw.com
毛泽东说过的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完整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拓展资料:
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人民日报
公益成语:gyjslw.com
重于泰山后面是什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 司马迁
公益成语:gyjslw.com
“或重于泰山中”于字是什么意思?
1、于:比……还……2、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整句话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注释:  或:有的人。  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  或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非常有意义,比泰山还伟大。
公益成语:gyjslw.com
重于泰山是什么意思
zhòng

tài
shān
成语:重于泰山
--------------------------------------------------------------------------------
【解释】: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近义词】:彪炳千古、万古流芳
【反义词】:轻于鸿毛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公益成语:gyjslw.com
“或重于泰山中”于字是什么意思?
本句可译为“有的(人死的意义)比泰山还重”。其中“于”就是“比”的意思。
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重于泰山”扩展:

成语用法:重于泰山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简拼:ZYTS
成语谜语:对仗
成语读音:zhòng yú tài shān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解释: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成语注音:ㄓㄨㄥˋ ㄩˊ ㄊㄞˋ ㄕㄢ
错字纠正:泰,不能写作“秦”。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近义词:彪炳千古、万古流芳
造句: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读音纠正:重,不能读作“重复”的“chónɡ”。
英文翻译:To lay down one's life for a noble cause is worthwhile.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反义词:轻于鸿毛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6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