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待如宾」成语故事
“相待如宾”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胥臣奉命出使,路过冀地,遇见一农夫正在田间除草,他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双手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进食,妻子立在一旁等他吃完。胥臣被他们夫妻相敬如宾的举动所感动,就把他推荐给晋文公相敬如宾? 相敬如冰? 相敬如兵? 是什么意思 ?
没有“相敬如冰”和“相敬如兵”的写法,正确的应为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的意思是:形容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像对待宾客一样。
1、读音:xiāng jìng rú bīn
2、出处:出自《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翻译:他的妻子给在田里耕作的他送饭,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
3、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用于夫妻间。
扩展资料:
“相敬如宾”的反义词介绍:敬而远之
1、读音:jìng ér yuǎn zhī
2、表达意思: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3、出处: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翻译: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
4、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顾虑不愿接近。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相敬如宾,怎么理解?
相敬如宾:出处《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编者注,即晋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之,敬,相待如宾。>释义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同义词:举案齐眉典故:相敬如宾说的是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这件事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看见了。左传记载了这段故事。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相濡以沫和相敬如宾的区别
1.意思上的区别:
相濡以沫:
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相敬如宾:
指的是夫妻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互相敬重、爱护、感恩,建立动态平衡和谐的良性关系。
2.用法上的区别:
相濡以沫:可用于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之间互相尊重的,强调的是敬重、感恩
3.出处不同:
相濡以沫:
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语见《庄子·大宗师》)。后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相敬如宾: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人名)使,过冀,见冀缺(人名)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释义:当初,臼季出使,经过冀国,看到冀缺在锄田除草,他妻子给他送饭,很恭敬,彼此像待客人一样。
出处:《后汉书·庞公传》:“居岷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
扩展资料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释义:
泉水干了,鱼的身体处于干涸的陆地上,如果要保持其外相(鱼相),就要”呴以湿,濡以沫”,不如把它们放到江里湖里,这样就可以忘掉他们的外相。(同样的道理)与其赞誉尧和不认可桀,不如都忘了把他们都化作“道”。
鱼的外相是因为水创造的,人的外相是道创造的。外相由水创造的(鱼),在池水中穿行就可以得到给养;外相由道创造的“人”,不无端生事就可以得到安定。所以说:在江湖里,鱼的外相可以忘掉了,人相从道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不去计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相濡以沫
百度百科—相敬如宾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我对象说和我相敬如宾是什么意思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像对待宾客一样。
相关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儿子郤缺也被废为平民,务农为生。郤缺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变化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甚为仰慕,就连初次结识的人也无不赞叹。
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此情此景,感动了路过此地的晋国大夫胥臣,一番攀谈,认为郤缺是治国之才,极力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立大功,升为卿大夫。
扩展资料:
近反义词解析:
一、举案齐眉
【解释】: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次日,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
白话文:“第二天,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子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二、琴瑟不调
【解释】: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比喻夫妻不和。
【出自】:唐·赵璘《因话录》卷一:“郭暖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
白话文:“郭暖曾与升平公主夫妻不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敬如宾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的语译
当初,臼季出使,经过冀国,看到冀缺在锄田除草,他妻子给他送饭,很恭敬,彼此像待客人一样。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相敬如宾”的意思是什么?
相敬如宾 :[xiāng jìng rú bīn]
释义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近义词 :举案齐眉 齐眉举案 反义词 :敬而远之
例句
我跟你是结发夫妻,我们应该相敬如宾才对啊!
还有另外一戒,就是:夫妻应相敬如宾,不要有别的夫别的妻。
弹指挥间五十载;相敬如宾到永远。
举案齐眉不只是指妻对夫,也指夫对妻理当相敬如宾。
贤伉俪相敬如宾,真是令人羡慕。
相敬如宾,实为“如宾相敬”,是古汉语中“状语前置”句式。指的是夫妻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互相敬重、爱护、感恩,建立动态平衡和谐的良性关系。语出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因为宾的原义是“宾,所敬也”,强调的是敬重、感恩,像对待客人一样。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相待如宾的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相待如宾”扩展: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用法:相待如宾作谓语、定语;用于夫妻间。
成语简拼:XDRB
成语注音:ㄒ一ㄤ ㄉㄞˋ ㄖㄨˊ ㄅ一ㄣ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英文翻译:respect each other like guests
繁体成语:相待如賓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读音:xiāng dài rú bīn
成语解释: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近义词:相敬如宾、相对如宾、相庄如宾
造句: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唐·房玄龄《晋书·何曾传》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