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知错就改
“知错就改”的成语故事:
尚书令左雄曾推荐冀州刺史周举为尚书,又推荐冀州刺史冯直为将帅。冯直因分赃而犯法。周举因此上书弹劾左雄。左雄不解,就问周举为何要这样。周举列举出赵宣子支持韩厥杀自己的仆人的例子。左雄立即知错就改,原谅了周举“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前一句是什么?
前一句是“人谁无过?”。
原文出处:《左传·宣公二年》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原文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后人习惯表达为“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译文:
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扩展资料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相关典故:
三国时期,周处被乡里认为是和大蛟、白额虎同列的三害,周处杀死蛟虎后,却得知自己是最被乡里所忧虑的,因此找到陆云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摘自gyjslw.com
形容人知错就改的成语有
形容人知错就改的成语有:幡然悔悟 迷途知返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弃旧图新 改恶从善 浪子回头 洗心革面 负荆请罪 开诚相见摘自gyjslw.com
关于知错就改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 错了,并不是失败了。但不能及时知错就改 ,那就是真正失败了。知错就改是一种高贵品质,这时我想起了一件事。结尾 是啊,知错就改是多么重要,莎士比亚曾说过知错就改是永远不嫌迟的,这句话带给了我莫大的启示使我明白:只要知错能改,犯过的错误将不再存在 。 自己写的。望摘自gyjslw.com
“知错就改”是什么意思?
“知错就改”:比喻人知道了错误就改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回头是岸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知错就改,读音:【zhī cuò jiù gǎi 】
造句:
1、有梦想的人偶尔也会犯错,但他能知错就改,继续朝向自己的梦想进发。
2、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
近义词:亡羊补牢、痛改前非、弃旧图新、浪子回头、负荆请罪、知过必改、悬崖勒马、改恶从善
反义词:知错不改 、一错再错、屡教不改摘自gyjslw.com
关于知错就改的名人事例即名言
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父亲给他一把小斧子,他想试一下,就用它砍倒了父亲果园的一颗小樱桃树,那是一颗名贵的树,在父亲大怒时,他还是承认错误。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摘自gyjslw.com
知错就改的至里名言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浪子回头金不换。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人间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点
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一个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达尔文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摘自gyjslw.com
表现知错就改的词语
表现知错就改的词语常见的有这些:幡然悔悟 迷途知返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弃旧图新 改恶从善 浪子回头 洗心革面 负荆请罪 开诚相见摘自gyjslw.com
成语“知错就改”扩展: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知过必改
繁体成语:知錯就改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读音:zhī cuò jiù gǎi
成语用法:知错就改作谓语、宾语;指人谦虚。
成语出处:王朔《刘慧芳》:“我这人缺点很多,知错就改便是其中之一。”摘自gyjslw.com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解释: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简拼:ZCJG
反义词:屡教不改
造句:真正做到知错就改是不容易的
成语注音:ㄓ ㄘㄨㄛˋ ㄐ一ㄡˋ ㄍㄞˇ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