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知命之年”的成语故事

2023年05月23日成语故事109

“知命之年”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经历知命之年以致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幼学之年、志学之年、及笈之年、而立之年等是什么意思?
幼学:指十岁、志学:指十五岁、及笈:指女子15岁、而立:指三十岁。
一、幼学
读音:[ yòu xué ]
出处:《天雨花》第十二回:“众人尽赞黄小姐 ,真乃仙才天纵成;此诗全不似幼学。”
白话译文:很多人都赞黄小姐,真是神仙才能配得上;这首诗不像是十岁的孩子能作出的。
二、志学
读音:[ zhì xué ]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学。”
白话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
三、及笈
读音:[ jí jí ]
出处:《礼记·内则》:“年已及笄”。
白话译文:已经十五岁了。
四、而立
读音:[ ér lì ]
出处:鲁迅 《华盖集·导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
扩展资料
其他表示年龄的古文:不惑之年、知命之年
一、不惑
读音:[ bù huò ]
释义:指人四十岁。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白话译文:不断地求取知识,以减少自己对世界事物而产生的困惑。真诚地待人如己,不再为个人得失而忧愁。勇敢地实践前行,不再畏惧任何困难。
二、知命
读音:[ zhī mìng ]
释义:指年至五十。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白话译文:一个人已经活到五十了。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知命之年是什么意思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对五十岁的一种别称。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不惑之年指的是什么?
不惑之年,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不惑之年:[

huò
zhī
nián
]
1. 【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2. 【出自】:《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译文:到了四十岁,才不迷惑。)
3. 【示例】:他大学毕业年仅20,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不惑之年了。
4.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定语;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扩展资料:
《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这段时间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到了’三十而立’。身体状况最好!(立:高,一生中最佳时期,人过三十天过午,就是这个意思)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懂得自然的规律法则。(命:规律、法则)。
’六十而耳顺’,六十岁的时候自己可以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七十岁的时候可以从心所欲的干任何事情,不会干出出格的事。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而立之年 知命之年 古稀之年 不惑之年 花甲之年 各代表多少岁?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分别是多少岁?
分别是: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
1、而立之年:30岁。而立之年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2、不惑之年:40岁。不惑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3、知命之年:50岁。出处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解释为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4、耳顺之年:指60岁的代称。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5、花甲之年:60岁。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
6、古稀之年:70岁。出处: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为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五十岁是古稀还是知命之年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知命之年”扩展:

成语用法:知命之年偏正式;作宾语;指50岁。
造句:唐·白行简《李娃传》:“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
成语注音:ㄓ ㄇ一ㄥˋ ㄓ ㄋ一ㄢˊ
成语简拼:ZMZN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解释: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成语读音:zhī mìng zhī nián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谜语:50岁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72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