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清尘浊水”的故事
“清尘浊水”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植年少时聪明伶俐,经常出口成章,深受曹操的宠爱。曹操见其做事任性,行为不检,就没有立他太子。曹丕上台后对他不信任,总想找机会除掉他。曹植一心想报国,写《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偕!”清尘浊水是什么意思
清尘浊水
【拼音】
(qīng
chén
zhuó
shuǐ)
【注释】
清尘:车后扬起的
尘土
,对别人的敬称;浊水:对自己的谦称。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相隔很远,没有希望会面
【例子】
歙漆阿胶忽纷解,~何由逢。(明·李昌褀《
剪灯余话
·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释源】曹植《七哀》诗。其诗曰:“明月照高楼,
流光
正徘徊。上有
愁思
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
宕子
妻。君行逾十年,
孤妾
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三国典故
三国典故大全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清尘浊水
释源:曹植《七哀》诗。其诗曰:“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说解:这是一首思妇之怨诗,写明月之夜,思妇登楼企盼夫归的哀怨情怀。“清路尘”盖喻征夫,“浊水泥”乃抒情主人公自喻。两句比喻说明其“浮沉各异”之势,无以相会。一说“清路尘”喻曹丕,“浊水泥”喻自己,说明“浮沉各异势”的骨肉之亲,不得会合。
后遂以“清尘浊水”比喻人的身份、处境不同,彼此隔绝而无法会台。明李昌祺《剪灯余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平视获罪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刘帧传》:“帧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裴注:《典略》曰:“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帧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帧。”
说解:依封建礼制,臣面君自当伏拜,既赐平身乃敢平视。刘帧平眼正视曹丕夫人——后来的甄皇后,曹操故以不敬治其罪。
后以“平视获罪”比喻对女子不敢公然相看。唐李商隐诗《天平公座中呈令狐相公》后两句“虽然同是将军容,不敢公然仔细看”,即暗中反用刘帧平视甄夫人而获罪之事。
煮豆燃萁
释源:《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说解:“煮豆燃萁”比喻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同胞手足自相残杀。后世用以比喻骨肉相残,如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投诚》“因此上蔑王章,残百姓,煮豆燃萁,惹朝廷劳兵转饷。”或称曹植之才,以“七步成诗”或“七步成章”、“七步之才”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如《醒世恒言》:“从来宠贵起猜疑,七步成诗亦可为。堪叹釜萁仇未已,六朝骨肉尽诛夷。”明高明《琵琶记·春宴杏园》:“休道是七步成章。”《初刻拍案惊奇》:“适间秋千词,虽是流丽……真个七步之才,也不过如此。”
才高八斗
释源:五代·李瀚《蒙求》:“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宋缺名《释常谈》于此亦有记述。
说解:谢灵运赞赏曹植的才华,称他占天下才十分之八,是溢美之辞。后以“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极高。如《平鬼传》:“大唐德宗年间,有一名甲进士,姓钟名馗,字正南,终南山人氏,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作“八斗才”。李商隐《李义山诗集·可叹》:“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司马昭之心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已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裴注:“《汉晋春秋》:帝见威日去,不胜其忿。乃召待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说解:高贵乡公曹髦眼看皇旁落,曹魏江山毁败有日,气愤不已地说出这句话,意在告诉亲信,司马昭篡之意昭然若揭,义当共谋之。后以“司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如《毛泽东选集·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盖自汪精卫倡言反共亲日以来,张君励、叶青等妖人和之以笔墨,反共派、顽固派和之以磨擦。假统一之名,行独霸之实。弃团结之义,肇分裂之端。司马昭之心,固已路人皆知矣。”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释源:《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解: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全部作好,等待行动。
扇火止沸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陶谦传》:“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拨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数万,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裴注:“《吴书》曰:曹公父于泰山被杀,归咎于谦。欲伐谦而畏其强,乃表令州郡一时罢兵。诏日:‘今海内扰攘,州郡起兵,征夫劳瘁,寇难未弭,或将吏不良,因掾讨捕,侵侮黎民,离害者众;风声流闻,震荡城邑,丘墙惧于横暴,贞良化为群恶,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说解:沸,沸腾,指开水。原意是用扇风助火的办法来阻止水的沸腾。比喻处事方法适得其反。
穷途之哭
释源:《魏氏春秋》。《世说新语·栖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刘孝标注:《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晋书·阮籍传》亦载其事,文字略同。
说解:阮籍不拘礼俗,行不由径。“穷途之哭”本指他因车无路可行而痛哭,也形容因身处困境而悲哀。如王勃《膝王阁序》:“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北周《庚子山集·拟咏怀诗(之四)》:“唯彼穷途哭,知余行路难。”
浮瓜沉季
释源: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说解:浮瓜沉李,本谓把瓜和李子放到水中,后指用冷水果解暑,或为消夏乐事之称。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唐都人伏天,于风亭水榭,雪槛水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通夕而罢。”苏轼《答苏伯固三首》:“位计龙舒为多,大盆如命取去,为暑中浮瓜沉李之一快也。”
迅风振秋叶
释源:《三国志·魏志·辛毗传》:“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太祖将征荆州……毗对曰:‘……今往攻邺,尚不还救,即不能自守。还救,即谭踵其后。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说解:迅,迅疾。振,摇落。迅风振秋叶,即急风横扫秋叶,形容气势之强,不可阻挡。又作“秋风落叶”,乃引申用法,形容一扫而光。宋·洪迈《夷坚乙志·齐先生》:“诸公见其高门华屋,上干霄汉,三年之后无一瓦盖头矣……虽蹇驴亦无有矣,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梁上君子
释源:《后汉书·陈蹇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蹇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 ‘夫人不可不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说解:梁上君子,本指栖身陈蹇宅中房梁之上欲行盗窃的人。后泛指窃贼。苏轼《东坡志林》三:“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人吾室。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数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填成语( )( )浊留
没有这样的成语
成语浊 :
污泥浊水、
清尘浊水、
洁浊扬清、
风华浊世、
渭浊泾清、
内清外浊、
凡胎浊体、
行浊言清、
清浊同流、
清渭浊泾、
扬清激浊、
举世混浊、
激扬清浊、
泾清渭浊、
浊骨凡胎、
浊质凡姿、
言清行浊、
扬清抑浊、
十清九浊、
激浊扬清、
浊泾清渭、
泾浊渭清、
水浊鱼噞、
凡胎浊骨、
戴清履浊、
清圣浊贤、
蝉脱浊秽、
浊醪粗饭、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求解《清尘浊水打一个生肖,清尘浊水是个啥生肖
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流水潺潺高山流水山明水静清流见底水落石出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水涨船高波澜壮阔清澈见底涓涓细流碧水微澜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湖光山色不避水火不便水土不服水土悲歌易水冰寒于水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来将迎,水来土堰冰清水冷杯水车薪白山黑水白水鉴心杯水粒粟巴山蜀水跋山涉水杯水舆薪背水一战杯水之敬杯水之谢不通水火不习水土不习水土抽刀断水餐风宿水春风沂水乘高决水盛水不漏尺山寸水出水芙蓉重山复水趁水和泥车水马龙出山泉水乘顺水船残山剩水楚水吴山啜菽饮水尺水丈波臣心如水裁云剪水撮盐入水吹皱一池春水打落水狗滴水不羼滴水不漏点水不漏滴水成冰滴水成河大水冲了龙王庙滴水穿石斗水活鳞淡水交情登山临水滴水难消登山涉水带水拖泥斗升之水簟纹如水大禹治水风门水口风起水涌芙蓉出水反水不收范水模山覆水难收饭蔬饮水风行水上滚瓜流水高山流水观山玩水归之若水黄尘清水涸鲋得水火耕水耨火耕水种黄河水清火热水深河水不洗船河水不犯井水海水不可斗量洪水横流画水镂冰混水捞鱼洪水猛兽浑水摸鱼混水摸鱼海水难量海水群飞海水桑田黄汤淡水黄汤辣水河同水密涸鱼得水交淡若水镜花水月兼葭秋水蛟龙得水蛟龙戏水救民水火救民于水火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水火不容水天一色水深火热望穿秋水水性扬花天一生水镜花水月水乳交溶水到渠成水涨船高水泄不通水落石出水乳交融水火无情水深火热水月镜像水中捞月饮水思源逆水行舟流水不腐细水长流顺水推舟混水摸鱼萍水相逢覆水难收车水马龙似水流年万水千山滴水成冰滴水穿石杯水车薪山青水秀山穷水尽山重水覆火耕水耨山高水低风起水涌木本水源镜花水月山高水长如鱼得水一衣带水高山流水一潭死水行云流水望穿秋水拖泥带水穷山恶水落花流水跋山涉水巴山蜀水抽刀断水出山泉水出水芙蓉楚水吴山啜菽饮水吹皱一池春水春风沂水歠菽饮水撮盐入水打落水狗大水冲了龙王庙大禹治水带水拖泥淡水交情登山临水登山涉水滴水不羼滴水不漏滴水成冰滴水成河滴水穿石滴水难消点水不漏簟纹如水斗升之水斗水活鳞反水不收饭蔬饮水范水模山风门水口风起水涌风行水上芙蓉出水覆水难收高山流水观山玩水归之若水滚瓜流水海水不可斗量海水难量海水群飞海水桑田河水不犯井水河水不洗船河同水密涸鲋得水涸鱼得水洪水横流洪水猛兽画水镂冰黄尘清水黄河水清黄汤淡水黄汤辣水混水摸鱼火耕水耨火耕水种火热水深积水成渊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兼葭秋水煎水作冰浆水不交交淡若水蛟龙得水蛟龙戏水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清尘浊水是什么意思
清尘浊水
【拼音】
(qīng
chén
zhuó
shuǐ)
【注释】
清尘:车后扬起的
尘土
,对别人的敬称;浊水:对自己的谦称。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相隔很远,没有希望会面
【例子】
歙漆阿胶忽纷解,~何由逢。(明·李昌褀《
剪灯余话
·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释源】曹植《七哀》诗。其诗曰:“明月照高楼,
流光
正徘徊。上有
愁思
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
宕子
妻。君行逾十年,
孤妾
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清尘浊水是什么意思
清尘浊水_百度汉语[拼音] [qīng chén zhuó shuǐ]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解释】: 清尘:喻他人;浊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求解释,清尘浊水解什么意思,清尘浊水打一生肖
清尘浊水 [qīng chén zhuó shuǐ] 清尘:喻他人;浊水:喻自己。 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清尘浊水”扩展:
成语用法:清尘浊水联合式;作宾语;比喻相隔很远,没有希望会面。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读音:qīng chén zhuó shuǐ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造句: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明 李昌褀《剪灯余话 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清尘:喻他人;浊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简拼:QCZS
成语注音:ㄑ一ㄥ ㄔㄣˊ ㄓㄨㄛˊ ㄕㄨㄟˇ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