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阵,他偷偷在葫芦谷中制造出木牛流马,用这些木牛流马运送军粮,省去不少人力。司马懿派人抢去几匹,照样造成2000匹投入运送军粮,诸葛亮派王平率1000名精兵把这些木牛流马连同军粮抢回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之谜
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可是,木牛流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呢?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论不休。
查考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
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在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凤毛麟角、云山雾罩。
诸葛亮造出木牛流马200年后,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造出了木牛流马。《南齐书·祖冲之传》说:“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没有留下任何详细的资料。
但是关于祖冲之造出木牛流马的记载为自动机械的观点提供了佐证,这是关于木牛流马的一个主要观点,认为三国时利用齿轮制作机械已为常见,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应该是一种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
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史料记载这里是诸葛亮当年造木牛流马的地方。据考证,诸葛亮当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马总共用过3次,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前线祁山五丈原。
当地的老人向我们描绘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木头做的马头,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块组成马身子,再组上马腿,肚子中间安上齿轮,木马后边有一个扳手,操作时一压走一步,再一压走一步。”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
前不久,在河北省泊头有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梁国君说他自己就复原了木牛流马,而且非常成功。我们的记者抱着极大的兴趣程去那里看了看。
梁国君做的木牛流马形状都是四条腿,肚子中空,可以载重物的木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木牛流马的用途
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适合在山区这样的小路上使用。具体是什么样子,原理由于没有实物流传下来,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有说是一种通过机械力可以自己行走的,有说就是独轮车的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真的存在吗?原理是什么?为何...
一、木牛流马是存在的。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二、原理是利用重心的摆动实现车的向前移动。详细解释如下:
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
木牛: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
流马: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固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
扩展资料:
民国时有学者对其考证,一种说法就是木牛乃是当时四川矿工们所用的“木牛车”,流马则是一种叫“快马子”的窄长小船。
木牛流马设计成“牛”“马”这样难看形象,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以牛或马造型便于隐藏山林间,不利被敌军发现,另一方面“牛”“马”可起到装神弄鬼的迷惑作用。
而木牛流马“人不大劳,牛马不食”证明以人力驾驭。聪明的诸葛亮制造了轮腿神妙配合的运载工具木牛流马。
即人一推,轮子中间动,使四腿上下运动不停;而牛马前进过程中,腿着地,受上方粮板重压,又杠杆式使另两条腿翘高,而人配合使重心移至后面高起双腿上,实际手腕一压之下,木牛流马就前进了车轮一个直径路程。
这样反复一抬一压,又有四腿可垂直伸缩上下运动配合山道坡度而行。也正是因为这样,司马懿派出的侦哨探知后惊的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木牛流马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防盗”。也就是说在运粮过程中,如果被敌军发现或者拦截时,如果抵挡不住,弃粮逃跑时,只要推行者要木牛流在轮毂隐蔽部位插入事先配套制好的榫头(可能有一个插榫头的配套工具。
类似内六角扳手之类的东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木牛流马故事概括150字
公元234年,诸葛亮又率领了几十万大军,再次出祁山,北上伐魏。魏国派出了司马懿为大都督,率领大军去迎战。诸葛亮带兵打了几次胜仗后,司马懿命令魏军坚守不出,蜀兵天天在阵前叫骂,可他们就是不出战。司马懿想等到蜀军粮食用尽,自行退兵时再乘虚出击。司马懿的用意,诸葛亮自然明白。西蜀山路崎岖,不好走,不解决粮食运送的问题,蜀军就会不战自退。诸葛亮日日夜夜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木牛流马来运送粮食,这种木牛流马不仅不吃不喝,而且力气很大,用它来运送粮食,十分方便。诸葛亮立即召来胡忠、杜睿两位将军,拿出一张图纸给他们,要他们带领千名工匠,去葫芦谷制造木牛流马。接着,他又命令马岱带领五百名士兵,守在葫芦谷口,诸葛亮又对马岱说:工匠不许出来,外边的人不许进去,千万不能走漏了消息。工匠们忙个不停,诸葛亮几乎天天来查看。杨仪向诸葛亮报告:粮食快接济不上了,怎么办呀?诸葛亮说:没关系,他们在造木牛流马。过了几天,木牛流马建出来了,蜀军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司马懿知道后,抢了几匹回来,仿造出两千辆,用来运粮食,诸葛亮派兵击,一仗下来,蜀军大胜,共获得一万多石粮食,还有数千匹木牛流马,魏军士气大减,他们再也不敢轻易出战了。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木牛流马的原理
木牛流马的原理用连杆、齿轮等机构组成的自动机械。
此说以《南齐书·祖冲之传》、《太平御览》、《辞源》等为代表, 其主要内容是:三国时代, 运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己屡见不鲜,东汉时毕岚作翻车是利用齿轮转动来汲水的一种装备,三国时韩暨又制造水排,利用水力驱动水轮来灌水。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上的木牛流马一直是一个迷,也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当时的生产条件简单,远不及现代,但是“木牛流马”的构造看起来简单易行,也符合当时的情况。
如果当时把“木牛流马”写的神乎其神,也许我们很早就会把它当成神话的东西而弃之不顾了,但是就因为书上写的符合当时的情况,所以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当时可能真的有木牛流马的问世。可是时代的久远和小说的戏剧性让我们又有些一筹莫展。
“木牛流马”如果真的象书中所描述那样可以不吃不喝还能走,这显然是不符合现科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因为如果“木牛流马”要行走,必定会消耗能量,当时肯定没什么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能源物质,它又不吃不喝,它从那里得到能量?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如果要造出象小说里描述的那种木牛流马来,就必须抛弃“能量守恒”定律。同样,要造出“木牛流马”也必定会打破影响我们数代的“能量守恒”定律,必定是一个另世界瞩目的事迹。
历史上有无数个谜团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可能只是一个虚构的物品,但是在迷团未揭开之前,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的故事(现代文)
诸葛亮屡次讨伐中原,路途遥远,为了供得上粮草,除用牛马外,还设计了人拉手 推的车子,称作“木牛流马” 这一天,诸葛亮命令部将引1000 名士兵驾着木牛流马,从剑阁直抵祁山大 寨,往来搬运粮草,供应蜀兵。
司马懿得到哨兵的报告:“蜀兵用木牛流马运粮 草,人不大费力,而且那牛马也不用吃草。” 司马懿大惊,忙命令两个部将各引500 名军士,夜间伏在蜀兵运粮的必经之 路,夺下数匹木牛流马。然后令巧匠100 多人,当面拆开,依照它的尺寸长短厚 薄,仿造木牛流马。
不满半月,造成2000余只。接着命令几个部将带领1000军士 驱驾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来来往往,没有断绝。再说蜀兵回去报告诸葛亮 说木牛流马被抢去几匹,诸葛亮却笑道:“我只费了几匹木牛流马,以后就得到魏 军的许多粮草呢!”
部下大惑不解 几天后,部下向诸葛亮报告:司马懿派兵驱驾木牛流马往陇西搬运粮草。诸葛 亮大喜,道:“果然不出我的意料啊!”使命令部将王平说:“你带领一千军士,装扮 成魏兵,星夜偷越过北原,只说是巡粮军,直接到运粮的地方,将护粮的军士杀 散。
马上驱赶装满粮草的木牛流马回来。这时,魏兵必定追赶,你便将木牛流马口 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了。你们抛下它们就是。魏兵赶也赶不动,牵也牵不 动,抬也抬不走。我再派兵前往,你们就再回身将木牛流马之舌扭转过来,长驱直 进,那时魏兵必定疑神疑鬼了。”
王平领兵走后,诸葛亮又吩咐部将张嶷道:“你带领五百军士,装成鬼头兽 身,用五彩涂面,一手执绣旗,一手举宝剑,身上挂着葫芦,里面藏些能引着烟火 的东西,埋伏在山脚。待木牛流马到时,放起烟火,一齐拥出,驱赶木牛流马。
魏兵见了,必定怀疑你们是鬼神、不敢来追赶。” 张嶷奉命走后,诸葛亮调兵遣将,准备去接应王平、张嶷,并布置一些部队去 断绝司马懿的归路。于是按照诸葛亮的计谋,果然,蜀军夺来了魏军的大批粮草。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诸葛亮被任命为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木牛流马”扩展: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成语用法:木牛流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运输工具。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注音:ㄇㄨˋ ㄋ一ㄡˊ ㄌ一ㄡˊ ㄇㄚˇ
成语简拼:MNLM
成语解释: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读音:mù niú liú mǎ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