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西鲽”「西鹣东鲽」

2023年06月24日成语大全35

成语“西鹣东鲽”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xī jiān dōng dié
成语简拼:XJDD
成语注音:ㄒ一 ㄐ一ㄢ ㄉㄨㄥ ㄉ一ㄝ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封禅》:“然则西鹣东鲽,南茅北黍,空谈非征,勋德而已。”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鹣:比翼鸟;鲽:比目鱼。泛指四海珍异之物
成语用法:西鹣东鲽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清·黄景仁《平金川饶歌》:“西鹣东鲽伫云亭,百神受职惟德馨。”

成语“西鹣东鲽”的扩展资料

1. 什么是“鹣鲽之情”?
鹣鲽之情的意思是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深厚,特别是夫妻之间的感情、恩爱,或寓意爱侣间相依相偎,相亲相爱。
鹣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名,鲽则为鱼名。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故称比翼鸟;此鱼一定要两条紧贴着对方才能行动,故称比目鱼。
鹣鲽之情,读音为jiān dié zhī qíng,又可作“鹣鲽情深”“鹣鹣鲽鲽”、“鹣鲽情浓”。
语出《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意思是东边有一种比目鱼,它是“不比不行”的一种鱼,一定要两条鱼紧贴着对方才能行动,称之为鲽。南方有一种比翼鸟,一雄一雌只有联合起来才能飞行,称之为鹣。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鹣鲽情深,读音为 jiān dié qing shen,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出处同鹣鲽之情。
2,缱绻羡爱,读音为qiǎn quǎn xiàn ài,缱绻:缠绵。羡爱:爱慕。形容情意缠绵,互相爱慕。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如今秦宝二人一来了,见了他两也不免缱绻羡爱。”
3,伉俪情深,读音是 kàng lì qíng shēn,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纵使你伉俪情深,一时未忍,久后这中馈乏人,总不是事。”
4,凤凰于飞,读音为fèng huáng yú fēi,原意为凤与凰在空中相偕而飞,一般用来祝福婚姻新人的生活幸福美满,本是用于婚礼的祝词。《诗经·大雅·卷阿》:“凤皇于飞,刿刿其羽,远去无痕迹。”意思是凤凰同风起飞于九天之上,拍打着它的羽翼,渐渐远去杳无踪迹。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然则西鹣东鲽,南茅北黍,空谈非征,勋德而已是什么意思
然而是西鹤东蝶,淮河以南为草地,淮河以北为荒地。只是谈论而不是征服,那只是功勋道德罢了。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有个成语叫鹣鲽情深,说是夫妻恩爱,可一个鸟一个...
【解释】鹣:比翼鸟,鲽:比目鱼。古代有一种鸟叫鹣鲽,雄有左翼,雌有右翼,比翼方能齐飞。   比喻感情深厚的夫妇,恩爱逾恒   【近义词】伉俪情深 鸾凤和鸣 鸳鸯双飞 百年琴瑟 珠联璧合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鹣鲽情深”从何而来?  鹣鲽 jiān dié   “鲽”字,是比目鱼的古称,我国文献很早就有比目鱼的记录,春秋时代管仲所作的《管子》一书中便有记载,说古之王者将行“封禅”(祭告天地的大典)之时,东海有人进贡比目鱼。我们现在都知道比目鱼是潜卧于海底的一种鱼类,两眼生于身体的同一侧,日本料理中也有比目鱼寿司。 但比目鱼却与男女感情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我国《尔雅》这部最早的字典中解释“鲽”字,说它是“不比不行”的一种鱼,一定要两条鱼紧贴着对方才行动,因此用以形容男女的相依相偎之态,引申为感情的亲密。 “鰜”是比目鱼的一种异名;   “鹣”字,是我国传说中的鸟类,生于南方(一说在西方),每只鸟只有一眼一翅,因此要联合另一只鸟才得飞行,白居易《长恨歌》里说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就是指这种动物。 从意思上说,好像“鹣鲽情深”或“鰜鲽情深”都可以通,前者是“像比翼鸟与比目鱼那样相依相偎”,后者则是“像比目鱼那样相依相偎”。不过历来文献,都只有“鹣鲽”而无“鰜鲽”连用之例,如《文心雕龙·封禅》云:“西鹣东鲽,南茅北黍”;又如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也说:“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因此以“鹣鲽”指情深已是通例,“鰜鲽”则可能是因为字型相似的误用了。   宋 王安石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惟子予所向,嗜好比鹣鲽。”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薰莸合器,臭味差池;鹣鲽同羣,蹉跎不狎。”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 孔与尊府亲戚,一也;与弟有鹣鲽之好,孔所深知,二也。”   《史记·封禅书》:“古之封禅……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后因以“鹣鲽”代指海外进贡的珍异。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诗之三:“喁喁鹣鲽波涛阻,独有联翩天马来。” 清 林则徐 《祭海神文》:“除十洲澄镜之时,有重译献琛之盛。方谓来同鹣鲽,何妨番舶之如林;谁知毒恣鸩枭,渐致蛮烟之成市。”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然则西鹣东鲽,南茅北黍,空谈非征,勋德而已是什么意思
然而是西鹤东蝶,淮河以南为草地,淮河以北为荒地。只是谈论而不是征服,那只是功勋道德罢了。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请问鹣鲽情深是什么意思???
【解释】鹣:比翼鸟,鲽:比目鱼。古代有一种鸟叫鹣鲽,雄有左翼,雌有右翼,比翼方能齐飞。   比喻感情深厚的夫妇,恩爱逾恒 鹣鲽 jiān dié   “鲽”字,是比目鱼的古称,我国文献很早就有比目鱼的记录,春秋时代管仲所作的《管子》一书中便有记载,说古之王者将行“封禅”(祭告天地的大典)之时,东海有人进贡比目鱼。我们现在都知道比目鱼是潜卧于海底的一种鱼类,两眼生于身体的同一侧,日本料理中也有比目鱼寿司。 但比目鱼却与男女感情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我国《尔雅》这部最早的字典中解释“鲽”字,说它是“不比不行”的一种鱼,一定要两条鱼紧贴着对方才行动,因此用以形容男女的相依相偎之态,引申为感情的亲密。 “鰜”是比目鱼的一种异名;   “鹣”字,是我国传说中的鸟类,生于南方(一说在西方),每只鸟只有一眼一翅,因此要联合另一只鸟才得飞行,白居易《长恨歌》里说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就是指这种动物。 从意思上说,好像“鹣鲽情深”或“鰜鲽情深”都可以通,前者是“像比翼鸟与比目鱼那样相依相偎”,后者则是“像比目鱼那样相依相偎”。不过历来文献,都只有“鹣鲽”而无“鰜鲽”连用之例,如《文心雕龙·封禅》云:“西鹣东鲽,南茅北黍”;又如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也说:“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因此以“鹣鲽”指情深已是通例,“鰜鲽”则可能是因为字型相似的误用了。   宋 王安石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惟子予所向,嗜好比鹣鲽。”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薰莸合器,臭味差池;鹣鲽同羣,蹉跎不狎。”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 孔与尊府亲戚,一也;与弟有鹣鲽之好,孔所深知,二也。”   《史记·封禅书》:“古之封禅……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后因以“鹣鲽”代指海外进贡的珍异。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诗之三:“喁喁鹣鲽波涛阻,独有联翩天马来。” 清 林则徐 《祭海神文》:“除十洲澄镜之时,有重译献琛之盛。方谓来同鹣鲽,何妨番舶之如林;谁知毒恣鸩枭,渐致蛮烟之成市。”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鹣鲽情深的从何而来
鹣鲽 jiān dié“鹣”字,是我国传说中的鸟类,生于南方(一说在西方),每只鸟只有一眼一翅,因此要联合另一只鸟才得飞行,白居易《长恨歌》里说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就是指这种动物。 从意思上说,好像“鹣鲽情深”或“鰜鲽情深”都可以通,前者是“像比翼鸟与比目鱼那样相依相偎”,后者则是“像比目鱼那样相依相偎”。但是“鹣鲽”比“鳒鲽”使用得更多。通过程序《四库全书》检索发现,“鹣鲽”连用的达35条,而“鳒鲽”连用的只有两条。“鹣鲽”用例比如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十三:“须臾不相离,无以异鹣鲽。” “鳒鲽”用例比如《钦定盛京通志》:“天家泽俱称:众部贤名王邀眷,遇国戚,重姻聨。鰜鲽同胞与梯杭总幅(此字为左“巾”右“员”,读音为yuán,意思为“均”。),昔无私覆载,今岂薄虚孱?”“鹣鲽”亦有分开用的,如《文心雕龙·封禅》云:“西鹣东鲽,南茅北黍”;又如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也说:“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因此以“鹣鲽”指情深已是通例。“鳒鲽”或许可以看作是“鹣鲽”的异形词。“鲽”字,是比目鱼的古称,我国文献很早就有比目鱼的记录,春秋时代管仲所作的《管子》一书中便有记载,说古之王者将行“封禅”(祭告天地的大典)之时,东海有人进贡比目鱼。我们都知道比目鱼是潜卧于海底的一种鱼类,两眼生于身体的同一侧,日本料理中也有比目鱼寿司。 但比目鱼却与男女感情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我国《尔雅》这部最早的字典中解释“鲽”字,说它是“不比不行”的一种鱼,一定要两条鱼紧贴着对方才行动,因此用以形容男女的相依相偎之态,引申为感情的亲密。 “鰜”是比目鱼的一种异名;宋 王安石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惟子予所向,嗜好比鹣鲽。”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薰莸合器,臭味差池;鹣鲽同羣,蹉跎不狎。”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 孔与尊府亲戚,一也;与弟有鹣鲽之好,孔所深知,二也。”《史记·封禅书》:“古之封禅……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后因以“鹣鲽”代指海外进贡的珍异。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诗之三:“喁喁鹣鲽波涛阻,独有联翩天马来。” 清 林则徐 《祭海神文》:“除十洲澄镜之时,有重译献琛之盛。方谓来同鹣鲽,何妨番舶之如林;谁知毒恣鸩枭,渐致蛮烟之成市。”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0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