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河水()”「黄河水清」

2023年06月24日成语大全101

成语“黄河水清”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huáng hé shuǐ qīng
成语简拼:HHSQ
成语注音:ㄏㄨㄤˊ ㄏㄜˊ ㄕㄨㄟˇ ㄑ一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成语用法:黄河水清作定语;多用于期待等。

成语“黄河水清”的扩展资料

1. 河南三门峡黄河水清原因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简单说:就是因为三门峡大坝建设后,蓄水了,把黄河的浑水通过沉淀变成清水;因而实现了三门峡黄河水清。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黄河水清代表什么生肖
“牛”——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黄河水清的意思
黄河水清释义是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黄河水清( huáng hé shuǐ qīng )解 释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出 处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问君何日能成就,待到黄河水清时,啥意思
意思是:你什么时候能完成(功业)呢?(恐怕)要等到黄河的水变清澈吧。应该是比较难得事情吧。之前又解释说黄河水终日浑浊,变清澈是祥瑞之兆。但是在这里应该不能这样理解。这里表达的情绪是略带绝望的。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2017年黄河水清没有
清过.历史上多次,黄河水突然清了,时间短暂.有人猜测:黄河水清,圣人出.
一般来说,黄河水,不清.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河南三门峡黄河水清原因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简单说:就是因为三门峡大坝建设后,蓄水了,把黄河的浑水通过沉淀变成清水;因而实现了三门峡黄河水清。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黄河水清了,为什么鱼虾反而少了?
这个问题隐性把黄河变清和黄河鱼类资源减少变成因果关系是不科学的,二者有一定间接的联系,并不是完全因果关系,因为造成黄河鱼类减少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因素有很多。我回答了很多关于黄河下游的问题,今天来说说黄河中游。
黄河变清,是中游几代人治理的成果。其实黄河上游至黄河河口镇,含沙量并不高,至中游的河口镇时,年均含沙量只有6kg/m3,年输沙1.46亿吨。黄河经过晋陕大峡谷之后,由于峡谷两岸,特别左岸陕西地区,众多支流输送泥沙,到龙门时,年平均含量达到了37kg/m3,年输沙量也达到了10.64亿吨,仅无定河就贡献了1.63亿吨。可见黄河泥沙治理重点在中游,中游治理重点在陕西北部。
目前黄河中游最直接治理泥沙流失问题,有两种方式,一是增加植被,抵抗地表水的侵蚀。二是直接在小流域内建设淤地坝,拦沙坝。从50年代开始,晋陕峡谷两岸就开始建设淤地坝,拦沙坝。2012年时,陕西还计划投资107亿,建设8000多座淤地坝。2017年陕西的淤地坝数量占全国数量一半以上,达到了惊人的3.39万座,拦沙效果58亿吨。下图是淤地变成良田的景象。
加上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等水利工程的蓄浑排清,黄河时至今日有机会变化已是几代人的努力结果了。所以单以泥沙角度,是无法解释黄河上游鱼类资源问题。黄河鱼类减少,人为因素居多回到题目问题,上文大概解释了黄河变清一些因素,对鱼类减少不利因素是小浪底,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因为这阻断黄河干流鱼类通道连通性,鱼类的生存环境破碎化,食物来源被压缩,对洄游性鱼类繁殖造成毁灭打击。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黄河水清过吗?
清过.历史上多次,黄河水突然清了,时间短暂.有人猜测:黄河水清,圣人出.一般来说,黄河水,不清.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黄河水清了以后传来一个怎样的坏消息?
黄河清了!而一位唯愿“黄河流碧水”的老人走了。我国著名土壤学与水土保持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朱显谟同志,因病于2017年10月11日上午10时在西安逝世。朱显谟先生毕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研究与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为了心中“黄河清”的梦想,半个多世纪以来,朱显谟先生默默奉献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为我国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1915年12月4日,朱显谟出生于上海崇明农村,在他心中从小就形成了用知识改变落后生产现状的理想。中学毕业后,他毅然考取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在大学后期选择了土壤肥料业,从此一生投入到改良土壤的使命中。治黄,是历朝历代的大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什么会如此严重?朱显谟曾表示:就是降雨强度大大超过了渗透能力。因此,防止水土流失、实现“黄河流碧水”的方略,是保护和增进土壤渗透性能,促使全部降水就地人渗到土壤中去。上世纪80年代,在累积40余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认识与水土保持等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朱显谟提出了著名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这是根据对黄土沉降方式形成的黄土颗粒为“点棱接触支架式多孔结构”的特殊的黄土剖面土壤构型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以及群众的生产实践提出的。 这“28字”已被无定河、延河流域治理和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的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广泛采用,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并被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朱显谟曾在88岁时表示:“倘若一切顺利,不再出现反复,像我这样年近古稀的人,也许还能看到‘黄河流碧水’呢!”据地质史家李鄂荣考证,历史上有记载可查的“黄河清”共有43次,最长的一次为1727年,黄河澄清2000余里,持续20多天;新世纪以来的“黄河清”,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0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