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自道”「夫子自道」
成语“夫子自道”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fū zǐ zì dào成语简拼:FZZD
成语注音:ㄈㄨ ㄗˇ ㄗˋ ㄉㄠ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成语用法:夫子自道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弄巧成拙。
成语造句:就在那一年所做的《湘累》,实际上就是“夫子自道”。(郭沫若《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
英文翻译:master's criticisms of others apply to himself
成语谜语:师说;吾不如老农
成语“夫子自道”的扩展资料
1. 成语夫子自道在十二生肖中代表什么意思成语【夫子自道】夫子自道_金山词霸【拼 音】:fū zǐ zì dào 【解 释】: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出 处】: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示 例】:就在那一年所做的《湘累》,实际上就是“~”.(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夫子自道翻译
夫子自道 [词典] The master exposes himself (through strictures on others, which apply to himself).; The master speaks of himself -- one speaks of oneself.; [例句]这种表达是主观化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实则为夫子自道。In fact, his opinion is subjective, and speaks for himself to some degree.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红楼梦里的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啥意思
“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号惭愧”,原意是“于是就自我悔恨,自我惭愧,白天黑夜悲伤哀号,惭愧不已”。这既是慨叹宝玉有不得其用的大才,也是曹雪芹夫子自道。在所谓的盛世中,雪芹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日子,平生才学只能“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所谓“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解析:
小说《红楼梦》第一回写道: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已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号惭愧。
这段“石头”故事,源于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神话,是女娲神话的置换变形和大胆重构。女娲补天遗留下的一块灵性已通的石头,因无材补天,“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于是一僧一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出现了,将其携入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历经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后,回归大荒山青埂峰下。这就是作者在文中体现的色空观念。“大荒,无稽,茫茫,渺渺”都是寓意荒唐无稽,虚无缥缈。作者还在书中反复强调“梦”“幻”等字,这就远远超越了神话本身,给故事定下了悲剧基调。
“石头神话”也有象征寓意功能,那无力补天的石头可以说是作者自身的化身。鲁迅说:“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苓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曹家家世显赫,是当时江南的“百年望族”。雍正五年,曹家被家后家道开始衰落下去。曹雪芹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将家世的沦落与自己身上应负的中兴的责任感相连,作者产生了自愧自责的心理。脂评甲戌本在“无材补天,幻形入世”一句侧批云:“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在偈语“枉入红尘若许年”句侧也批有“惭愧之言,呜咽如闻。”曹雪芹认为自己“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友规劝之德。”这隐约暗示着家族曾经对他寄予厚望,曹雪芹可能有一段时间曾为家族的中兴奔走过,但是曹家在雍正家之后没再兴盛起来,可以知道他的努力并没有带来好的转机,面对家族的衰落,他不能摆脱自责和悔恨,终以血泪哭成此书,向世人展示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石头”神话中他借顽石之口表示由于“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而“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其中包含的就是作者老大无成的自我谴责。
“石头神话”作为一个象征性寓言,还隐指着更为深层而抽象的哲理寓意。作者通过石头“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到历尽尘缘、“复还本质”的故事,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哲理感悟。“石头”下世为人、尘世历劫、返回大荒的生命历程即“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由“空”开始最后归于“空”,这是一个首尾衔接的“空”的哲学圆圈。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的一生,体现的正是这个“圆圈”。在这一人生体验中,生命活动被解释为“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带有浓厚的感伤和虚无色彩。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关于君子的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君子不器。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7、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1、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14、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5、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蝉(虞世南)
年代:唐
作者:虞世南
作品:蝉
内容: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品注释
注释:
(1)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简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
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夫子自道原文及译文
【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孔子话:“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做唔到。呢三条系:仁者唔会忧愁,智者唔会迷惑,勇者无所畏惧。”子贡话:“呢啲正系先生话佢自己啊!”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含有道的成语
道长论短:指评论好坏是非。 班荆道故: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称雨道晴: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说黑道白,说白道绿,说长道短,说三道四: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说东道西: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一语道破:一句话就说穿了。 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指名道姓:指出别人的名字和姓氏。 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胡说乱道,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绝口不道:指闭口不谈。 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三意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能说会道:形容很会讲话。 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蝉的诗虞世南
蝉 唐代: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藉:凭借虞世南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着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谢谢大家,用古语如何说?
不胜感激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