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字结尾的成语「削木为吏」

2023年07月02日成语大全94

成语“削木为吏”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xuē mù wéi lì
成语简拼:XMWL
成语注音:ㄒㄩㄝ ㄇㄨˋ ㄨㄟˊ ㄌ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刻木为吏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成语用法:削木为吏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讼狱》:“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
成语谜语:

成语“削木为吏”的扩展资料

1. 削木为吏 造句
,势可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可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
语出《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於鲜也。
出处《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可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於鲜也。
《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於鲜也”颜师古注引三国魏文颖曰:“未遇刑自杀,为鲜明也。内容来自gyjslw.com
2. 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的翻译:所以,对士人来说,(即使是)在地上画(圈当作)一座牢狱,那情势也叫人不敢进去;(即使是)一个木制的狱吏,也不敢跟它对质。其中的“势”:是势头,情势的意思,这里是指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力量。//“议”,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意思。这里是与狱吏辩论、对质的意思。
内容来自gyjslw.com
3. 为什么古代可以“画地为牢,削木为吏”
第一句成语,这是需要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个人道德品质高尚,犯了错误,自己对自己约束较甚;其次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都一样,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信任的。虽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理想国度,确实反映了古人的正直、善良。第二句成语,原意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与第一句的意义是不同的,并不是刻个木头的狱吏看着就行。这句话是古代士大夫,道德高尚的人,不愿意看到残暴的狱吏的样子,可引申至不愿入牢狱,而加强约束自己的行为。
内容来自gyjslw.com
4. 什么是ltuh削木为吏?
削木为吏削木为吏是个汉语成语,释义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拼 音xuē mù wéi lì 出 处《报任安书》释 义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解 释1.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2.与‘龙纹鞭影’、‘响鼓不用重锤’意思相近。出 处 《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可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1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