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全皆”「全民皆兵」
成语“全民皆兵”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quán mín jiē bīng成语简拼:QMJB
成语注音:ㄑㄨㄢˊ ㄇ一ㄣˊ ㄐ一ㄝ ㄅ一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出处:王朔《痴人》:“我知道这种勾当已发展到五花八门、全民皆兵的程度。”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谓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成语用法:全民皆兵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全民参加作战。
成语造句:目前全民皆兵是不必要的
英文翻译:make everybody a soldier
俄文翻译:всеобщее вооружение народа
成语谜语:军国
成语“全民皆兵”的扩展资料
1. 哪个朝代养的起200万兵?分裂的不算,除了秦汉两朝其他大一统王朝都超过这个数,秦朝统一前全国带甲60W,其他6国总数加起来也差不多,统一后跟匈奴干了一仗动用了50W,估计总兵力怎么也在百万以上如果朝代长的话没准能达到200W。汉朝先天不足,秦朝的暴政加上楚汉相争造成人口基数锐减,好不容易文景两帝恢复点元气又摊上个穷兵黩武的汉武帝,此后汉朝基本就是没怎么消停过。其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都是分裂期就不说了,人口地盘摆在那里100W的都屈指可数,到了隋朝一统,杨广第一次征讨高丽光死就死了30W,动员兵力百万左右整个隋朝肯定够200W了。唐朝时期左右武卫什么飞骑、万骑加上府兵怎么也够数了。宋朝实际上最NB,光禁军80W,对付西夏也有百万之数,更不用说正面对付辽国的防守兵力,以半壁江山支持这么多军队不得不令人感叹这个朝代的富有。宋后的元朝不用说了满族皆兵打遍欧亚无敌手。明朝对付努尔哈赤时候6路大军每路都有10W,还不包括潼关对付李自成的30W光机动兵团就有百万以上。清朝的话满汉八旗加上绿营兵绝对够数。养不养得起主要看人口基数,毕竟中国这么大以冷兵器的杀伤力军队是越多越好的。内容来自gyjslw.com
2. 全民皆兵是什么意思???
全民:指全国人民;全体人民皆:是全民皆兵 也就是说:全国人民都是兵内容来自gyjslw.com
3. 什么是全民皆兵?是什么意思
是毛泽东提出来的一个战术观点,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全民皆兵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和全民防卫思想;平战结合要求国防建设和部队教育训练必须从战争实际出发,必须以人民战争基本理论和要求为基础,平时工作与战时准备结合起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扩展资料
现实应用
最早出现于1958年7月2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决议中。决议提出,必须积极积蓄和壮大后备力量,贯彻执行把预备役和民兵合二为一、实现全民皆兵的方针。
为实现全民皆兵,决议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附则明确的工厂、矿山、商店、公私企业等单位和大、中城市市区内不建立民兵组织的规定:
强调除基干民兵的纺织和装备必须加强外,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学校、企业、机关、街道,凡符合一定年龄的公民,必须逐步做到人人接受军事训练,人人学会使用普通武器,彻底解决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矛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民皆兵内容来自gyjslw.com
4. 我国古代实行的主要五种兵役制度
府兵制、募兵制、全民皆兵制、征兵制、世兵制。
1、府兵制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由西魏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2、募兵制
自唐五代以后,募兵制取代征兵制,为封建时代兵制的一大变革。宋朝不论禁兵、厢兵,还是南宋的屯驻大军等,一般都采用招募的办法。
灾年招募流民和饥民当兵,是宋朝一项传统国策。统治者认为,将壮健者招募当兵后,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这是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的对策。
招募军伍子弟,也成为宋朝重要兵源。此外,壮健的罪犯也刺配当兵,特别是充当厢兵。在兵源枯竭的情况下,统治者也往往强行抓夫,给民间造成很大的骚扰和痛苦。
3、全民皆兵制
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时,各国用兵,最多不过数万。至战国时,却阬降斩级,动以万计。
根据《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顷公鞍战败北逃回去的时候的情形可知,其时正式的军队虽败于外,各地方守御之兵仍在。
而《战国策》载苏秦说齐宣王之言,说“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竟不守;战而不胜,国以危亡随其后;”可见各地方守御之兵,都已调出去,充作正式军队了,这是战国时兵数骤增的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全国皆兵的,怕莫若此时了。所以战国后期,秦楚皆带兵百万,而其他五国军队人数也在30-50万之间。
4、征兵制
秦统一中国后,便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征兵以郡县为单位,郡守有征发一郡壮丁作战的力。当时农民既是主要生产力,也是兵员的主要来源。
秦朝兵役和劳役极为繁重:当时全国大约有两千多万人口,而经常被征发服兵役、劳役的就有二、三百万人。
5、世兵制
世兵制起源自汉末的质任制,当时军阀为避免士兵逃散,将其家集中管理,形成军户。由于长年战乱,最后出现司作战的“军户”、“士家”,子承父业,甚至祖孙三代都为兵。
而且年老之后也不能退役,改为从事后勤运输方面的工作。世兵制是对于东汉募兵制、征兵制并行制度的重要变革,并逐渐取代了前者,保持了很多势力稳定的作战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兵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征兵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募兵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兵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府兵制内容来自gyjslw.com
5. 为什么瑞士没有军队却还是全民皆兵?
众所周知,瑞士有着非常华丽的腕表,还有一个非常大型的银行(基本都知道的),瑞士银行可以存储各种东西,不只是钱,什么都可以。而且它的方式和我们还是不一样的,我们给银行存钱银行给我们利息。但是在瑞士,你放了东西你是要给银行缴纳钱款的。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瑞士是一个中立的国家,很多人都会在那里存款,与此同时,瑞士银行发扬着一个“存户”的美德,也就是说存东西就像是给你保管,给你保管的话你就得给我付钱。
我保证东西不会丢,但是你也得必须给我钱。
瑞士是一个中立国,有很多人说中立国就不要配备军队,不然有某些要参战的嫌疑。可是…中立国不配备军队,岂不是被那些有军队的欺负吗?但是有了军队那岂不是说你不是中立你要歪到某个国家合作吗。
所以,军队必须得有,而且要更强,人数更多。那样才能真正的确立中立国的品质,不然要不就会被欺负,要不就会被人说闲话。只有真正化的坚强,才能加强自己的国防,守住自己的瑞士银行!
然后瑞士已经到了那种全民皆兵的地步。因为他们那儿有一个“全民皆兵制”,就是说每个男性公民十八岁就要服从兵役。
你走在瑞士的大街上甚至还能看到有人去练习枪法等等,为什么别人那儿就有这么强大的团结意识?甚至到达了那种全民皆兵的地步。
只是因为他们团结!内容来自gyjslw.com
6. 全民皆兵~~~打一成语
这个本身就是成语呀。全民皆兵 【拼音】:quán mín jiē bīng 【解释】: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内容来自gyjslw.com
7. 战争为什么老百姓被杀?
国际规定不准屠杀的。屠杀根据需要而言,屠杀做到给予地方民众恐惧感减少对方抵抗勇气、减少对方兵员、掠夺资产。。。。。。。日本在中国 东南亚 德国在苏联 人类历史上个王朝更替国家之间战争伴随屠杀平民历史上著名君王都干过。你难受因为中国人站的角度不同而已。没能力被人欺负h历史上对其他国家民族屠杀也很多内容来自gyjslw.com
8. “全民皆兵”打《孙子兵法》一句。
全民皆兵(打《孙子兵法》一句)。 齐之以武内容来自gyjslw.com
9. 全民皆兵的 出处
全民皆兵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和全民防卫思想;平战结合要求国防建设和部队教育训练必须从战争实际出发,必须以人民战争基本理论和要求为基础,平时工作与战时准备结合起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最早出现于1958年7月2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决议中。决议提出,必须积极积蓄和壮大后备力量,贯彻执行把预备役和民兵合而为一、实现全民皆兵的方针。为实现全民皆兵,决议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附则明确的工厂、矿山、商店、公私企业等单位和大、中城市市区内不建立民兵组织的规定,强调除基干民兵的纺织和装备必须加强外,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学校、企业、机关、街道,凡符合一定年龄的公民,必须逐步做到人人接受军事训练,人人学会使用普通武器,彻底解决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矛盾。内容来自gyjslw.com
10. 小学生国防教育书籍有哪些?
小学生国防教育书籍有:《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国防教育》、《中小学生安全与防护系列:国防教育》、《小学生国防教育简明读本》等书籍。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中关于小学生国防教育的基本要求,分六个单元,生动地讲述了小学生们如何初步认识我们的国家、英雄,以及党和军队的成长,学习掌握—些基本的国防知识和技能,学习解放军的优秀品质与精神。
扩展资料
小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
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最终实现“全民皆兵”。以色列就是个全民皆兵的国家。虽然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却是任何国家都不敢小瞧的军事强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色列把国防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全民的爱国热情非常高涨。
我国历史上也不乏全民皆兵而取得战争胜利的事例,这些事例无不说明,只有重视国防教育,民众普遍支持国防事业,才可能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内容来自gyjslw.com
11. 全民皆兵的 出处
全民皆兵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和全民防卫思想;平战结合要求国防建设和部队教育训练必须从战争实际出发,必须以人民战争基本理论和要求为基础,平时工作与战时准备结合起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最早出现于1958年7月2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决议中。决议提出,必须积极积蓄和壮大后备力量,贯彻执行把预备役和民兵合而为一、实现全民皆兵的方针。为实现全民皆兵,决议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附则明确的工厂、矿山、商店、公私企业等单位和大、中城市市区内不建立民兵组织的规定,强调除基干民兵的纺织和装备必须加强外,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学校、企业、机关、街道,凡符合一定年龄的公民,必须逐步做到人人接受军事训练,人人学会使用普通武器,彻底解决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矛盾。内容来自gyjslw.com
12. 宋朝为什么不全民皆兵北上干死辽西夏
动员、集结,武器供给、粮草供给都是大问题,还要有人种粮织布,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呢。内容来自gyjslw.com
13. 全民皆兵是什么意思???
全民:指全国人民;全体人民皆:是全民皆兵 也就是说:全国人民都是兵内容来自gyjslw.com
14. 哪个朝代养的起200万兵?
分裂的不算,除了秦汉两朝其他大一统王朝都超过这个数,秦朝统一前全国带甲60W,其他6国总数加起来也差不多,统一后跟匈奴干了一仗动用了50W,估计总兵力怎么也在百万以上如果朝代长的话没准能达到200W。汉朝先天不足,秦朝的暴政加上楚汉相争造成人口基数锐减,好不容易文景两帝恢复点元气又摊上个穷兵黩武的汉武帝,此后汉朝基本就是没怎么消停过。其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都是分裂期就不说了,人口地盘摆在那里100W的都屈指可数,到了隋朝一统,杨广第一次征讨高丽光死就死了30W,动员兵力百万左右整个隋朝肯定够200W了。唐朝时期左右武卫什么飞骑、万骑加上府兵怎么也够数了。宋朝实际上最NB,光禁军80W,对付西夏也有百万之数,更不用说正面对付辽国的防守兵力,以半壁江山支持这么多军队不得不令人感叹这个朝代的富有。宋后的元朝不用说了满族皆兵打遍欧亚无敌手。明朝对付努尔哈赤时候6路大军每路都有10W,还不包括潼关对付李自成的30W光机动兵团就有百万以上。清朝的话满汉八旗加上绿营兵绝对够数。养不养得起主要看人口基数,毕竟中国这么大以冷兵器的杀伤力军队是越多越好的。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