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头木屑」的成语故事
“竹头木屑”的成语故事:
陶侃,字士行,东晋鄱阳人,后来迁居庐江浔阳,是晋末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曾祖父。由于他为西晋统治者“一贯尽忠”,从县吏一直做到荆、江二州刺史,并掌管其他六州军事,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人物。但他戎马生涯四十余年,却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还经常勉励部下珍惜一草一木,为国为民多做贡献。 陶侃少时家境贫寒,父亲病后,全家只靠母亲一人纺线织布维持生活。为了培养他,母亲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他十六岁时,在县里谋到一个小吏的职位,负责管理鱼池。刚上任不久,他就给母亲弄回去一坛腌鱼,这是当时人们喜欢吃的东西。但他母亲很生气,把腌鱼封存不吃,并且责备他说:“你拿公家的东西送我,不但不能使我高兴,反而让我替你难过!”母亲的话使陶侃十分羞愧,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拿过公家的东西。 有一年,在荆州刺史的任上,因战备需要造一批战船,陶侃常去现场视察督导,发现大量的剩竹头和木屑扔得到处都是,觉得很可惜。这些东西本来都算是废物了,陶侃却叫人全部登记收藏起来。别人见他这样做,心中都暗自好笑。后来,一次新春集会,恰逢雪后初晴,厅前泥泞难走,陶侃便叫人把木屑拿出来铺在地上。这时,微不足道的木屑发挥了作用。 有一次,东竹什么于什么
第一个字是竹的成语:竹苞松茂 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竹篮打水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竹报平安 比喻平安家信。 竹马之友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竹头木屑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竹柏异心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竹篱茅舍 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竹马之交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关于竹子品质的贬义成语
罔知所措【读音】:wǎng zhī suǒ cuò【解释】:面临窘危,茫然无所适从。形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出处】: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惶惑发狂,罔知所措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竹头木屑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竹头木屑
成语拼音zhú tóu mù xiè
成语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成语出处宋 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成语繁体竹头木屑
成语简拼ZTMX
成语注音ㄓㄨˊ ㄊㄡˊ ㄇㄨˋ ㄒ一ㄝ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木屑竹头
成语例子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宋 陈亮《祭妹夫周英伯》)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竹头木屑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竹头木屑 [ zhú tóu mù xi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ú tóu mù xiè ]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出 处
宋·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例 句
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带竹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青梅竹马、
罄竹难书、
胸有成竹、
势如破竹、
茂林修竹、
竹马之交、
竹报平安、
竹篮打水、
成竹在胸、
竹篱茅舍、
竹苞松茂、
丝竹管弦、
青竹丹枫、
金石丝竹、
破竹之势、
磬竹难书、
哀丝豪竹、
竹马之友、
竹马之好、
竹烟波月、
鸠车竹马、
竹头木屑、
破竹建瓴、
名垂竹帛、
弹丝品竹、
刀过竹解、
翠竹黄花、
永垂竹帛、
竹罄南山、
竹柏异心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急需:寓含传统文化意象梅、兰、竹、菊、荷、柳、松柏、芭蕉、梧桐、紫燕、鸿雁、杜鹃、哀猿等的成语典故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摽梅之年 (biào mén zhī nián)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驿寄梅花 (yì jì méi huā) 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兰花为“美好”、“高洁”、“纯朴”、“贤德”、“贤贞”、“俊雅”之类的象征,因为兰花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称。 玉树芝兰 〖解释〗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沅芷湘兰 见“沅芷澧兰”。 沅芷澧兰 《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沅茝醴兰 见“沅芷澧兰”。 义结金兰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谢兰燕桂 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后遂以“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迁兰变鲍 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 契合金兰 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 兰芷之室 兰、芷: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亦作“芝兰之室”。 兰质熏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兰熏桂馥 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 空谷幽兰 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金兰之友 指亲密的朋友。 金兰之交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桂子兰孙 对人子孙的美称。 桂折兰摧 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摧兰折玉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吹气如兰 见“吹气胜兰”。 采兰赠芍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芝兰之室 比喻良好的环境。 沅茞澧兰 沅、澧:都是水名;茞、兰: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芝兰玉树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谢庭兰玉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絮果兰因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披榛采兰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契若金兰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兰艾同焚 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兰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兰艾难分 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兰桂齐芳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澧兰沅芷 沅、澧:都是水名;兰、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兰因絮果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兰芝常生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兰摧玉折 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兰质蕙心 形容美丽而聪明。 兰薰桂馥 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金兰之契 金:比喻坚;兰: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蕙心兰质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桂馥兰香 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桂殿兰宫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芳兰竟体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吹气胜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采兰赠药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兰质薰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竹,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著于竹帛 〖解释〗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竹柏异心 〖解释〗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鲇鱼缘竹竿 〖解释〗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鲇鱼上竹竿 〖解释〗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弹丝品竹 〖解释〗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竹马之交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竹篱茅舍 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着于竹帛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亦作“着乎竹帛”、“着之竹帛”。 永垂竹帛 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易如破竹 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朽竹篙舟 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胸无成竹 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武昌剩竹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松茂竹苞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 势如劈竹 见“势如破竹”。 青竹丹枫 青竹生南方,丹枫长北地。因以“青竹丹枫”借指南北。 曝书见竹 谓睹物思人。 破竹建瓴 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所向无敌。 品竹调弦 亦作“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品竹调丝 见“品竹调弦”。 弄竹弹丝 吹奏管弦乐器。 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芒鞋竹笠 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柳门竹巷 指幽静俭朴的住宅。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急竹繁丝 见“急管繁弦”。 豪竹哀丝 指管弦乐。 东南竹箭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调弦品竹 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调丝品竹 吹弹乐器。 吹竹弹丝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垂名竹帛 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 尺竹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罄竹难书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竹苞松茂 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竹报平安 比喻平安家信。 竹马之友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竹篮打水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竹头木屑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丝竹管弦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势如破竹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磬竹难书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敲竹杠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品竹弹丝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破竹之势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鲇鱼上竹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金石丝竹 金:指金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刀过竹解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翠竹黄花 指眼前境物。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哀丝豪竹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鸠车竹马 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傲霜的菊花,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菊老荷枯 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荷花的寓意,出淤泥而不染。佛家称之为莲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投袂荷戈 〖解释〗振起衣袖,拿起武器。表示为国效命。 以荷析薪 《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原谓父亲劈柴,儿子不能承受担当。后以“以荷析薪”比喻继承父业。 两肩荷口 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菊老荷枯 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父析子荷 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荷枪实弹 荷:扛。扛着枪,上了子弹。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关于竹的成语故事
胸有成竹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哀丝豪竹 【拼音】 (āi sī háo zhú) 【注释】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出处】 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例子】 ~颂英烈,此是北昆跃进花.(茅盾《观北昆剧院初演〈红霞〉》) 成竹在胸 【拼音】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注释】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出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例子】 他回答老师的问题从容不迫,~. 翠竹黄花 【拼音】 (cuì zhú huáng huā) 【注释】 指眼前境物.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例子】 刀过竹解 【拼音】 (dāo guò zhú jiě) 【注释】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出处】 【例子】 后来,果然办得水到渠成,~.(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 金石丝竹 【拼音】 (jīn shí sī zhú) 【注释】 金:指金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出处】 《庄子·骈母》:“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 【例子】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作壁上观之鸣.~,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茂林修竹 【拼音】 (mào lín xiū zhú) 【注释】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例子】 刚过了小桥曲水,又见些~.(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二回) 名垂竹帛 【拼音】 (míng chuí zhú bó) 【注释】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例子】 鲇鱼上竹 【拼音】 (nián yú shàng zhú) 【注释】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出处】 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例子】 品竹弹丝 【拼音】 (pǐn zhú tán sī) 【注释】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出处】 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例子】 破竹之势 【拼音】 (pò zhú zhī shì) 【注释】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例子】 我军以~进逼武昌,今闻已进展到离武昌城仅中国里百五十里之地.(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敲竹杠 【拼音】 (qiāo zhū gàng) 【注释】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出处】 【例子】 青梅竹马 【拼音】 (qīng méi zhú mǎ) 【注释】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子】 那少年时期的~,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 磬竹难书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注释】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出处】 《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例子】 三臣罪状,~.(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 势如破竹 【拼音】 (shì rú pò zhú) 【注释】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例子】 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又克大谷县.(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九回) 丝竹管弦 【拼音】 (sī zhú guǎn xián) 【注释】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例子】 ~韵悠扬,歌喉宛转何清越.(李木庵《秧歌舞吟》诗)? 胸有成竹 【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注释】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例子】 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 竹苞松茂 【拼音】 (zhú bāo sōng mào) 【注释】 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出处】 《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例子】 竹篮打水 【拼音】 (zhú lán dá shuǐ) 【注释】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出处】 唐·寒山《诗》之二○八:“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例子】 竹报平安 【拼音】 (zhú bào píng ān) 【注释】 比喻平安家信. 【出处】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例子】 竹马之友 【拼音】 (zhú mǎ zhī yǒu) 【注释】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出处】 《晋书·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例子】 竹头木屑 【拼音】 (zhú tóu mù xiè) 【注释】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出处】 《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例子】 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宋·陈亮《祭妹夫周英伯》)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竹子成语
着于竹帛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亦作“着乎竹帛”、“着之竹帛”。 著于竹帛 〖解释〗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竹头木屑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竹马之友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竹马之交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竹篱茅舍 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竹篮打水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竹报平安 比喻平安家信。 竹苞松茂 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竹柏异心 〖解释〗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永垂竹帛 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易如破竹 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朽竹篙舟 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胸无成竹 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武昌剩竹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松茂竹苞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 丝竹管弦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势如破竹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势如劈竹 见“势如破竹”。 罄竹难书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磬竹难书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青竹丹枫 青竹生南方,丹枫长北地。因以“青竹丹枫”借指南北。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敲竹杠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曝书见竹 谓睹物思人。 破竹之势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破竹建瓴 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所向无敌。 品竹调弦 亦作“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品竹调丝 见“品竹调弦”。 品竹弹丝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弄竹弹丝 吹奏管弦乐器。 鲇鱼缘竹竿 〖解释〗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鲇鱼上竹竿 〖解释〗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鲇鱼上竹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芒鞋竹笠 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柳门竹巷 指幽静俭朴的住宅。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鸠车竹马 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金石丝竹 金:指金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急竹繁丝 见“急管繁弦”。 豪竹哀丝 指管弦乐。 东南竹箭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调弦品竹 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调丝品竹 吹弹乐器。 刀过竹解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弹丝品竹 〖解释〗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翠竹黄花 指眼前境物。 垂名竹帛 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 吹竹弹丝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尺竹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哀丝豪竹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竹头木屑”扩展: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成语简拼:ZTMX
成语出处:宋 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用法:竹头木屑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木屑竹头
成语注音:ㄓㄨˊ ㄊㄡˊ ㄇㄨˋ ㄒ一ㄝˋ
成语读音:zhú tóu mù xiè
造句: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宋 陈亮《祭妹夫周英伯》)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