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龙()()”「元龙豪气」
成语“元龙豪气”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yuán lóng háo qì成语简拼:YLHQ
成语注音:ㄩㄢˊ ㄌㄨㄥˊ ㄏㄠˊ ㄑ一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氾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gyjslw.com
成语解释: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成语用法:元龙豪气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成语“元龙豪气”的扩展资料
1. 龙的资料,(其实很简单,请帮忙!)龙神通广大,影响深远,十二生肖中没有一种能和它相比的。尽管龙和人类陌生,其他如牛、马、羊、鸡、猪、狗、兔、猴,倒和被谑称为“两脚兽”的人关系密切。虎要吃人,蛇要咬人,但人也要剥虎皮,泡虎骨酒;蛇羹是岭南名菜,蛇皮可以制钱包,蛇胆明目,功效卓著。只有鼠十分差劲,形容猥琐,行动鬼祟,不但贪污盗窃,与人争食,还能传布鼠疫,危害极大,因此我们报刊上的流行语中,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一说。但谚云“咬人的狗不叫”,随口嚷嚷,喊打不等于真打。因为我们家大业大,无妨眼开眼闭,犯不着过分认真。所以在十二生肖中,鼠龙安然并坐,高踞一席,从未中说有什么人提出异议。也不知道这十二生肖是谁圈定的,如果改用选举,鼠肯定要落选。 龙代表至尊无上的帝王,君临天下。帝王之宅,龙幡虎踞,帝王凤目龙睛,穿龙袍、睡龙床、坐龙庭,“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是大诗人王维描摹天子早朝的名句。他一高兴,是龙心大悦;一发火,是龙颜大怒,都是非同小可的事。帝王有后有妃,“后宫佳丽三千人”,替他生产龙种。他一旦死去,就叫龙驭宾天。而继承王位的,自然非龙种莫。龙子龙孙,绵延不绝,才能万世一系,系于不隳。终身制和世制是封建法统的精髓,但检点二千余年的王朝兴替史,终身制和世制都不免有些麻烦。秦二世而斩,开头就开得不吉利。有一首唐诗说:“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琐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把秦祚短促归咎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这种书生之见,未必认为确论。刘邦心直口快,他的名言是:“乃公马上得天下,安用诗书!”抗日战争胜利,由重庆复员的人物,以“老子抗战八年”为口头禅;解放以后,则有“江山是我们打的”,同义反复,一脉相沿,来源极古。 龙在中国,普及时空,广被万象。天子门下的文臣武将,文的才华出众,称为龙跃凤鸣;武的气慨不凡,喻为龙骧虎步;年少有才,那就是龙驹凤雏了。老百姓婚娶,是终身大事,享有点龙凤花烛的特殊待遇,显示皇恩浩荡。舞龙灯,赛龙船,当然是盛世风光的点缀。宝剑中的名器,号为龙泉。马中良材,拥有龙马、龙文、龙媒、龙孙等美称。庭园中有龙柏、龙爪槐,龙舌兰,筵席上有龙虾,果品中有龙眼,香料中有珍贵的龙涎香。还有一种状如蟑螂的龙虱,是广东人酷食的美食。这里随手掇拾,已经美不胜收。但列举的只限于龙的“正面形象”,还另有些龙,例如小菜场上的长龙,令人谈龙色变的龙卷风,困为可能引起消极影响和不良反应,为了顾及社会效果,恕置不论。 文学艺术世界,自然也少不了龙的影子。鸿篇巨制、锦心绣口的天才运作,是雕龙高手;等而下之,就于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了。有关龙的掌故、传说、寓言、神话,瑰奇谲丽,摆起龙门阵来,决不止一千零一夜。有的还很耐人寻味。“叶公好龙”的故事,现已为人所熟知。据说叶公爱龙,满屋子都是龙画、龙雕、龙饰,龙受宠若惊,引为知己,就从天而降,登门拜访。谁知龙头刚在窗口出现,叶公就骇得拔腿而逃。叶公是古人,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例如民主、自由这样的东西,供在玻璃窗里,当做政治摆设,或者挂在口边,作为茶余酒后的清谈,是很有趣的,很能装点文明风雅,但一遇到真价实货,就难免步叶公后尘,“失其魂魄,五色无主”了。 《封神榜》里对龙王的描写很不严肃。哪吒闹海,不但把东海龙王敖光的水晶宫闹得家翻宅乱,打死龙王三太子,抽了龙筋,还把敖光叫做“老泥鳅”,揭了他的龙鳞,打得他大叫“饶命”。哪吒是七岁的孩子,当然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一条“革命”道理;而因为他不但是东塘关总兵李靖的公子,地道的高干子弟,而且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的弟子转世,很有来头的缘故。 《西游记》更有歪曲龙王英雄形象的嫌疑。原来唐朝长安西门街有个卖卦先生,神机妙算,曾给相识的渔夫卜课,看准在哪里下网能够得鱼。就为这点小事,东海龙王敖光认定有损水族利益,怀恨在心,乘玉皇大帝下旨降雨的机会,以谋私,违法作弊,设就圈套,准备狠狠地整那卖卦先生,不想因此触犯天条,害人反害己,第二天午时三刻就要问斩,而监斩官却是唐太宗驾下的丞相魏徵。亏得卖卦先生宽厚,以德报怨,指点龙王赶快向人王求情,救他一命。唐太宗王王相护,慨允帮忙,把魏徵招来对弈,扣在御前,延误他的监斩时刻。谁知魏徵铁面无私,伏在桌上打了个瞌睡,灵魂出窍,还是上天把敖光的老龙头砍了。这个故事说得神乎其神,大大丑化了龙王,美化了魏徵,是很不足为训的。魏徵诚然是史书公认的一代名臣,提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无道理,敢于“犯颜正谏”,骨头很硬。为了表示敬老尊贤、安国利民的意向,不妨予以口头表扬,但却不可不知高低轻重,妄想“步武前贤”,向魏徵学样。须知龙喉下有逆鳞,触犯了,龙要起杀心的。最好学点庄子说的“屠龙术”云里雾里,光说不练。二十年前,有人轻举妄动,在报上鼓吹学习魏徵,又有人编什么《海瑞上疏》、《海瑞罢官》,结果引爆了那一场天摇地动、鬼哭神号的大事变。人命关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是“十分必要”的。《红楼梦》写秦可卿闺中有一副对联,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贾宝玉看了大不以为然,这样不通世故,不识时务,难怪贾政认为忤逆不孝,要痛加鞭挞了。 有些传奇志怪中所写的龙,却颇有些平民化的倾向。龙究竟是什么样子?《柳毅传》中有一段细腻的笔墨:“大声忽发,天坼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十雹,一时皆下”。威灵显赫,很有盛气凌人的派势。其实这条龙只是性子暴烈,却讲究人情,嫉恶如仇,很容易亲近的。《柳毅传》里的龙女,婉矣欠(二字合一)缱绻,美貌多情,被薄幸的丈夫所抛弃,悲苦无告,落得牧羊道畔,经过许多曲折,终于下嫁一位曾代她向娘家送信的落第书生柳毅。她认为这段人龙混杂的婚姻是天意,口吻活像个普通听天由命的善良妇女,有失龙君千金风度。柳毅娶了龙女,白日飞升,享用豪华,胜于公卿,而且朱颜长驻,成了神仙。自来龙门难逃,狗洞易钻,夤缘进身,正是终南捷径。古往今来,多少蝇营狗苟的风云人物、火箭干部,就是这样上去的。不久以前,江西就出过一位赫赫有名的副省长。柳毅是正派人,以“义夫”自许,不幸考不上进士,却幸而遇见龙女,一念之善,无意中由攀龙而乘龙,为后世的登龙术多开了一道门路,很值得投机家焚香顶礼,表示感谢。 虎啸风生,龙腾云涌,在十三大的风云际会中,十亿人翘首长天,祝愿中华民族这条五千年的东方老龙乘时崛起,不要重演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故态,那么草野蚁民,就要欢欣鼓舞,山呼万岁了。gyjslw.com
2. 有带龙的成语大全
直捣黄龙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真龙活现 形容逼真。 真龙天子 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 掷杖成龙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祖龙之虐 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药店飞龙 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一世龙门 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叶公好龙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鱼龙曼衍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云龙风虎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云龙井蛙 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元龙豪气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元龙高卧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云起龙骧 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游云惊龙 形容书法精妙。 一龙一猪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鱼龙百变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鱼龙变化 谓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鱼龙曼羡 喻世事变幻。 鱼龙曼延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术。 鱼龙漫衍 见“鱼龙曼延”。 鱼升龙门 同“鱼化龙”。 鱼跃龙门 同“鱼化龙”。 鱼质龙文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云起龙襄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云蒸龙变 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降龙伏虎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匣里龙吟 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 绣虎雕龙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望子成龙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卧虎藏龙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舞凤飞龙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土龙刍狗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屠龙之技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痛饮黄龙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土龙沐猴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屠龙之伎 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托凤攀龙 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贵。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神龙见首不见尾 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生龙活虎 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神龙见首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神龙马壮 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神龙失埶 喻失去位。埶,同“势”。 事火咒龙 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尸居龙见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岁在龙虵 见“岁在龙蛇”。 岁在龙蛇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 人中之龙 比喻人中豪杰。 日角龙庭 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日角龙颜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人中龙虎 比喻人中豪杰。 乔龙画虎 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群龙无首 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骑龙弄凤 ①比喻成仙。②比喻腾达。 潜龙伏虎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前怕龙,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青龙金匮 指六辰。谓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 雀马鱼龙 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盘龙卧虎 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暴腮龙门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配套成龙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攀龙附凤 指巴结投靠有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炮凤烹龙 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盘龙之癖 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跑龙套 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烹龙炮凤 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攀龙讬凤 犹言攀龙附凤。 炮龙烹凤 见“炮凤烹龙”。 烹龙庖凤 见“烹龙炮凤”。 烹龙煮凤 见“烹龙炮凤”。gyjslw.com
3. 元龙臭味出自哪些典故?
也称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三国志•魏志•陈登传》中称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对不能忧国忘家的许汜不予理睬,得到刘备的赞许。臭味,即气味,情趣。宋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有句: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gyjslw.com
4. 带有龙元龙豪气的成语大全
打凤捞龙 [ dǎ fèng lāo ló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ǎ fèng lāo lóng ]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出 处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