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家”的成语「国而忘家」

2023年07月14日成语大全96

成语“国而忘家”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國而忘家
成语读音:guó ér wàng jiā
成语简拼:GEWJ
成语注音:ㄍㄨㄛˊ ㄦˊ ㄨㄤˋ ㄐ一ㄚ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国耳忘家、国尔忘家
成语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gyjslw.com
成语解释:谓为国事而忘其家。
成语用法:国而忘家作谓语、定语;指爱国。
成语造句:马识途《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他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充分发挥了人定胜天的无比威力,打了一个大胜仗。”

成语“国而忘家”的扩展资料

1. 国是家 善作魂 勤为本 俭养德 诚立身 孝当先 和为贵。 百年梦 时代潮 齐努力 同奔跑 共祝愿
(对应内容部分来源于网上收集汇总,个人组织回答可能有偏颇的地方,请酌情。仅仅用作交流学术。)
1、这段话出自中国梦娃娃公益广告词: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百年梦,时代潮,齐努力,同奔跑,共祝愿,祖国好,和美、吉祥、节节高。
2、字面意思:中国是我们的家园,善良作为我们的灵魂之歌,勤劳是我们的本分,节俭培养我们的品德,诚信建立本身,孝道是中华传统文的领导行为,和平是现在社会的珍贵。 
3、历史知识:
国是家:一、国是最大的家,把国当做自己的家,因为没有国就没有家。爱国精神的体现:宋朝元朝交替,蒙古南侵,很多家庭妻离子散。二、民国时期,日本入侵,南京被屠城,很多地方出现万人坑,国之不存,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人没有立足之地。三、今天,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从近代国际地位略有改善受歧视程度降低。
善作魂:中国随着宗教文化的影响,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积善行德能够带来福气。古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例子:宋朝名宰相范仲淹,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 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实践了年青穷苦时念念利益众生的宿愿。不久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 范家的曾孙都贤达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 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所以,世人若要为子孙谋福利的话,范仲淹的善行值得效法。
勤为本:勤勉是人的根本。例子:例子很多,很多成功人士都是通过努力摘得的。
俭养德:一、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周恩来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三、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诚立身:《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孝当先:《邓小平赡养继母》夏伯根对邓小平来说,既不是他的生母,也不是养母,而是继母。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重和爱戴。十五岁的邓小平,当年顺长江南下,走出重庆,走出四川。之后,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前来解放大西南,又回到四川,回到了重庆。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央下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最高官员。这时的邓小平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庭后,邓小平就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她把继母一同带到北京。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不分你我,在饮食、卫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的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里,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自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邓小平都亲自干。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和为贵: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有这样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有一个家庭总是因为不断的争吵而非常羡慕邻居一家的和睦,于是,这个家庭的长者就去向邻居家求教。
邻居家告诉他说:“我们家不吵架,是因为我们家坏人太多。”
长者很生气,以为邻居是在开他的玩笑,坏人多,应该经常吵架才是啊……没过多久,长者无意中听到了邻居家因为一件失误的事的谈话。
所有的人,都诚恳的检讨自己,说如果自己做得再好一些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没有人推脱,没有人给自己辩解,大家都是坏人,大家都有责任。
长者终于明白了,原来,邻居对自己说的是真话,是自己没能够理解其中的真谛。
家和万事兴,没有人不知道,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和,和谐、和睦,没有人会拒绝。对于一个家庭,组成家庭的时候,无一不抱着美好的憧憬和愿望。可是,如何保持,如何建设一个于自己的和谐、和睦的家,却很少有人知道。
多一些谅解,多一些理解,就会多一些爱,多一些幸福。想要拥有幸福的家,每一个家其实都需要一些坏人,多一些承担责任的人。家,毕竟是家,太多的个人考虑,只能是害人害己,最终破坏家的和谐。gyjslw.com
2. 爱国诗句,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gyjslw.com
3. 将士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自接受命令时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把私人交情忘掉,擂鼓进军,战况紧急时,就应当把生命抛到脑后。原句出自于西汉司马迁的《司马穰苴列传》。
原文: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白话译文:
布署完毕,已日暮降临,庄贾才来到。穰苴说:“为何不按时到达?”庄贾表示歉意,他解释说:“亲戚朋友送行,所以晚了。”穰苴说:“作为将领,自接受命令时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把私人交情忘掉,擂鼓进军,战况紧急时,就应当把生命抛到脑后。
现今敌人已侵入国境,国内骚乱不安,士兵已在前线战场暴露,无所隐蔽,君主睡不好,吃不香,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系在你的身上,还谈什么送行呢!”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作者善于粗线条地勾勒当时的背景,让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充分活动,略貌取神地显示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田穰苴就是在齐国遭到晋燕两国人侵,而齐军又惨遭失败的背景下受命出征的。然而,他的地位卑贱,没有威望,人微轻,何以服众,何以治军,又何以御敌呢?他深知齐军所以战败是军队腐败,没有严格的纪律,所以他首先要整饬军队,建立威信。
杀庄贾就是立威的开始。而穰苴的形象就是通过他具体的言行塑造的。庄贾是景公的宠臣,身为监军,在国土沦丧、前线紧急的情势下,视军纪如儿戏,与亲朋好友饮宴,约定“日中会于军门”,竟日暮才到。
与庄贾相比照,穰苴却在约定时间提前到达。他立表下漏,以待庄贾,约定时间庄贾未至,就扑表决漏,照原定步骤检阅军队,申明纪律。穰苴杀庄贾前的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实乃是对全军将士的要求。诛杀庄贾就是严明军纪的兑现。监军尚可杀头,还有谁敢把军纪当作儿戏呢?所以,号令三军、巡行示众,使全军为之振栗。
景公的使者本来是持诏赦免庄贾的。只因时间迫在眉睫才“驰入军中”,穰苴也因他违犯了军规,给予严肃的处理。这就告诫三军:在军队中将领的力是至高无上的,必须严格遵守,不容一丝懈怠。
而他本人,身体力行,对战士关心倍至。他亲自过问士兵的饮食,探问疾病,安排医疗,把自己用的军需品拿出来款待士兵,并和士兵平分粮食,这在当时官兵悬殊、等级森严的情况下,必然受到士兵的爱戴,以致带病、体弱的战士也都要求一同奔赴战场。gyjslw.com
4. 他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用什么四字词语来表示
1、楚囊之情:指爱国之情。
2、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
3、于家为国:为国家为人民。
4、为国尽忠:永远忠诚于国家。
5、为国捐躯:为国家牺牲生命。
6、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7、护国佑民:扞卫国家,保护人民。
8、国尔忘家: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9、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10、忠君报国:忠于君主,报效国家。
11、赴汤蹈火: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12、舍身为国: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13、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14、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
15、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16、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17、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18、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19、忠心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20、乃心王室: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21、祖逖之誓:指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
22、碧血丹心: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
23、破家为国:为了国家,不惜损毁自己的家庭。
24、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25、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26、忧国忘家: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27、光复旧物: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28、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29、济世爱民: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
30、浩气长存: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31、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32、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33、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34、浩气长存: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35、光荣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
36、美人香草: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37、徇国忘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38、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39、以身许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40、存亡继绝: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41、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4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43、爱国一家: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44、殉节报国:为了气节而死,用这种方式报答所忠于的国家。
45、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46、忠贞不贰:忠诚坚定,永不改变。也指下对上层十分忠心。
47、赤心报国: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4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49、忠心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50、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gyjslw.com
5. 无私奉献是不是热爱祖国的词
是。
、楚囊之情:指爱国之情。
2、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
3、于家为国:为国家为人民。
4、为国尽忠:永远忠诚于国家。
5、为国捐躯:为国家牺牲生命。
6、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7、护国佑民:扞卫国家,保护人民。
8、国尔忘家: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9、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10、忠君报国:忠于君主,报效国家。
11、赴汤蹈火: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12、舍身为国: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13、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14、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
15、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16、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17、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18、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19、忠心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20、乃心王室: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21、祖逖之誓:指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
22、碧血丹心: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
23、破家为国:为了国家,不惜损毁自己的家庭。
24、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25、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26、忧国忘家: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27、光复旧物: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28、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29、济世爱民: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
30、浩气长存: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31、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32、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33、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34、浩气长存: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35、光荣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
36、美人香草: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37、徇国忘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38、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39、以身许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40、存亡继绝: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41、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4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43、爱国一家: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44、殉节报国:为了气节而死,用这种方式报答所忠于的国家。
45、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46、忠贞不贰:忠诚坚定,永不改变。也指下对上层十分忠心。
47、赤心报国: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4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gyjslw.com
6. 忘了是一战还是二战时外国因排摄了一张老鹰捉非洲儿童而获奖后自杀的摄影家是哪位?
凯文·卡特 
凯文·卡特是南非的一名摄影师,他的作品《饥饿的苏丹》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新闻界最高奖)“特写性新闻摄影”(Feature Photography)。作品内容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秃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这张照片于1993年3月26日,被美国著名威大报《纽约时报》首家刊登。接着,其他媒体很快将其传遍世界,在各国人民中激起强烈反响。
扩展资料
拍摄背景
当时和凯文卡特一起工作的摄影记者Joao Silva在后来一次采访中从他的角度讲述了当时的拍摄情况。他们随联合国一个派发粮食的直升飞机降落到苏丹,在发放救济粮的三十分钟之内,他们有机会拍一些照片。
凯文就在直升飞机附近,据他讲,当时凯文看到了眼前可怕的场景惊呆了,他拍了不少饥饿孩子的照片,其中有一个孩子蜷在地上仿佛在哭泣,她的母亲正在忙着领取救济粮,暂时没有时间照顾她,就在这个时候,一只秃鹫在孩子身后落了下来。
凯文轻轻地调整了角度,为了不惊扰秃鹫,把他们两个都收进镜头,他拍了几张之后,秃鹫飞走了。 Joao说他也拍摄了同样的场景,但是没有得普利策奖。gyjslw.com
7.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是谁写的?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惜时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古辞 长歌行》 2志士昔日短,愁人知日长 3尺璧非宝, 寸阴可惜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6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gyjslw.com
8. 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与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矛盾吗?
身辱,家破仅仅给漂泊的人在空间上的不定感以及心理上的不安全,而国亡这词让人的精神失去了全部的支撑,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全部的思想爱国的感情,国不可亡一话振聋发聩,一个人生死存亡,让每一个渴望祖国统一的炎黄子孙而振奋!gyjslw.com
9.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的意思,详细一点
公而忘私或【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明 李贽 《晁错》:“[ 鼂错 ]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 鼂氏 之不安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若说是为了国法,所以公尔忘私,然而姓 朱 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才出首的:所以有点看不起这个人。”亦作“ 公耳忘私 ”、“ 公而忘私 ”。 汉 贾谊 《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彼为臣者既能舍家而顾国,国尔而忘家,公而忘私,则为君者自当体彼一念之忠忱,或准其一月而半归其家省视,或准其三十日或二十日归其家省视。”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象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泱泱的 中国 中,究竟能有几个?国而忘家,意思差不多,就是为了国家,不顾自己的小家的利益。gyjslw.com
10.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声之多艰。C宝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必趋之
屈原 B范仲淹 D陆游 A林则徐 C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2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