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同()”的成语「同德同心」
成语“同德同心”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tóng dé tóng xīn成语简拼:TDTX
成语注音:ㄊㄨㄥˊ ㄉㄜˊ ㄊㄨㄥˊ ㄒ一ㄣ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同心同德
成语出处:《旧唐书·马燧传》“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一回:“然君臣同德同心,于兹可见。”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见“同心同德”。
成语用法:同德同心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思想统一。
成语造句:普劝国人,勿分尔我,同德同心,自成团体。清·洪楝园《警黄钟》第十出
英文翻译:be of one heart and one mind
成语“同德同心”的扩展资料
1.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据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中说,德在上文中的的那个年代有图腾“生性”之意,故“同性则同德意,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意为相同姓氏相同血缘的人崇拜相同的图腾有同样的生性,因为生性相同血缘相同故而心性想法相同,因为有同样的心性想法,才会有相同的志向。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同心同德是什么意思?
心:思想;德:信念。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同心同德”是指为同一个心愿,统一目的而努力。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
C 试题分析:“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大意是:姓相同德行就相同,德行相同心就相同。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力,以便建立世统治的一种制度。依据宗法制,天子分封同姓贵族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在其国内拥有统治,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等义务。本题选C项。点评:关于宗法制,更多是考查对后世的影响:如中国人的宗族观念、认祖归宗、尊宗敬祖的传统习俗都源于宗法制度。另外,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关系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同心同德齐奋斗”下一句是什么?
有很多对法,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我这了提供几个共甘共苦合向前 这个对子可以用在共同历经艰难险阻之时硕果枝头尽欢颜 这个对子可以用在新中国的现在所有的中国人在一起努力之后看到了现在日益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众志成城共发展 这个对子可以用在企业发展,或者在地震废墟重建时齐心齐力奔前程 这个对子可以用在当今共同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上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这句话出自哪里
这句话出自《国语•晋语四》:“同姓则同德,同德 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 相及,畏黩敬也。”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